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8日 星期二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爆升未必漠視風險 美股後市審慎樂觀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622647/%E7%88%86%E5%8D%87%E6%9C%AA%E5%BF%85%E6%BC%A0%E8%A6%96%E9%A2%A8%E9%9A%AA+%E7%BE%8E%E8%82%A1%E5%BE%8C%E5%B8%82%E5%AF%A9%E6%85%8E%E6%A8%82%E8%A7%80

1127日,周一。華爾街本月升市殺許多淡友一個措手不及,就如彭博周末所言,標普500指數單月飆升8%本就稀罕,發生在11月更難得一見。EJ Global在標題中預告,美股勢創一年來最勁單月升幅;彭博去得更盡,形容這個月見證了百年來其中一次最凌厲的市場「融漲」(one of the biggest market melt-ups over the last 100 years)。本月僅剩下數個交易日,如無戲劇性變化,跨資產表現將勝於一年前的everything rally

背景因素毋庸忽視

面對股市短時間內爆上,論者戒心往往較跌市更重,強烈質疑投資者是否過於「大安旨意」。在討論這個問題前,不妨先回一回帶,重溫美股11月勁升的種種背景,從中推敲多少人能在實戰中得益。

毫無疑問,債市發展牽一髮而動全身,810月美國長債孳息率升到收唔到掣,成因眾說紛紜,不論主動型基金抑或量化策略,專業投資者無不積極減倉去風險,並透過認沽期權等衍生工具加強對沖,期間股與債同病相憐,悲觀氣氛瀰漫整整三個月。

 

然而,美國財長耶倫對這一切並沒有視而不見,且因應期限溢價(term premium)對長債造成的壓力,適時地調整了國債拍賣規模和供應結構,疊加聯儲局官員一再提及金融條件收緊,最新經濟數據接着反映就業放緩、通脹持續降溫,市場對債市拋風惡化的憂慮得以紓緩,焦點迅速回到宏觀經濟與利率路徑,債息、美滙雙雙急回,帶動美股極速收復失地。

基於轉變實在來得太快,遲至秋初仍在埋頭避險的專業投資者根本反應不過來,持倉不足固然構成重大威脅,原本深入價內的對沖部位若不趕快平倉,隨時還會兩頭受壓,為免戰績進一步受損,唯有匆匆變陣被動應對。由此可見,股市爆升不一定反映股民漠視風險害怕錯失,有時候,太多投資者在避險情緒高漲時過度審慎,市況一旦逆轉,勢頭也會格外誇張。

識擔心就有驚喜

對於後市,個人認為仍可審慎樂觀。從風險因素着眼,環球經濟增長明年放緩確實值得擔心,當中歐洲龍頭德國面對麻煩早已不是新聞,油價本月顯著回落,某程度上增強了環球經濟轉弱的可信性。

不過,德國的問題在於經濟持續呆滯不前(prolonged stagnation),並非深陷衰退。

再看中國,今年初資金一窩蜂憧憬經濟疫後強勁復甦,對此不置半分懷疑,結果大跌眼鏡,事實與想像完全兩回事,中港股市更因此而跑輸全球。投資者吃過虧後,對內地近期改弦更張、下令銀行全力支持房企融資大有保留,外界對政策效力雖意見不一,但圍繞內房風險轉移至內銀的憂慮之聲,似乎蓋過了房企終於獲救的掌聲。識擔心就不會盲目樂觀,驚喜反而較易出現。

當然,關鍵中的關鍵始終是美國經濟和息口去向。回想去年今日,環球股市同樣在美國通脹數據回落、債息下跌、美滙指數見頂推動下勁彈,惟從當時形勢判斷,通脹雖已從去年6月峰值9.1%降至10月的7.7%,但連番重手加息後,聯邦基金利率仍只處於3.75厘至4厘區間,實質(real)利率依然深陷負數,當時便押注息口見頂,明顯一廂情願。

數據引證通脹降溫

反觀今天,美國10月份整體CPI通脹率進一步回落至3.2%,倘若本周四揭盅、聯儲局最重視的個人消費開支核心平減指數(core PCE price index)一如預期回落至3.5%,將進一步印證通脹持續降溫,莫說再度加息,政策利率若維持於5.25厘至5.5厘不變,回復正數多時的實質利率必會「機械式」(mechanically)上升。為免政策過緊加劇衰退風險,即使經濟表現並非悲觀派推想般差,聯儲局明年上半年相信仍會採取保險性減息行動(insurance cuts),對股債帶來支持。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2023年11月27日 星期一

以巴衝突|X平台被指宣揚反猶 馬斯克27日訪以色列晤總統

 https://www.hk01.com/%E5%8D%B3%E6%99%82%E5%9C%8B%E9%9A%9B/965579/%E4%BB%A5%E5%B7%B4%E8%A1%9D%E7%AA%81-x%E5%B9%B3%E5%8F%B0%E8%A2%AB%E6%8C%87%E5%AE%A3%E6%8F%9A%E5%8F%8D%E7%8C%B6-%E9%A6%AC%E6%96%AF%E5%85%8B27%E6%97%A5%E8%A8%AA%E4%BB%A5%E8%89%B2%E5%88%97%E6%99%A4%E7%B8%BD%E7%B5%B1

社交平台X上被指散播反猶太內容,以及老闆馬斯克(Elon Musk)因認同一則反猶帖文引起風波之際,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Isaac Herzog )辦公室11月26日公布,馬斯克27日會到訪以色列,與赫爾佐格及人質家屬會面。赫爾佐格將要求對方採取行動,打擊網上日益高漲的反猶太主義。

以色列Channel 12稍早前報道,馬斯克還將與總理內塔尼亞胡(Benjamin Netanyahu)見面。 不過,內塔尼亞胡辦公室暫無公布。

內塔尼亞胡曾於9月18日在美國加州會見馬斯克,敦促他打擊仇恨言論。馬斯克當時回應稱,他反對反猶太主義和任何「煽動仇恨和衝突」的行為,並重申了他先前的聲明,即 X 不會宣揚仇恨言論。

11月15日,馬斯克對X上的一篇帖子表示認同,該帖子支持反猶陰謀論,宣稱猶太人一直在煽動對白人的仇恨。馬斯克於該帖留言稱,「你說的是事實真相。」

事件隨後引發軒然大波,包括迪士尼(Walt Disney)、華納兄弟探索公司(Warner Bros Discovery)、亞馬遜(Amazon)、可口可樂(Coca-Cola)和微軟(Microsoft)等公司,都已停止或正考慮暫停在X上投放廣告。

原文網址: 以巴衝突|X平台被指宣揚反猶 馬斯克27日訪以色列晤總統 | 香港01 https://www.hk01.com/article/965579?utm_source=01articlecopy&utm_medium=referral

 

信報財經新聞「亮亮麗君」與房策大逆轉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4%BA%AE%E4%BA%AE%E9%BA%97%E5%90%9B-%E8%88%87%E6%88%BF%E7%AD%96%E5%A4%A7%E9%80%86%E8%BD%89-193100048.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NkgaVyXC6EvxSD_b7cweYVQWDRv5hhP0idq14NlJKY4D-30_V1iopXAKL4YkUYFXtZ7FIbsGHOULkTje8rlSb7HKv-rvEARto7iN6UTrVLHH9QEp94CUpd7yzwnupzUVtJe1E8FU0ikHlDd5pi2jRumlnJonLbYeNjEvMDddArA

內地政府「救樓市」招數突然加速,繼推出「新三條紅線」、制定「房企白名單」後,據報還要求銀行向地產商提供「無抵押貸款」;由以往堅拒「大水漫灌」,到現在開足幾條消防喉「猛灌」房企。政策何以大逆轉?可從近期備受關注的一對年輕夫婦「亮亮麗君」(張藝亮、董麗君)說起。

赴鄭州追夢 慘買爛尾樓

亮亮和麗君都來自河南農村,10年前(2013年)於省會鄭州的職業學院相識並戀愛,畢業後繼續留在鄭州打工,成為「鄭漂」一族。經過多年努力,「亮亮麗君」儲夠錢結婚買樓,他倆於202111月在鄭州的融創(1918.HK)樓盤「中永中原大觀」買了一個單位,期望自此安居落戶,成為「真.鄭州人」。該單位面積98方米(約1055方呎),樓價147萬元(人民幣.下同),兩人已繳付首期45萬元,房貸還款期30年。

「亮亮麗君」落訂置業之後,興奮地自拍視頻,並放上嗶哩嗶哩(bilibili)(09626)平台分享,接着又每個星期到訪樓盤現場拍片,視察進度,看着樓宇一層層建高。從該些視頻可見,小夫妻「眼裏有光」,對未來小康之家生活充滿憧憬,隔着屏幕也令人感受到幸福洋溢。由於sweet sweet甜蜜度爆錶,「亮亮麗君」亦逐漸成為B站上稍有名氣的網紅,吸引數萬個關注者。

可惜幸福的日子不長,在20225月(即兩人落訂買樓約半年後),融創正式「爆雷」債務違約,該樓盤亦隨即停工,幾幢樓宇「起到一半」,交付無期。亮亮和麗君起初仍頻繁赴現場觀察,期望看到樓盤復工,惟一次又一次失望,兩人眼裏的光芒也暗淡下來。

須白供30 維權反被打

福無重至,「亮亮麗君」買到爛尾樓之餘,還遭逢另外幾宗不幸事件。首先,他們「扑槌」買樓之際,正值內地房貸利率頂峰,故其按揭利率高達6.27厘(現在市場利率已降至4厘以下),全期利息開支達122萬元。其次,內地房貸機制有別於香港,「亮亮麗君」購入「樓花」時已須承擔全額樓價及開始供樓;故一旦遇上爛尾,既損失訂金和首期,更須繼續供樓30年(否則將登上失信人名單,淪為老賴,比破產更慘),相當於「白供」(有份供,冇份住)。

第三,內地經歷疫潮及景氣低迷,亮亮和麗君各自打工的公司都實行減薪,兩人每月總收入由1.2萬元降至約9000元,其中約6500元供樓,另外1500元交租,只剩約1000元生活。再者,兩夫婦響應國家生育號召,去年底誕下女兒「童童」,這本屬喜事,但在生計坎坷之際,難免令生活負擔百上加斤,更有機會構成「軟肋」。

命運由天堂墮進谷底,「亮亮麗君」的B站頻道內容畫風大改,由「幸福博主」變成「維權博主」,記錄小倆口不斷向融創及政府各部門申訴,要求盡快復工交樓或賠償,每次都無功而還。

最近一次「維權」發生於1115日,他們今趟並非敦促融創交樓,而是生活實在山窮水盡,於是「人窮思舊債」,向該地產商追索當初承諾支付的2萬元房價返還(回佣)。兩人聲稱遭到融創人員圍毆及搶走手機,導致亮亮受傷入院。鄭州市公安局事後回應稱,已經「依法依規對打人者作出處罰」,但未交代進一步詳情。

「亮亮麗君」被打事件吸引廣泛關注,一來兩人此前的幸福與後來的悲慘反差巨大;二來買到爛尾樓已經慘,詎料苦主申索無門,反而遭暴力對待,可謂駭人聽聞。再者,亮亮和麗君正是中國最普通的平民夫妻,他們曾經有夢,現在卻面臨夢碎,其遭遇很易引起普羅大眾感同身受。有網民諷刺道,「亮亮麗君」可能是國家鼓勵生育、振興樓市及鄭州引進人才等政策的「最佳代言人」。

慘上加慘的是,這對小夫妻的故事雖受到無數人關心,惟他們的B站、抖音、微信等社交平台賬號卻遭「全網封殺」,無法再發聲,甚至據說二人已經雙雙遭到公司解僱。在最後一條視頻,「亮亮麗君」表示正在搬屋回到河南農村老家,決定離開鄭州。性格相對倔強的亮亮再次否認自己「惹事」,「就是不想忍氣吞聲,受欺負就一直在反抗唄」,麗君則抱着女兒向他說:「以前我一個人跟着你也不怕啥,主要是(現在)有了童童,我就想過點安穩的日子。」換言之,他倆十多年前由農村赴鄭州「追夢」,現在卻無奈地背負一身債務黯然回鄉。

突大水漫灌 先頭痛醫頭

或曰,鄭州和融創皆因今次事件形象受挫,該房企何不索性向亮亮和麗君退還樓價,務求「大事化小」?據估計,有關方面可能擔心一旦賠錢了事,或會引起其他苦主仿效爭相維權,故寧可「鐵腕」應對。

回到文首的問題,內地房策近期何以大逆轉,由堅拒「大水漫灌」變為開足水喉猛灌?野村證券早前發表的報告指出,中國現有約2000萬戶尚未建成的住宅單位,隨着完工交付日期不斷推遲,恐將在2024年某個時間危及社會穩定。換個講法,2000萬戶待交樓單位,假設僅五分一像融創「中永中原大觀」般面臨爛尾,亦將產生無數個「亮亮麗君」,而未必所有苦主都像亮亮和麗君那麼逆來順受,屆時中國政府即使有「楓橋經驗」也不容易維持社會穩定。

「大水漫灌」無疑會有後遺症(例如令銀行「大出血」),但現在最重要是「頭痛醫頭」,其他問題容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