美股轉眼重返年初水平,事後回望,在低位被「騙走」的投資者,拋售後沒有買回,自然大感不值,然而不問風險,盲目持有到底,同樣不是正途,最重要還是事先做好計劃。基金經理Barry
Ritholtz提出五點,讓投資者從今年經驗中汲取教訓,重回正軌之餘,減低下次再錯機會。
第一點是確認曾發生的狀況。可以自問一下,例如拋售的原因是甚麼?是聽到的新聞觸發,還是一時情緒衝動所致?當時有沒有想過是否切合自己整體的策略,抑或只是解決一時心理所需?Ritholtz認為,不找出迷失的緣由,下次依舊會重蹈覆轍。
第二點是承擔責任。當面對困境時,我們很容易將責任推到他人,如聯儲局、媒體,又或一起談股票的親友身上,但承擔責任才能幫助我們。先承認錯誤,認清這並非妥善計劃的一部分。其次要嘗試明白,重點不在單一決策的對錯,更重要是自己的行為模式(是否慣性出問題);最後則是應該明白到,這並不是個人的問題,很多人都會出現同樣的錯誤,所以亦不必過分自責。
第三點是設定後備計劃。每一個交易都應該有預設的水平,判斷已經出錯,並預先設定屆時應該執行的後備計劃。例如恐怕大市會出現大跌浪,計劃先拋售候低買回,完全沒有問題,問題通常是當大市不跌反升,沒有後備計劃,就在不停觀市時心大心細,最終與反彈回升失諸交臂。應該先定義看對、看錯的條件(可以是價格水平,也可以用時間判定),預設如果看對時要作甚麼後續動作、看錯又應該怎樣,這才不會將失誤的影響不停延長和放大。
第四點是解除錯誤。把不再合宜的淡倉平掉,買回倉位。接受當中的損失,就當成是交給市場的學費。買回時可以一次過或分批投入,不過據統計有七成時間,一次過追回可能效果較好。
第五點是紀律。如果沒堅持執行的紀律,再好的計劃也只是空談。擺脫情緒影響操作,尤其在充滿壞消息時,絕對是知易行難。如果自己做不來,也可以交付可信任者代行。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