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 星期四

美國SEC針對Coinbase訴訟迎關鍵拐點:幣圈處下風,比特幣下挫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40054389?src=3&report_type=market&report_id=253523&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673963859365565

比特幣價格在週三經歷了過山車行情,最高漲至接近7.2萬美元,但隨後又跌破6.9萬美元。

本週二,現貨比特幣ETF基金的淨流入資金規模飆升至兩週以來的最高水平,達到超過4.17億美元。這點燃了幣圈的情緒,推動比特幣上漲。

然而,數字貨幣交易所$Coinbase (COIN.US)$面臨的法律問題,又隨後澆滅了投資者的熱情,令比特幣下挫。美東時間週三早上的消息顯示,Coinbase要求法院駁回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其提起訴訟的動議被駁回,SEC作爲監管機構得以繼續推進針對Coinbase的訴訟程序。

根據3月27日的庭審文件,美國地區法官Katherine Failla做出了上述裁定。SEC指控Coinbase爲未註冊的交易所、經紀商和清算機構運營。

法官寫道:

法院認爲,美國SEC已充分陳述了Coinbase作爲交易所、經紀人和清算機構在聯邦證券法下運作,並通過其質押計劃從事未經註冊的證券發行和銷售活動。

加密貨幣這一術語可能是最近才出現的,但受到質疑的交易行爲完全符合法院近八十年來用來識別證券的框架。

美國SEC於2023年6月起訴Coinbase,指控其上市13種被認爲是證券的代幣,違反了聯邦證券法律。

分析指出,最新裁決對幣圈來說很重要:

駁回動議裁決,例如週三的裁決,並不是對事實爭議的最終裁決。在評估此類動議時,即使假設原告的所有指控都是真實的,聯邦法官也只會在沒有可信證據表明法律被違反的情況下駁回案件。

然而在週三的裁決中,美國地區法官Kathleen Failla不僅認爲SEC對Coinbase的大部分指控都適合進入審判程序,而且還表態支持SEC長期以來對加密貨幣持有的觀點,即許多代幣化資產構成證券,並屬於美國SEC的監管範圍。

對Coinbase來說,也並非都是壞消息,該公司也取得了小小的勝利。法官駁回了美國SEC關於Coinbase通過其錢包應用程序作爲未註冊經紀商的指控。

去年8月,灰度在針對美國SEC的關鍵訴訟中獲勝,華盛頓特區巡迴上訴法院法官在裁決中裁定,SEC批准比特幣期貨ETF的決定,而拒絕灰度將GBTC轉換爲現貨比特幣ETF的決定是“任意且反覆無常的”。法院的這一裁決,開啓了加密貨幣本輪的大幅上漲,因爲人們猜測美國SEC最終會不得不做出妥協,給日益增長的現貨比特幣ETF呼聲開綠燈。事實的確如此。

美國SEC在與幣圈的對峙中並不算順利。比特幣ETF上市獲批時,SEC主席Gary Gensler表示,法院去年的裁決迫使SEC改變,最終批准現貨比特幣ETF上市。本次針對Coinbase的案件對SEC打擊數字貨幣來說,也許是一個轉折點。

編輯/Somer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以上內容僅用作資訊或教育之目的,不構成與富途相關的任何投資建議。富途竭力但無法保證上述全部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

當下,美國個人投資者最愛的股票:特朗普和Reddit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40062754?src=3&report_type=market&report_id=253547&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673963859365565

本週美股市場的個人投資者們因Reddit和特朗普旗下的社交媒體公司$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 (DJT.US)$的出現而歡呼。

DJT繼上市首日收漲逾16%後,隔夜美股再度大漲14%至66.22美元,市值達到約80億美元,爲“美版貼吧”Reddit的熱門股票交易論壇WallStreetBets上討論度最高的股票,在Interactive Brokers位列交易量前15大的股票。

據財務文件顯示,DJT去年前三季度收入僅爲340萬美元,而虧損卻達到4900萬美元,顯然漲幅並非基本面推動。

$Reddit (RDDT.US)$則爲Interactive Brokers上交易量第四大的公司,該公司於上週四在紐交所上市,發行價爲34美元,開盤首日即漲38.2%,儘管隔夜美股下跌11%至58美元,但股價仍較發行價大漲70%。

Reddit成立近20年來從未盈利,2023年,該公司營收爲8.08億美元,同比增長約21%,淨虧損從2022年的1.586億美元收窄至9080萬美元。

 

DJT、Reddit脫離基本面的大幅漲幅讓華爾街重回遊戲驛站(GameStop)“震撼”,Meme股熱潮再起。

據悉,“Meme股”也被稱爲散戶概念股,這種股票通常違反金融界主流規律,漲勢脫離股票基本面,但出於投機目的,個人投資者做多並在社交媒體上吹捧,使其流行於社交網絡,吸引更多散戶買入。

VandaTrack報告稱,週二個人投資者淨流入DJT 650萬美元,是前一天淨流入規模的三倍多,VandaTrack的數據科學主管 Lucas Mantle認爲,“Meme股”的特點是有市場的狂熱追捧,TMTG和Reddit肯定有成爲Meme股的潛力。“我只是需要更多關於資金流量規模的數據來做出這個判斷。”

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市場現在是一個極易受到動量驅動的狀態,標誌之一就是股價上漲不再與基本面有關,而是與價格變動完全相關。“Meme股”就是這種心態的縮影。

Interactive Brokers 的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表示:“我們看到了大量的資金流動。我們的客戶通常被高交易量、高波動性、高曝光度的情況所吸引,所以這並不奇怪。"Sosnick稱:

“迷因股”與普通的熱門股票的區別在於市場的激情或狂熱。我認爲這肯定適用於DJT的案例中。”

 

編輯/Somer

畢老林: 押注AI「派彩」縮水 仙女散花利弊看清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719735/%E6%8A%BC%E6%B3%A8AI%E3%80%8C%E6%B4%BE%E5%BD%A9%E3%80%8D%E7%B8%AE%E6%B0%B4+%E4%BB%99%E5%A5%B3%E6%95%A3%E8%8A%B1%E5%88%A9%E5%BC%8A%E7%9C%8B%E6%B8%85

 

3月27日,周三。人工智能(AI)熱潮橫掃全球,龍頭輝達(Nvidia)及號稱「第一妖股」的超微電腦(Super Micro Computer),年初以來分別瘋漲92%和259%,爆發力驚人。

許多人也許以為,主打AI或其他顛覆性創新科技的ETF食正這個概念,縱使表現不如龍頭,至少也能輕易跑贏大市,透過ETF來個仙女散花,連揀股都慳番,那不是押注AI最「靠譜」的途徑嗎?

聽落很有道理,實踐起來卻隨時得個嬲字,皆因在美國上市的17隻專門投資AI及相關科技的ETF,只有3隻於過去一年跑贏標普500指數。換句話說,跑輸的14隻不僅難望輝達、超微電腦項背,連領先大市亦無能為力。

掌握透徹免「搭錯車」

這就好比馬迷買中原以為「分頭筍」的孖寶或連贏位,收錢時才發現派彩因某些原因縮水一大截,當真輸咗冇咁谷氣。投資者跟風追勢押注AI,半路中途察覺「搭錯車」,滿肚火可以理解,但歸根究柢,問題不在相關ETF貨不對辦,而是投資者想法太過簡單,實際回報與想像大相逕庭,源於對基金設計、策略以至市場狀況了解不足。

以人工智能的狂熱程度,逾八成AI相關ETF跑輸標指(包括主動管理和指數追蹤類型),表面看來確實說不過去,可是AI熱潮畢竟仍處起步階段,迄今升勢集中在輝達等少數巨企,為免單一持倉比重過高,操盤人不得不因應情況作出再平衡(rebalancing),否則一年前權重僅4%的輝達,現在隨時高達15%,對投資組合中其他股份產生巨大排擠效應。

權重因素定輸贏

不論從規避風險或遵從持倉法則着眼,投資者都得認清基金面對的掣肘,在升幅高度集中於超強股份時學會接受贏家「低配」,這樣方能適當管控回報預期。

輝達市值僅遜微軟和蘋果,在標指中權重達5.3%,已超過許多AI基金對該股的配置;連同Meta、亞馬遜、微軟等重磅科企對標指的回報貢獻,相關ETF跑輸大市,某程度上情有可原。作為參考,WisdomTre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Innovation Fund(WTAI),對輝達的配置率僅2.2%,過去一年跑輸標指約7個百分點。相比之下,同類基金iShares U.S. Tech Breakthrough Multisector ETF(TECB),輝達配置率達6.4%,另一強勢股Meta比重亦有5%,俱高於該兩大科企在標指的權重。TECB年初以來及過去12個月都能跑贏大市,「牛股高配」得記一大功。

輝達在AI競賽中遙遙領先,優勢維持多久無從估計,眼下「低配」該股必然吃大虧。投資者追求的若是動能(momentum),索性一注獨贏更爽,根本不應考慮ETF。

反過來看,過度集中有辣有唔辣,強股一旦轉勢,今天「低配贏家」,他日極有可能變成「高配輸家」,分散押注、再平衡等策略有助減低單一持倉風險,同時給那些具潛力引領下一波AI創新的企業預留敞口,為龍頭有朝一日遭對手「顛覆」早作部署。閣下看重的若是這些,那麼ETF就是不錯的選擇。

搞清楚想要什麼

大多數AI基金表現遠遜預期,身受其「害」固然滿腹怨言,對其他股民何嘗不是寶貴的一課?人工智能魅力沒法擋,但看起來最直接簡便的投資方案,不一定最符合個人要求,投入真金白銀之前,必須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以為只要參與便能複製妖股般的回報,對基金結構、局限、策略利弊一無所知,那便注定失望而回,跑輸大市得個嬲字。

本欄逢周二至周四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2024年3月27日 星期三

Reddit特朗普爆發迷因股回歸?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reddit%E7%89%B9%E6%9C%97%E6%99%AE%E7%88%86%E7%99%BC%E8%BF%B7%E5%9B%A0%E8%82%A1%E5%9B%9E%E6%AD%B8%EF%BC%9F-034017276.html

Reddit (RDDT) 週二升近9%,自上星期四掛牌以來不斷爆上,已較招股價差不多倍翻。 一些報道指股價上升與期權交易量增加有關。

迷因股復興並不局限於一隻當紅的新股。 GameStop(GME)可謂迷因股始姐,它剛創一年來最好的單日升幅。與美國前總裁特朗普相關的媒體公司成功借殼上市,最終以「特朗普媒體科技集團」的名稱和股票代碼 DJT 首次亮相。 光是星期二該股就一度上漲了50%以上,雖然之後升幅回落至約16%。

「市場十分蓬勃。」盈透證券首席策略師Steve Sosnick對Yahoo財經表示:「我們正處於一個相當受走勢左右的市場,指標是它與基本因素的關係大大降低,而變得完全與價格變動而非估值相關。迷因股就有這特點。」

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字之外,市場風險胃納上升的其他跡象也在在處處。

比特幣(BTC-USD)已迫近7.1美元。MicroStrategy(MSTR)的格價與比特幣價格相關更甚於典型基本面,在星期一大幅上漲後,今年已經升兩倍以上。

商品交易也朝氣勃勃,黃金(GC=F)上個月升7%,接近歷史高點。可可(CC=F)的價格在同一時期上漲了近 50%。

對嘉信理財首席投資策略師Liz Ann Sonders來說,這些是市場泡沫的跡象。

「最近的主題是『雞犬皆升』,也許債券除外。」Sonders說:「無論是加密幣、貴金屬,或是某些其他商品都是牛市。一些模因股也是雞犬皆升的一部分。」

與此同時,大市亦處於歷史高位。 標普 500 指數 (^GSPC) 在今年不到三個月的交易日內創下 20個歷史新高,今年或許能創下最多破頂的紀錄。 過去幾個月,標指呈直線上升的大勢——自 2023 年10月以來沒有一個月下跌——讓許多人質疑股市泡沫是否即將破裂。

很多策略師不認為是這樣。

德銀股票策略團隊在一份研究報告中預期,雖然自去年 5 月以來流入股市的 2,600 億美元,但仍未表明風險偏好已達到頂峰。相反,股市受到經濟和盈利前景改善的支撐。

德銀全球資產配置和美國股票策略總監Parag Thatte表示,該行認為目前的資金流向並非純粹因為風險偏好上升。

「如果資金流向或持貨達到極端,它本身就會成為一個問題,因為當我們處於極端時,人們可能會對持貨過多而感到緊張,」薩特說。

「但由於我們還沒有達到這些水平,我們想說的是,你需要某種負面因素才能讓人們沽貨。」

 

2024年3月26日 星期二

迪士尼股價年初迄今飆升30% 巴克萊上調目標價及評級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8%BF%AA%E5%A3%AB%E5%B0%BC%E8%82%A1%E5%83%B9%E5%B9%B4%E5%88%9D%E8%BF%84%E4%BB%8A%E9%A3%86%E5%8D%8730-%E5%B7%B4%E5%85%8B%E8%90%8A%E4%B8%8A%E8%AA%BF%E7%9B%AE%E6%A8%99%E5%83%B9%E5%8F%8A%E8%A9%95%E7%B4%9A-064258087.html

在華爾街上調評級後,迪士尼(DIS)股價週一上升超過2%。

巴克萊(Barclays)分析師Kannan Venkateshwar將該股從「中性」上調至「增持」,並將其目標股價由之前的95美元上調至135美元。基於目前每股約120美元的交易水平,此舉意味著大約15%的上升空間。

Venkateshwar認為,優於預期的自由現金流和盈利指引,加上荷里活罷工、Hulu合併和成本削減等「順風」,有助於提振投資者信心。

與此同時,「媒體投資者傾向於唱好迪士尼,導致該股本年迄今明顯跑贏大市,速度快於我們的預期。」

自年初以來,該股一直在飆升,與同期標準普爾500指數(^GSPC)的10%升幅相比,該股上升了30%以上。

繼去年股價跌至多年低位後,這對該公司來說是一個重大轉變。

這家媒體巨頭一直在應對挑戰,包括電視業務的下滑、公園業務的增長放緩以及串流媒體業務的虧損。與激進投資者Nelson Peltz的激烈代理權爭奪戰也給該公司的前景蒙上陰影。

但Venkateshwar認為,迪士尼的下一階段「可能更具影響力,因為許多轉型因素仍在進行中,並可能從明年開始在數據上體現更多。」

這位分析師表示,在最看好的情況下,快於預期的串流媒體盈利能力可能會對股價有利。

「我們預計迪士尼串流媒體業務可能會早於公司指引(2024年第四季)一、兩個季度實現收支平衡。」他解釋道:「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過去幾個季度的成本削減和最近股價上升的推動。」

Venkateshwar表示,他相信迪士尼可能會實現「比Netflix更好」的串流媒體利潤,估計潛在利潤率在25%至30%之間,「這與今天的電視業務利潤率沒有太大區別。」

其他的「說好故事」可能包括ESPN尚未宣佈的服務串流媒體合作夥伴,該服務將於2025年秋季推出,此外,還將重新關注代理權爭奪戰後的長期繼任計劃。

相反,該分析師的看淡觀點表明,隨著愈來愈多人「cut台」,迪士尼的電視收入下跌,非體育電視的收視率也在下跌。雖然串流媒體是一個潛在的積極因素,但如果用戶增長不加快,定價阻力將影響收入增長,也可能產生淨負面影響。

撰文:Alexandra Canal

內容譯自Yahoo財經

 

 

 

小紅書傳賺39億首嘗盈利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B0%8F%E7%B4%85%E6%9B%B8%E5%82%B3%E8%B3%BA39%E5%84%84%E9%A6%96%E5%98%97%E7%9B%88%E5%88%A9-193200391.html

英國《金融時報》引述4名知情人士透露,內地社交媒體小紅書去年錄得淨利潤5億美元(約39億港元),收入達37億美元(約288.6億港元),是自2013年成立以來首次實現盈利。小紅書2022年淨虧損2億美元,收入約20億美元。

受惠電商收入升

彭博早在去年底已引述消息報道,小紅書2023年淨利潤有望達到5億美元,遠高於該公司去年較早時所預測的不到5000萬美元。

小紅書以廣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去年業績轉盈,主要是來自電商的收入上升帶動,該平台所採用的電商模式,是由具影響力的用戶以直播及短片形式銷售產品。

報道又援引小紅書一名不願公開身份的投資者指出,儘管看好小紅書的前景,但公司沒有把IPO(首次公開招股)作為投資者退場的明確路徑。去年底一度傳出小紅書今年下半年啟動在港上市,惟小紅書當時回應稱暫無上市計劃。

汽車科幻內容吸男性用戶

根據《金融時報》引用由小紅書投資者所提供的數據,該平台去年月活躍用戶達3.12億人,按年增兩成,估計已成為內地去年成長最快的大型社交平台。據悉,一直以女性用戶佔多數的小紅書,現時積極開拓男性用戶群,聚焦於推動與汽車、科幻小說及網絡熱話相關的內容。

對於上述有關業績表現的報道,小紅書方面未有回應。小紅書背後有多個重量級投資者,包括阿里巴巴(09988)、騰訊(00700)、紀源資本等。

 

2024年3月25日 星期一

王弼 派拉蒙遲早被全購或拆骨變賣

https://www.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PETERWONG&id=125182&fbclid=IwAR16dnuDicxG5nb1YDWIOSSxmoJ_3xjlkBNzjjSnaNC-nz4dJo453pdLlgA 

上星期美股繼續創出新高,標普500指數收5234點(升2.3%)、道瓊斯指數收39475點(升2.0%)、納斯達克指數收16428點(升2.9%),受惠於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議息記者會後「鴿派」言論,全球主要股市都上升,日經指數更重上四萬點樓上,收40888點,恆生指數卻於周五下跌363點(2.2%),實在令人費解。

  王弼唯有解釋自己能夠解釋的事。有不少人提出警告,美股太高,恐防股災將至,股災大跌的幅度,可能會高達50%!可是美股被唱淡這麼久,下跌50%的情況還未發生,還不斷創新高,原因何在呢?

有評論認為,雖然聯邦基金利率由接近零升至現在5厘以上,但投行高盛刊登的美國金融狀況指數(US Financial Conditions Index)卻跟2022年首次加息前同樣寬鬆,意味雖然加息超過5厘,金融狀況完全沒有被收緊。當然,金融狀況收緊在這兩年間是有出現過,最差的時候是於2022年大部份時間和2023年3月銀行危機爆發時出現,但銀行危機爆發後,可能美聯儲被華爾街看穿不敢再有大動作抽緊銀根,最多對通脹打打嘴炮而已。事實上,美國CPI在還未降至2%水平,鮑威爾已急不及待說明示暗示要減息,甚至對近來CPI屢屢超出市場預期視若無睹,還辯護說可能是受季度調整影響(但CPI指數本身已經季度調整),必然是目前息率已經是美國銀行體系能承受的最高水平,美息只能向下,不會向上,除非下次CPI遠遠高於市場預期,否則,鮑威爾會一如以往設法保住股市,美股短期大跌的機會不高,直至谷到再一次通脹升溫爆發⋯⋯

  過去兩年,本欄雖然成功捕捉到META於2022年大跌的機遇,但卻錯失了英偉達(NVDA)領軍的人工智能狂潮,可以說只是贏了位置,而去年所推介的股份,例如Target(TGT)、Dollar General(DG)、Verizon(VZ)、美國運通(AXP)、迪士尼(DIS)、豐田(TM)等,由去年底位計,升幅都只是50-70%左右,遠遠跑輸NVDA。不過,就是王弼上述靠價值投資法,以非常保守的角度選出來的股份,完全沾不上AI,但在短短半年左右,升幅也達50-70%,在目前美股處於歷史高位,要王弼再選出價廉物美的股份實在有點為難。因此王弼最近的投資策略,正如早幾個星期已經在說,都是以Sell 短期 SPY ATM Put跟風向上炒。有讀者必然會問,為何Sell短期SPY ATM Put?因為貪其每星期清數,不會越賭越大,若美國突然下挫,SPY的波幅(跟NVDA對比)也有限,用打麻雀作比喻,王弼現在不造牌,只求密食三番以內的細糊,大茶飯就讓其他股民吃吧。

  另外,王弼把收取回來的期權金,一部份也會投回股市,目標是一些有被收購潛質的公司。老字號派拉蒙 (PARA)屢傳被收購,最近私募基金Apollo以110億美元收購PARA的部份業務(拍攝電影和電視的各大錄影廠),並不包括PARA的核心業務,作價相等於約每股16.5美元,高於周五收市價的約50%,一部份業務的作價已經是目前全公司市值的150%,可見PARA的資產件件是寶,拆骨後的價值非常可觀,但PARA管理層只求全公司出售,因此股價跌回Apollo提出收購之前的作價。老實說,目前處於AI年代,大部份人亦只有這個年代的耐性,寧吃快餐不吃山珍海味,PARA這類股份是沒有許多人欣賞的。

黃國英 英眼狙擊 港股一路跑輸 外國品牌股等食糊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715691/%E6%B8%AF%E8%82%A1%E4%B8%80%E8%B7%AF%E8%B7%91%E8%BC%B8+%E5%A4%96%E5%9C%8B%E5%93%81%E7%89%8C%E8%82%A1%E7%AD%89%E9%A3%9F%E7%B3%8A 

美國聯儲局偏向鴿派的取態,實在是去到接近犯規的程度。以近期數據而言,沒有必要對投資者如此友善,大派今年減息3次定心丸,尤其是協助股市吹泡沫,財富效應可以反過來頂住通脹,屆時又騎虎難下,沒有理由破壞誠信。我們不是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不用理會他的立場及煩惱,今年減息速度期望管理已經確認,美股理應繼續反覆向好,策略就主力吼位買。

美股勢續向好 策略吼位買

暫時市場不是全力造好,美股還是由科技股帶住衝。傳統股份上周五已無以為繼,美元未見持續下跌,貴金屬及比特幣亦有頗大獲利回吐。就算今年鐵定減息3次,始終通脹會否受控才是真正關鍵,投資者半信半疑很合理。相對上值博仍然是羅素2000指數的產品,估值便宜,過去跑輸大隊,主要原因是中小型上市公司克服高息環境的能力較低,照計確認息口封頂兼且將會減息是極之利好。可能長期經驗太差,加上散戶興趣有限,所以起動初期表現失望,但可以寄望一旦撻着升勢之後愈走愈勁。

至於港股就再次令人失望,恒指萬七點現在已經算是高位。近來港股公布業績不斷爆雷,人民幣無端端又跌得急,還要周不時有美國政客提議限制當地資金投入中港股市。實行並非太容易,但投資者心中必定有條刺,令估值打個折扣。以上周五為例,消息所觸發的跌勢算是有限,可是這種伏擊會影響士氣。

何況中港企業經營環境的確充滿挑戰,期望已經不高,可惜業績表現可能更低。人民幣長期走勢大機率向下,為經濟帶來刺激,只是貶值的速度偏向緩慢,以避免金融震盪。

企業為自身利益尋求出路

所以即使聯儲局偏鴿,港股亦一路跑輸。假設想揀估值較低的落後選擇,美國的中小型股份以及歐洲股市,都是更好目標。

不過,在這種環境中,香港3隻上市外國品牌股,普拉達(Prada)(01913)、歐舒丹(00973)及新秀麗(01910),反而值得考慮。它們都是被香港疲弱股市氣氛所殃及的池魚,而為了自身利益,正各師各法尋求出路。雖然股價亦已上升,但明顯交投遠比以往活躍,單單是買賣風險降低,也值得較高水位,港股又欠缺投資選擇,這幾隻已經算是較為安心。



而且本質上叫足三飛,只要其中一間成功執行脫鈎計劃,市場肯定會憧憬另外兩間跟隨。不妨效法當日退休三寶的處理,以一股普拉達、兩股歐舒丹及兩股新秀麗的比例,建構一個組合。

反而百勝中國(09987)、保誠(02378)及宏利(00945)等,由於已經在其他市場擁有上市地位,欠缺了出走概念。當中百勝中國有較大機會成為新例之下首家破格染藍的外國公司,只是今時今日成為恒生指數成份股,不是什麼值得特別雀躍的事情,所以還是3隻坐困愁城的外國品牌股比較吸引。

基金持有普拉達(01913)、歐舒丹(00973)及新秀麗(01910

作者為黃國英資產管理董事

本欄逢周一刊出

蔡金強Oscar Choi - 英偉達/日本加息/FOMC/重要公司業績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9WDIX2KnEs&t=429s


 

2024年3月24日 星期日

郝承林 價值物語 比AI更有趣的投資主題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713559/%E6%AF%94AI%E6%9B%B4%E6%9C%89%E8%B6%A3%E7%9A%84%E6%8A%95%E8%B3%87%E4%B8%BB%E9%A1%8C

2024年3月22日

有39年歷史的大昌食品市場將結束營運,關閉28間店舖。華潤旗下的超市品牌U購select,也把店舖從100間減至57間。為什麼超市生意難做,是訂單都到網上去了?還是因為愈來愈多人北上消費?

訂單到網上去了?今年首兩月,本港超市貨品銷貨價值按年跌13.5%;且見經營網購平台HKTVmall的香港科技探索(01137)股價從高位跌了近九成,看來網上超市生意同樣不易為。

港人北上消費,往內地連鎖超市如山姆和Costco等購物,當然會有影響,惟更大的影響應是來自網上,並非本地,而是內地的跨境電商。

中國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首兩個月全國出口增長7.1%;同期外貿第一大省廣東出口增長卻高達26.8%,簡直強勁。出口增長這麼快,會否一部分就是直送到港?

互聯網讓不可能變得可能。先是資訊流通,從前其他地方東西便宜,你也不知道,難道真的去每區格價?互聯網讓資訊流通變得便利,哪裏的東西便宜,按幾下鍵盤就找到。

光是資訊流通方便並不足夠,物流也很重要。從前知道深圳東西便宜,但總不成每天北上買餸吧。現在也是按幾下鍵盤,內地哪裏有便宜貨,幾天便能送到(港人現在於內地電商平台下單還少嗎?)。

電商平台不只是展示,也會讓價格變得便宜。中國出口貨本來就價廉物美(不然如何能成為出口大國?),惟新型電商平台能讓價格變得更低。

為何便宜?因為少了中間商。電商平台找貨源,從前是通過中間人,現在所有價格都能於網上找到,直接找最便宜的那個就好了。來貨便宜,便可賣得更平。一切又是因為互聯網。

從廣東出口增速看跨境電商

互聯網會改變許多行業,人工智能(AI)則會加速這個過程。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首兩個月,全國消費零售額增長5.5%,當中電商增速再次超越整體,達14.4%。電商比較傳統零售快是一重利好,電商出海更是重大利好(全球市場大概比中國內地市場要大上好幾倍)。跨境電商是十分有趣的投資主題。

廣東省出口增長速度為何會較全國快?大概是不少跨境電商的集運倉都處於廣東省。跨境電商不單把貨品銷往香港,更多的是賣到全球。跨境電商業績有多好,大概從廣東省出口數字便能見端倪。

投資不用常常看股價圖。做正確的事,長遠通常都會結出好果實。需要注意的,從來都是事物的本質。看股價圖,你以為世界只有AI跑得快,但現實世界可能是另外一個樣子,是跨境電商也跑得很快,然後再反映在股價圖上。

hcl.hkej@gmail.com

 

(編者按:郝承林最新著作《致富新世代3──你也可以的穩健發財派》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2024年3月22日 星期五

淘寶空中的士減價 40 萬 只賣 199 萬已有 12 人落訂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AF%8F%E6%9E%B6199%E8%90%AC-%E5%9C%8B%E7%94%A2%E7%A0%94%E7%99%BC-%E7%A9%BA%E4%B8%AD%E7%9A%84%E5%A3%AB-%E5%B7%B2%E7%8D%B212%E8%B2%B7%E5%AE%B6%E8%90%BD%E8%A8%82-%E7%B6%B2%E6%B0%91-080000553.html

全球首個獲得適航認證的國產自主研發「空中的士」億航EH216-S早前在淘寶上架,標價239萬元(人民幣,下同),並於周三(20日)在「交個朋友」淘寶直播以199萬元售出,其中有12人已交付3.99萬元的定金,並有一位來自廣東的買家全額付款購買1架。

不過,很多網民對於這款「空中的士」均抱有懷疑,有指「這種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需不需要駕駛證?萬一遭遇事故由誰來負責?」;亦有指「飛行才30公里,不是在加油就是去加油的路上」,甚至認為「純粹是炒作,怎麼可能商用,會讓你飛嗎?」等等。

事實上,「空中的士」億航EH216-S為一款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由美股上市公司億航智能所發佈,在亮相交個朋友直播時,將價格降低了40萬至199萬元,並提供兩個購買方法,其一就是先支付3.99萬元的定金,另一個方法則是直接付款199萬元。

根據介紹,億航EH216-S可搭載兩人,長6.05米,寬5.73米,高1.93米,由16個螺旋槳組成,能夠垂直起降,主要在低空飛行,單次飛行的最長里程為空中直線30公里,最大飛行速度可達每小時130公里,只需兩小時就能充滿電,續航時間25分鐘。

值得留意的是,這款「空中的士」毋須駕駛員,航空器會根據提前設置好的航線飛行,實現空中點對點飛行,避免道路擁堵及提升出行效率,以及有效避免因人為操作失誤造成的安全事故。

不過,在實際運行過程中,「空中的士」的起降點及航線需由億航智能與當地民航主管部門共同制定,以確保通訊可靠,並且航線不會與其他飛行航線衝突,以及航線中沒有固定障礙物阻擋。

另一方面,國新辦數據測算,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過5,000億元,預估到2030年突破兩萬億。中國民用航空局數據亦顯示,2025年中國低空經濟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5萬億元,到2035年更有望達3.5萬億元。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 FB Instagram Youtube

 

軟體、半導體並重 博通可望取代特斯拉 成美股新版「科技七雄」

 http://www.aastocks.com/tc/usq/news/comment.aspx?source=ANUE&id=AN5499825&catg=1

自 Netflix 退出尖牙股 (FAANG),微軟、輝達加入後,美股 2023 年以「科技七雄」為漲勢動力,但到了 2024 年,局面又有所變動。

完成變革性收購交易的博通 (Broadcom) (AVGO.US)  +72.000 (+5.643%)    今年上漲了 11%,市值達到令人印象深刻的 5,750 億美元,可望取代特斯拉成為「科技七雄」之一。 5750 億美元的市值使其列位當今世界第 13 大公司,若不包括沙特阿美 (Saudi Aramco),則排名第 12。

博通與科技七雄的異同

在去年 10 月大規模收購 VMware 之後,博通在半導體和軟體領域的業務幾乎同樣多元化,這令博通脫穎而出。 在收購 VMware 之前,博通的軟體營收佔比不到 25%,主要以其領先的網路和通訊半導體產品而聞名。

與「科技七雄」不同,博通目前的業務主要是透過收購完成的。 執行長 Hock Tan 是該策略的大師,他收購高品質但臃腫的科技企業,並將這些特許經營權納入博通的企業保護傘。

然而,「科技七雄」主要是先靠內部成長,再進行更大規模的收購。 但博通與「科技七雄」也有許多共同點:強大的競爭護城河、高利潤率、技術創新,以及一個可能受益於產生人工智慧的平台。

VMware 的新產品

在第一季電話會議上,博通管理層預計,VMware 今年每季營收都將實現兩位數的成長,意味著 2024 財年至少成長 40%,這令人訝異,因为在收購之前,VMware 的營收增長沒那麼快,例如收購的前一季,VMware 的營收增長僅 2%。

VMware 新推出的虛擬人工智慧 (AI) 產品 VMware Cloud Foundation (VCF) 大力提振博通的銷售。

VCF 虛擬化大型企業的資料中心,包括運算、儲存和網絡,為大型企業的本地資料中心提供「類似雲端」的體驗。

此外,VMware 去年夏天宣布與輝達 (NVDA.US)  +10.630 (+1.176%)    建立合作夥伴關係,VCF 將可在名為 VMware Private AI Foundation 的產品中運行輝達的 GPU。 這使得客戶可以在自己的資料中心運行 AI 模型,獲得重視隱私和安全的大公司熱愛。

整體而言,博通預計其軟體部門 (包括賽門鐵克、加州科技公司和現在的 VMware) 今年營收將超過 200 億美元。 相較之下,2023 財年的軟體營收僅 76 億美元。

博通其他 AI 部門

除了大幅改進的軟體產品外,博通還擁有兩項高成長的 AI 硬體業務。 其一是網路領域,博通透過其 Tomahawk 和 Jericho 晶片組品牌在交換器和路由器半導體領域佔據主導地位。 這些品牌用於大多數領先的資料中心交換器和路由器,實現了當今 AI 訓練和推理所需的閃電般的乙太網路連接。

目前第二大 AI 業務是博通的客製化專用積體電路 (ASIC) 業務。 在這項業務中,博通將其 IP 貢獻給第三方 AI 晶片,如 Alphabet 的 Tensor 處理單元。 基本上所有的雲端運算巨頭現在都在尋求設計自己的內部 AI 晶片,這項業務的成長非常強勁。

這些 AI 晶片業務正在快速發展,從幾年前的微薄收入成長到今天的數十億美元。 今年,管理階層預計 AI 產品的營收將超過 100 億美元,佔博通 2024 年半導體總營收 35%。 這項預測已經比上個季度大幅上升,當時博通預測其 AI 晶片今年僅佔晶片市場的 25%。

其餘投資組合投資於週期性成長產業

博通其他業務前景不像 AI 晶片那樣令人咋舌,但也確實擁有強大的特許經營權和高利潤率。 例如,博通與蘋果 (AAPL.US)  -7.300 (-4.086%)    合作牢固,博通為 iPhone 生產射頻和無線連接晶片。 此外,博通也主要在週期性寬頻和無線通訊市場生產許多領先的晶片組。

挺進七強?

目前,博通的本益比約為 26,股息率為 1.7%,為「科技七雄」股票估值的低端,也將使其成為股息收益率最高的公司,意味著有成長空間,且分析師的收益 預期可能也過於保守,畢竟,博通多年來一直超過分析師的預期,而且最近幾乎每季都上修對 AI 收入的預期,顯現管理層傾向保守。

此外,在 VMware 的支持下,博通不僅是晶片製造商,還是擁有眾多平台的多元化科技集團,意味博通可在硬體或軟體產業中尋找新的收購對象,從而為其未來的發展提供途徑。

由於博通很大部分業務受益於 AI 增長,因此若能取代特斯拉 (TSLA.US)  -2.840 (-1.617%)    躋身新版「科技七雄」,或創造出「科技八雄」也不令人意外。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2024年3月21日 星期四

美息不變 維持今年減0.75厘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headline/article/3712517/%E7%BE%8E%E6%81%AF%E4%B8%8D%E8%AE%8A+%E7%B6%AD%E6%8C%81%E4%BB%8A%E5%B9%B4%E6%B8%9B0.75%E5%8E%98

 

美國聯儲局一連兩日議息後,於本港時間周四凌晨2時宣布維持息率不變,連續5次會議按兵不動,符合預期,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續處於5.25厘至5.5厘的22年高位。據最新利率點陣圖,官員料今年底利率中位數為4.6厘,與去年12月的預測一致,即仍意味將減息3次,每次0.25厘。

儲局:仍等待合適時機出手

當局公布對美國經濟展望,預測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2.1%,高於去年12月所估計的1.4%增幅;今年底失業率料4%,較上次預測的4.1%低,核心通脹2.6%,高過去年12月預估的2.4%。議息結果出爐後,美股三大指數倒升並創新高。

聯儲局在議息聲明中提到,近期指標顯示美國經濟活動以穩固步伐擴張,職位增長繼續強勁,失業率維持偏低水平,通脹在過去一年緩和,儘管依然高企。

雖然達到就業和通脹目標的風險正走向更平衡,但經濟前景不明朗,局方重申高度關注通脹風險,並謹慎考慮未來的數據、前景演變和風險平衡,在有信心通脹持續邁向2%的目標前,不認為適合減息。

聲明又稱,當局將注視新資訊對貨幣政策的啟示,亦會評估廣泛資訊例如就業市場數據、通脹壓力、通脹預期、金融市場和國際形勢,若浮現妨礙實現政策目標的風險,隨時準備好調節貨幣政策。

此外,局方按照計劃縮減資產負債表,減持手上的國債及按揭抵押證券。是次議息決定獲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一致投票通過。主席鮑威爾會後召開記者會,他本月較早前出席國會聽證會,表示如果經濟進展大致符合預期,今年某個時間減息可能合適,但重申不急於下調利率,強調直到對通脹回落有更大信心時才會減息。

議息公布後 道指倒升逾400點

道指低開後跌幅曾擴大至122點,低見38988點,標指與納指亦偏軟。議息結果公布後,道指收市倒升401點,標指漲0.89%,納指上揚1.25%。

歐股走勢不一,受奢侈品股領跌拖累,法股下滑0.48%;英股微跌0.01%,德股則升0.15%。

個別股票方面,英特爾獲華府提供巨額建廠資助和貸款,刺激股價曾漲2.3%,收市僅升0.4%。波音公司預警首季錄得最多45億美元現金流出,股價倒升3.7%。摩根大通調高季度派息9.5%至每股1.15美元,股價升1.3%,美國運通抽高2.8%。

美國債息受壓,10年期債息最多降6.1個基點,至4.223厘,息口敏感的2年期債息亦跌9.2個基點,至4.6厘。美滙指數一度升0.7%至104.15,其後輕微倒跌。

日本央行結束負利率政策後,日圓持續向下,失守151兌每美元,曾跌0.66%至151.86,為4個月最弱,歐羅兌日圓衝上2008年以來新高,一度高見164.74日圓,漲0.5%。

英倫銀行今日公布議息結果,英鎊曾跌0.38%,低見1.2684美元。歐羅下滑0.29%至1.0837美元,歐洲央行行長拉加德於一個會議上稱,無法承諾6月可能減息後會進一步降低利率,強調政策繼續以數據為依歸。

加密貨幣「一哥」比特幣大幅波動,一度急挫4.64%,低見近6.08萬美元,觸及兩周低位後掉頭回升。比特幣現貨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周二錄得1月面世以來最大額走資。

商品市場方面,現貨金價最多回升1.45%,每盎斯報2188.85美元。美國上周原油庫存減少195.2萬桶,跌幅顯著大過預期的15萬桶。不過,紐約期油仍回吐2.14%,每桶收報81.68美元,布蘭特期油亦挫1.64%,收報85.95美元。

曾任高盛商品研究主管的凱雷(Carlyle)首席策略員柯里(Jeff Currie)認為,若聯儲局未來數月開始減息,油價有望大幅高於現時市場共識的70至90美元範圍。

 

(編者按:信報50周年精輯《科技巨流:18篇得獎報道 見證世界劇變》現已發售)

高天佑 【新聞點評】「煥然懿居」滯銷的啟示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finnews/article/3712526/%E3%80%8C%E7%85%A5%E7%84%B6%E6%87%BF%E5%B1%85%E3%80%8D%E6%BB%AF%E9%8A%B7%E7%9A%84%E5%95%9F%E7%A4%BA

樓市「全面撤辣」後,新盤銷情未如預期,不但「七年半最平」的九龍灣泰峯無法「一Q清枱」,就連市建局旗下「港人首置盤」、位於土瓜灣的煥然懿居也門庭冷清,首日揀樓多達七成人甩底。既反映樓市信心仍欠穩固,亦再一次顯示所謂「剛需」其實充滿彈性。

同時,「港人首置盤」政策愈來愈顯得尷尬,開價較私樓折讓甚微,卻設有5年禁售期以及狹窄收入限額,其目標客群恰屬「移民主力軍」。該政策若不大幅改革,煥然恐怕未必有「叁居」。

話說港府在2015年公布增建資助出售房屋的政策綱領,包括要協助「買不起私樓」、又不符合居屋資格的「夾心階層」上車。市建局遂於原本用作「樓換樓」計劃的啟德「煥然壹居」項目撥出七成單位,作為「港人上車盤」試點,只供本港永久居民申請購買,條件是此前5年在港沒有物業,且從未接受其他房屋資助,單身及家庭申請者的月入上限分別為3.35萬元及6萬元。

及至2017年,時任特首林鄭月娥進一步推出「港人首次置業計劃」,可說是2015年「港人上車盤」之優化版本,主要變化是要求申請者「從未在港擁有物業」,以及加入5年禁售期限制,希望更精準地幫助「首置用家」。

此新版本「港人首置計劃」第一個項目正是市建局旗下土瓜灣「煥然懿居」,分兩期發展,首期涉及兩座物業合共493個單位,已於2018至2020年完成銷售。作為第二期項目的第三座物業有260伙,售價介乎408萬至964萬元,平均呎價約1.43萬元,去年推出時接獲3670份申請表,超額認購逾13倍。

首日揀樓68%人甩底

然而,該期項目本周一開始安排「幸運兒」揀樓,情況卻甚為「反高潮」,首日獲邀的60名申請者只有19人現身,甩底比率達68%。翌日星期二,共有80名申請者獲邀揀樓,當天售出32個單位,認購比率約40%。

須知道,第一批揀樓者比較「着數」,可挑選最佳座向、景觀、樓層和戶型的單位,這種機會通常不應輕易放棄,可是第一日有68%人缺席,意味他們連「揀」都沒興趣。

「煥然懿居」反應冷落,一來固然因為樓市吹淡風。好似九龍灣私樓一手新盤泰峯首批336伙單位上周開售,折實平均呎價僅1.48萬元,不但是九龍區近7年半最平新盤,且屬「勁蝕價」(據估算每方呎成本接近2萬元)。業界原本預期,發展商開出震撼價定可一舉賣個滿堂紅,豈料首日僅沽出255伙,賣剩接近四分之一,市場大感意外。這反映財爺「全面撤辣」後,樓市信心仍欠穩固,人們依然抱持觀望態度。

相對來說,「煥然懿居」第三座平均呎價達1.43萬元,已跟私樓新盤「差無幾」,卻諸多限制條件,包括要求申請者必須為永久居民,從未擁有物業,單身及家庭申請者的月入限額分別為31001元至40300元及62001元至80600元(下限和上限皆不得逾越),兼且5年內不能轉售,日後還須補地價(按13%折扣率計算)才可在公開市場放售或放租。

換個角度看,買得起「煥然懿居」的人士,絕大部分在現時市況下可選購私樓新盤或半新盤,既無資格限制,日後又不用補地價,故該資助項目對他們的吸引力難免有限。這亦再次顯示樓市「剛需」其實很隨心意轉變,在市旺時人們爭先恐後入市,一旦市淡則「睇定啲先」。

具體而言,「撤辣」後這三個星期,樓市購買力主要來自三大群體,一是「高才通」及內地豪客,二是旨在收租的投資客,三是「好爸爸」和「好媽媽」,有趣的是,該三類人皆不符合「煥然懿居」認購資格(內地買家並非永久居民,投資客及「好爸好媽」通常已擁有物業)。

反過來看,按照「煥然懿居」的入息限額等條款,可估計項目原本瞄準大約30多歲的年輕中產一族,但這個族群近年也是「移民主力軍」,即使暫時留港,亦大多希望保持財務靈活性,未必很想置業。況且項目預計2026年底入伙,樓花期超長,之後還要「鎖五年」,即最快在2031年底才可自由轉售。

折扣少限制多 定位尷尬

事實上,「港人首置計劃」本身定位已相當尷尬,由於針對「夾心階層」,樓價折扣率肯定低於居屋,加上諸多限制,市況稍差便頓變雞肋(「煥然壹居」在2016年樓市暢旺時期推出,當時亦賣剩16伙,佔總數5%,須改於公開市場出售)。

作為比較,新加坡「組屋」掛鈎的並非私樓價格,而是居民收入中位數,所以其相對私樓的折讓幅度往往達七成以上,真正是互相「脫鈎」的兩個市場。例如星洲去年新推「組屋」平均呎價約700坡元,折合約4100港元。值得留意,據IMF統計,新加坡人均GDP達9.2萬美元,較香港(5.4萬美元)高出70%。

總的而言,港府協助「夾心階層」上車的原意無疑良好,但有必要顧及市況及買家結構變化,確保公共資源有效運用。汲取「壹居」和「懿居」經驗後,政府和市建局宜重新檢視「港人首置計劃」定位,包括在折扣率、禁售期、入息限額等各方面作出調整,以更加切合目標群體需求,否則就倒不如專注於增建公屋和居屋,未必需要再有「叁居」。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2024年3月20日 星期三

量升價反跌 樓市逃生門徐徐關上?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9%87%8F%E5%8D%87%E5%83%B9%E5%8F%8D%E8%B7%8C-%E6%A8%93%E5%B8%82%E9%80%83%E7%94%9F%E9%96%80%E5%BE%90%E5%BE%90%E9%97%9C%E4%B8%8A%EF%BC%9F-232732558.html

財政預算案宣布撤辣激活樓市,猶如為持重貨的發展商及急欲賣樓移民的業主打開「樓市人道走廊」,提供出貨機會,不過近日成交卻出現「量升價反跌」,種種訊號預示市場消化貨源胃納有限,究竟這個樓市逃生門會維持多久?

撤辣帶動 發展商、業主借機「逃生」

樓市全面撤辣,購買第二個單位或非港人置業業,印花稅由樓價15%減至最低100元,再加上金管局取消壓力測試,大大降低入市門檻,買家隨時可以省下上百萬元稅款,用以購入更大單位。各大發展商趁市場氣氛好轉空群而出,對上兩個周末均促成逾三百宗一手成交,僅一個周末的成交量已超過二月份全月成交;二手市場同樣熾熱,更出現業主心紅即時反價,例如在撤辣首星期有元朗爾巒四房單位業主反價100萬元,其他大型屋苑如沙田第一城、太古城不少業主都反價數十萬元,更有心雄業主看好後市,索性封盤不賣,令過去兩年高位入市的業主,可藉這一波樓價反撲獲得「輸少當贏」的機會。

成交量升價反跌

樓市出現小陽春,被市場喻為三年以來最旺時機,不過「量升」未必一定做到「價升」,特別是在一手競爭下,二手市場反而出現業主反價「連環失敗」,早前有沙田金獅花園業主將單位由425萬減至350萬元放售,滿以為撤辣後樓價可即時爆升,遂反價18萬至368萬,但現實是市場無人承接,最終業主只能面對現實、以比撤辣前更低價345萬元售出;另一個同區偉華中心兩房單位去年以600萬放售,乏人問津,故在撤辣前已下調叫價至510萬元,預算案公布後一度反價至約530萬元,最終亦只能以500萬元成交,放盤7個月累減100萬元,持貨四年輸112萬元,貶值18%。

一手新盤爭相應市

二手疲弱,但一手發展商則信心滿滿,會德豐黃光耀更明言撤辣後或「毋須以很優惠」付款方案吸引買家,不過實情是持重貨發展商都趁時機來到,急欲去貨鬥快「食糊」,當中市場焦點牛頭角新盤「泰峯」上周末開售336個單位,市區樓每方呎平均僅1.5萬元亦未能「一Q清袋」,代理聲稱收票六千,卻在一個周末只售出255伙;發展商曾透露項目發展成本近100億元,若以52萬方呎樓面面積推算,每方呎成本高達1.92萬元,市場推測發展商寧願「蝕住賣」都不想夜長夢多。另外以往發展商之間有默契「有秩序推盤」,甚少自己人打自己人爭客,但會德豐在突然在泰峯開售之際宣布推出日出康城Seasons Place「𠝹票」,首批130個單位折實平均呎價1.4萬元,被區內代理喻為康城站上蓋六年新低,與2019年同系新盤Marini及Montara相若,更比去年同區凱柏峰III低16%,可見發展商為求去貨,不敢在訂價上太過進取。

高管、港漂寧願北上

中原城市領先指數繼續下跌,最新報143.02點按周再跌0.81%,該數字只能反映預算案前的市況,未暫未能完全反應撤辣後的影響,不過指數已創超過七年新低,重返2016年10月水平,較2021年8月191.34點歷史高位跌25.25%,2024年至今則累跌2.85%。

對於樓價有否扳回一城的機會,後市有幾點值得觀察,首先是銀行取態,有銀行一度不願為樓盤即供買家,以及摸貨買家提供按揭,嚇窒有意入市買家;另外政府力推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成效甚佳,除了吸引升斗市民愛北上消費外令多間零售及餐廳結業外,現在連收入高的高級企業管理人員亦加入北上大軍,畢馬威早前公布《2024年香港高管人員薪酬展望》報告,指逾七成高管希望往大灣區發展,主要行好看好科技行業:另外亦有有港漂女在港居住四年後,決定搬回深圳居住,八千元人民幣租鄰近福田口岸的兩房單位,聲比香港1.5萬租一房要舒適好多,寧願未來工作中港兩邊走。觀乎目前深圳地鐵沿線物業,低至三、四千元已租到五百多方呎的兩房單位,一萬元已租到質素不錯的千呎四房住宅,對喜愛周末北上,可以大部分時間可以work from home的港人來說是吸引選擇,但會直接衝擊港樓中長線需求。

 

2024年3月19日 星期二

王弼: META前景還看Tiktok

 https://www.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PETERWONG&id=124996&fbclid=IwAR2izYWjtKYElzy_E-dn8NWdwFONmsmKN-VThY-r_zSp3JxPeVtmJk5iZ0o

2024年3月18日

  上星期總計,美國三大指數俱跌,跌幅雖屬輕微,但一直帶領著美股上升的強勢晶片股Nvidia(NVDA)在高位大幅波動,於3月8日曾出現單日逾12%的波幅,對於一間超過兩萬億美元市值的企業而言,又不是發生在業績公佈的日子,如此巨大波幅並不尋常。王弼不是說NVDA要即時來個大調整,但早前的氣勢如虹,自年初股價一口氣升了一倍之勢,看來要透一透氣,該股本月兩次嘗試挑戰900美元樓上,但不能企穩,上周五收878美元,看來1000美元的大型心理關口不容易短期攻破,更重要的是,就算以上周五收市價計,NVDA見1000美元又如何?潛在升幅也只是13.9%,相對其他本欄曾推介,例如受惠於AI潮流的軟件股如IBM和甲骨文(ORCL),NVDA的值博率未必太過吸引。上周ORCL公佈業績靚仔,受惠於大環境,股價單日上升逾12%,證明估值相對合理的軟件藍籌股,其值博率不遜於股王NVDA。

  另外阻礙美股持續上升的因素,包括最新公佈的CPI數據又超預市場預期,令減息的預期再次降溫,由年初市場預期聯儲局會減六次息,如今已降至三次,但王弼認為,高居不下的服務行業工資和租金等,加上油價回勇,美國實在面對通脹再次升溫的風險,影響了長期債券的價格,代表美國長債價格的ETF (TLT)已跌至去年12月初的水平,但自12月初以來,納斯達克指數卻升了約15%。債息未有下跌,但科技股卻上了15%,反映了股市和債市價格脫節,如果科技股上升的原因是基於太過樂觀的減息預期,CPI的回升便會壓抑了科技股的升勢,甚至只要有什麼風吹草動,科技股便會借勢來一個較大的調整。

  但什麼叫風吹草動呢?王弼能想出的一個,是日圓會否因結束負利率政策抽升而掀起利差交易拆倉,導致匯率和資產價格大幅波動。對於有炒外匯經驗的讀者,應該不過忘記日圓匯率可以在短時間內大升一兩千點的日子。過去兩年,因為日圓長期負利率,令許多人借入日圓買風險資產如美股、日股等,因此如日圓突然於短期抽升10%或以上,對於股市帶來的衝擊不可小覲。

  事實上,本月初美元對日圓的匯價還是穩企於150樓上,但上星期開始日圓只是升至146水平,日經指數便由40000點樓上回落至上周五的38707點,而本欄一向有留意的豐田(TM)股價亦由早前255美元高位,跌至周五的235美元。看來只大半年時間升逾50%的TM,亦到了透透氣的時段。

  至於美國強迫數字跳動變賣Tiktok美國業務一事,有人問,如果美國政府真的夾硬來成功,會否對META股價有 利?王弼認為,META最不希望見到的應該是Tiktok落在微軟(MSFT)或谷歌(GOOG)手上。但若數字跳動一路跟美國政府打官司,Tiktok維持現狀,或落入前美財長姆欽新組的財團,對META的影響便較少。看來朱克伯格,需要出力防止Tiktok落入MSFT和GOOG之手。

 

日本17年來首加息 拆解日圓不升反跌之謎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7%A5%E6%9C%AC17%E5%B9%B4%E4%BE%86%E9%A6%96%E5%8A%A0%E6%81%AF-%E6%8B%86%E8%A7%A3%E6%97%A5%E5%9C%93%E4%B8%8D%E5%8D%87%E5%8F%8D%E8%B7%8C%E4%B9%8B%E8%BF%B7-051423767.html

日本央行議息並且進行重大貨幣政策修改,特別是結束負利率政策及孳率曲線控制(YCC),但是日圓卻不跌反升,平日圓的日子是否能持續?

結束負利率及YCC

日本央行在議息後作出重大決議,在17年來首次加息,將基準利率從負0.1厘,上調到0%至0.1%,結束負利率政策。另外,取消孳息曲線控制(YCC)政策及取消購買日股ETF,但仍會以目前相同規模購買日本國債。

在議息前,市場有聲音預期到4月才會出現政策修定。不過,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及部份日本央行官員之前均強調,結束負利率的時機,將取決於今年勞資雙方的年度工資談判結果,而日本最大的工會組織早前表示,日本最大的企業已同意在2024年加薪5.28%,為當地33年來最大的加薪幅度,所以相信是促使日本央行行動的原因之一。

日央行預期通脹超過2%

日本央行表示,雖然經濟和物價存在很高的不確定性,但預期2024財年通脹將超過2%,而核心消費物價指數(CPI)可望逐漸上升,朝實現價格目標出發,同時今年薪資很可能會持續穩定上漲。

今次議息結果是以7對2投票通過。有異議的日本央行委員野口旭表示,變更貨幣政策必須審查薪資和物價良性循環的加強。可見薪金趨勢是影響政策關鍵。

日本今次議息取消了YCC,所謂YCC是日本央行在2016年9月推出的政策,之前日本央行將大量購買日本政府債券,令短期國債孳息保持在負0.1厘的目標附近,並使長期國債孳率保持在零附近。現時日本央行雖然仍會買債,但已不用再控制,可允許孳息上升,變相讓提供上升空間,而債息走向,或會成為預示利率走勢的工具。

美減息幅度預期降

今次日本央行收緊貨幣政策,但日股在政策公布後反而收復了下跌失地,日圓匯價走軟,兌每美元報149.9,每百日圓兌港元回落至5.21算。這是因為加息幅度較部份分析預期低,而且日本央行仍表明,貨幣政策會保持大為寬鬆。因此,市場不擔心會出現短時間內大幅收緊情況,反而寬了一口氣。

再者,美國近日通脹數據反映當地通脹很頑固,所以市場開始下調減息預測次數,好像高盛將今年美國減息次數預測,由原先的4次降至3次,主因通脹路徑較預期略高。美國利率較日本相對遠高,而且降息幅度預期減少,就變相支持美元,而日圓偏軟。因此,短期相信日圓能顯著走強的可能性較低。

 

AI大騷浪接浪 三方向論美息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710248/AI%E5%A4%A7%E9%A8%B7%E6%B5%AA%E6%8E%A5%E6%B5%AA+%E4%B8%89%E6%96%B9%E5%90%91%E8%AB%96%E7%BE%8E%E6%81%AF

3月18日,周一。這個星期,金融市場熱鬧非凡,一邊是「超級央行周」來襲,美國、日本、英國、澳洲等發達國家相繼舉行議息會議,通脹持續偏高會否影響聯儲局利率決策,日本結束負利率是否「坐定粒六」,皆足以左右市場情緒和資金流向。

兩主題牛熊對決

另一邊廂,人工智能(AI)應用範疇不斷擴大,多家晶片巨頭布陣力爭市場大餅,輝達(Nvidia)5年來首度舉行實體GTC開發商大會,創辦人黃仁勳公開輝達在加速運算及生成式AI領域的全新產品和合作規劃,固然全球矚目,惟競爭對手不甘示弱,英特爾上周四起與台灣宏碁等夥伴合辦AI PC創作新世代活動,擺明車馬搶閘。

輝達死對頭超微(AMD)定於本周四(21日)在北京舉辦AI PC創新峰會,行政總裁蘇姿丰將親自領軍出席活動,跟輝達較勁味道濃烈。業界菁英指點江山,大騷一場接一場,誓與環球央行決策者搶奪眼球。股市榮辱、牛熊對決,自然亦離不開息口和AI兩大主題。

從數據面看,美國上下游通脹皆出現輕微升溫跡象,減息預期從年初逾1.5厘大幅降至目前約76個基點,與聯儲局去年12月利率點陣圖所示大致吻合,但AI熱潮不散之餘,科技股趨向兩極化也未見拖累美股整體表現,等值權重(equally-weighted)標指近期反過來跑贏市值權重基準,以頭重腳輕質疑牛市無以為繼,說服力得打個折扣。

減息押注收斂,債市偏弱亦反映利率或在高位徘徊較長時間,可是從美股大市、基金吸資動向、認沽/認購期權比率等指標判斷,政策轉向時點延後對樂觀情緒並未構成明顯衝擊,到目前為止,經濟軟着陸「共識」仍在牢牢地支撐着華爾街。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早前在國會作證時疑似放鴿,但美國2月份通脹數據其時並未公布。揭盅後,消費物價及生產物價指數俱高於預期,本周議息後發表的點陣圖肯定是close call,全年減息三次變兩次絕對不容抹殺,甚至已成為不少人的基本假設;果真如此,可以從三個角度剖析。

一、決策者對通脹反彈不敢掉以輕心,向市場發出認真對待這種風險的訊息;二、經評估後,局方認為一季前的減息預測過於進取,但承認抗通脹最後一里路難走而波動,傾向容許通脹在高於2%目標運行;三、個別官員仍相信利率處於峰值有助引領通脹重回目標,鷹鴿繼續圍繞物價穩定與經濟增長展開激辯,點陣圖中位值不過是一種妥協。

密切注視經濟預測

上述第三點意味局方立場有重新偏向鷹派的可能,但為了走完抗通脹最後一里路而甘冒引發硬着陸風險,從數據和現實觀之,可能性始終不大,惟投資者須密切注視同時發布的「經濟預測摘要」(SEP),倘若全年減息次數下調,核心PCE估算理論上也要相應上移,否則重新偏鷹便有欠說服力,市場也不會認真看待相關論述。

日股圓滙逆向不變

在「超級周」打頭陣的日本央行,於本文見報日將率先公布議息結果。

毫無疑問,該國結束負利率政策,意義非同小可,但17年來首次加息早已傳得沸沸揚揚,薪酬談判(俗稱「春鬥」)上周五得出今年整體加薪5.28%的初步結果,收緊政策更無懸念,本周仍不加息反屬重大意外。

日圓滙價早前曾反彈至146/147兌每美元,執筆時已回落至149水平,每百日圓則失守5.3港元,到底是市場提前sell on facts,抑或日本趕在歐美啟動減息之前加息,對紓緩圓滙升壓反而有利,確認結束負利率才談未遲。日經指數周一漲逾千點,可以肯定的是,股滙逆向依舊不變。

本欄逢周二至周四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2024年3月18日 星期一

分析—英偉達令人眼花撩亂的漲勢刺激人工智慧主題 ETF 的湧入

 https://finance.yahoo.com/news/analysis-nvidias-dizzying-rally-spurs-050527447.html?fr=sycsrp_catchall

 

蘇珊·麥吉

(路透社)—圍繞人工智慧的熱情引發了人工智慧主題 ETF 的淘金熱,在英偉達等市場寵兒的驚人反彈之後,投資者尋求新的方式來利用這一新興技術。

這些基金的範圍很廣,從提供人工智慧最大贏家的基金到機器人和聲音生成等更深奧的主題。晨星數據顯示,總而言之,截至 2 月底,在美國交易的人工智慧主題 ETF 規模已從一年前的 25.5 億美元飆升至 68.8 億美元。

GraniteShares 創辦人兼執行長 Will Rhind 表示:“這一類別的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投資者仍在篩選各種可能性。”

圍繞人工智慧基金的繁榮與先前投資者對從網路股票到電動車等被視為變革性技術的興奮浪潮相呼應。

每波浪潮都為經濟引入了重要的新業務,並為傑夫·貝索斯和埃隆·馬斯克等創始人以及普通投資者創造了驚人的財富。與此同時,許多在先前的市場繁榮時期股價飆升的公司最終都遭遇了股價暴跌,這種命運可能正在等待著一些目前市場上最受青睞的人工智慧公司。

目前,投資者對此反應熱烈,而英偉達(其晶片被視為人工智慧領域的黃金標準)繼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GraniteShares 2x Long NVDA Daily ETF 的資產本月稍早翻了一番,達到20 億美元,該ETF 的目標是提供該晶片製造商股票每日回報的兩倍,且不包含在晨星的人工智慧主題基金數據中。英偉達股價在 2023 年成長了兩倍,今年迄今為止,該公司股價已上漲近 80%。

在周一的開發者大會上,該公司推出了 Blackwell B200,這款 AI 晶片據稱比之前的晶片速度快了 30 倍。

規模較小的 ETF 也蓬勃發展。Themes ETF 的投資策略師 Taylor Krystkowiak 表示,Themes 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ETF 的資產從本月初的 750 萬美元增加了兩倍,達到約 2,000 萬美元。

晨星追蹤的 18 檔多元化人工智慧相關 ETF 中有 7 只是在過去三年內推出的。第八個經過重新設計,以更直接地針對人工智慧。

根據晨星公司的數據,過去 12 個月這些基金總共流入了 26.8 億美元。該公司表示,這幾乎是全球房地產 ETF 資金流入的兩倍。

目前尚不清楚投資者對人工智慧可能性的興奮是否助長了泡沫,或者只是推動了股市的強勁牛市。

標普 500 指數今年迄今已上漲近 8%,部分原因是英偉達和微軟等人工智慧受益者的反彈,繼去年上漲 24% 後。人工智慧熱潮也推動了其他公司股價的拋物線走勢,其中包括本週加入標準普爾 500 指數的超微電腦公司 (Super Micro Computer) 漲幅超過 250%。

一些投資者似乎限制了對英偉達和其他大幅波動股票的投資。ETF 發行人 Global X 發現,其 Global X 人工智慧和技術 ETF(將 Nvidia 的曝險限制為 3%)的規模在過去三個月中增加了兩倍。

相比之下,其機器人和人工智慧 ETF 成長了 20%,該 ETF 將超過 20% 的資產投資於這家晶片製造商。

Invesco 主題 ETF 策略主管兼 Invesco AI 和 Next Gen Software ETF 經理 Rene Reyna 表示,其他人則專注於尋找將從 AI 中受益的新領域。

他表示:“我們與投資者的對話並不是專注於尋找下一個英偉達,而是更多地認識到這些技術正在改變格局,並尋找從這種增長中獲益的方法。”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上周公布了 480 隻可能受益於人工智慧的個股名單。不太明顯的受益者包括沃爾瑪和卡特彼勒。該銀行還建議探索“不太擁擠的子主題”,例如人工智慧和智慧型手機的整合。

ETF 也在爭先恐後地提供適合各種口味的產品。Robo Global 機器人與自動化 ETF 透過持有一些預計將從人工智慧技術中受益的股票(例如 Intuitive Surgical)來補充其 Nvidia 的風險敞口。Roundhill Generative AI & Technology ETF 專注於其預計將成為生成式 AI 受益者的公司,包括 Salesforce.com 和 Marvell Technology。

儘管如此,至少有一種以人工智慧為主題的 ETF 未能贏得粉絲。WisdomTree US AI 增強價值 ETF 使用人工智慧來選擇其投資組合,過去 12 個月的資金流出量為 4,826 萬美元,落後於標準普爾 500 指數。

該基金和其他同類基金表現不佳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其中許多基金缺乏英偉達和其他人工智慧相關股票的投資。

(Suzanne McGee 紐約報告;Lewis Krauskopf 紐約補充報導;Ira Iosebashvili 和 Matthew Lewis 編輯)

黃國英 英眼狙擊 靠龍頭難估市 美股暫宜小注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709251/%E9%9D%A0%E9%BE%8D%E9%A0%AD%E9%9B%A3%E4%BC%B0%E5%B8%82+%E7%BE%8E%E8%82%A1%E6%9A%AB%E5%AE%9C%E5%B0%8F%E6%B3%A8

上周大家竟然一度在討論恒生科技指數進入技術性牛市,說明港股累積反攻的幅度相當不錯。回望整個過程,其實十分反覆,基本上是升5格回3格。理由很簡單,上升最主要動力來自挾淡倉,每次第一個攻勢就超買,接着回落的幅度因此不會小。當累積足夠新一批淡倉,好友再次起動,於是就會重複這種超買修正再超買的反彈形態。

所以上周尾段港股無以為繼,根本沒有特別啟示,後續可以是再挾淡倉,亦可以回復長期陰乾格局。尤其近期外圍市場走勢超級兩極化,牛熊並存之餘,兩方面的力度都勁,難以推敲市場主軸心態。應對可以很容易,假如純粹只是爾虞我詐希望挾淡倉投機,大可不必,因為一定會高估個人捕捉時機的能力。筆者有自知之明,只會繼續在港股維持有限度的參與。

微軟輝達抽升 納指照跌

現時美股市場極之成熟,才會如此兩極分化,上周尾段居然進化到當微軟(Microsoft)或者輝達(Nvidia)抽升,納指一樣要跌。如果不是一早認定蘋果(Apple)及特斯拉(Tesla)轉弱,會令美國期指變得難炒,大幅度縮減注碼,近期肯定已經輸死,極可能在龍頭股轉升之際追買指數,然後戰死。一向基於個股走勢去預計市場指數的走勢,此路已經完全不通,在未研究出新方法作出主力操作的準則之前,只好小注怡情,偶然買期指代替買貨就算。

近來美股亦牛亦熊,通脹黏性再次比預期強,債市偏弱。換轉是一年之前,面對這種宏觀經濟形勢,肯定已經大幅減持甚至掉頭造淡。受過教訓之後,現時比較相信在人工智能以及加密貨幣兩大主題之下,環球散戶參與度大大提升,縱然大環境是收水,股市資金流向依然正面。當然金融市場從來不會有無痛發達,情緒化的現象可能比以往更甚,但大方向應該不變。

內銀滙控短期看高一線

人工智能仍然是大主題,可是已經發展到上市公司互劈的格局,失寵的公司也開始增加。跟炒科技股不再斬瓜切菜,買錯輸家巨企,反而損失慘重。因此比較穩妥的板塊,是和更多投資者參與市場相關的公司,包括海外的交易所、證券行、指數公司、ETF提供者以至私募基金等等。要強調是海外,因為連富途剛公布的業績也令人失望。

以為會有夠多的香港人轉戰美股,但最有錢上年紀的一班,轉移陣地談何容易。資金鎖死在中資科網股,又或者早已在高息債撇賬而養成畏高症之後,不是以為美股遲早玩完,就是迅即淪陷在蘋果、特斯拉等「墮落天使」之上。無包袱年輕的一群,有興趣參與只是有限數,資金也未必太多,還局部分流到加密貨幣,全球散戶起革命,不代表香港一定會跟隨。

如果閣下怕痕又怕痛,既有價值又有動力的選擇,繼續是歐洲的銀行股。內銀估值一般,發展卻少幾瓣憂慮,加上軟着陸高息環境維持較長時間的預期亦有利。股價已經穩步上揚兩個星期有多,應該還有不俗的上升空間,連帶本港的滙控(00005),短期亦可望看高一線。

基金持有微軟(MSFT)、輝達(NVDA)、蘋果(AAPL)、特斯拉(TSLA)、富途(FUTU)及滙控(00005

作者為黃國英資產管理董事

本欄逢周一刊出

 

(編者按:黃國英最新著作《英眼狙擊──迎風破浪》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2024年3月17日 星期日

高天佑 新聞點評 【新聞點評】華為前高層個仔去送外賣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8%8F%AF%E7%82%BA%E5%89%8D%E9%AB%98%E5%B1%A4%E5%80%8B%E4%BB%94%E5%8E%BB%E9%80%81%E5%A4%96%E8%B3%A3-192100144.html?guccounter=1&guce_referrer=aHR0cHM6Ly93d3cuZ29vZ2xlLmNvbS8&guce_referrer_sig=AQAAANkgaVyXC6EvxSD_b7cweYVQWDRv5hhP0idq14NlJKY4D-30_V1iopXAKL4YkUYFXtZ7FIbsGHOULkTje8rlSb7HKv-rvEARto7iN6UTrVLHH9QEp94CUpd7yzwnupzUVtJe1E8FU0ikHlDd5pi2jRumlnJonLbYeNjEvMDddArA

科技巨企華為昨日公布去年收入逾7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增長超過9%,在內地經濟疲弱背景下可算表現亮麗,也讓華為員工備受欽羨。然而「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捧着「金飯碗」未必無憂無慮。內地網絡近日瘋傳一篇文章〈中產的孩子沒有未來〉,主角正是出身自華為的晶片部門管理層,可是其14歲兒子決定不讀大學,寧願去送外賣。此案例看似極端,卻引起內地很多中產家長共鳴,反映他們面對「內捲化」形勢,深懷「傳承焦慮」,擔心子女「階層下墮」。

該文章最初於知乎論壇發布,作者是一名華為前員工,近期跟兩名舊同事飯敍。其中一位是44歲的浙江人,目前仍在華為工作;另一個則是40多歲的上海人,亦即文章主角,他擁有名牌大學碩士學位,曾効力華為十多年,擔任管理層,數年前獲挖角離職,之後再跳槽一次,步步高升,現時屬晶片行業的領軍人物之一。

 

成績捲不過 出身難搵食

須知道,內地近年儘管經濟疲弱、就業壓力甚大,但晶片屬重點發展行業,該文主角出身於華為晶片部門,兼具實力和資歷,既位居要職,且壯年當打,理應處於人生高峰。

然而,據作者描述,這位主角最近頗為頭痛,緣於他育有一名14歲、念初二的獨生兒子,「讀書本來挺用功,但是上海的教育實在太捲,無論如何捲不過,慢慢的孩子在學習上找不到成就感」。早前有一晚,文章主角「在家裏加班噼里啪啦敲着鍵盤」,兒子本來在隔壁寫作業,忽然推門進來說,「爸爸,我不想讀書了。」

聽到這句話,文章主角晴天霹靂,耐心細問之後,他發現兒子非因不愛讀書而自暴自棄,基本上想得很透徹。據他指出,「現在的孩子接收的訊息實在太廣泛」,其兒子從網上得知,很多名牌大學畢業生也找不到工作。於是這個14歲孩子反問父親:「你是名牌大學畢業的,還是研究生,現在都這個歲數了,不也天天加班到那麼晚?我考不上好大學,到時候只會比你過得更慘。」

文章主角感到難以反駁,遂問兒子,「那你準備幹嘛?」兒子說,「要不我去送外賣吧。」有趣的是,這名父親跟妻子商量後,兩人都對兒子表示同意,「反正學習也就這樣了,你願意去體驗一下生活那就去吧。不過學校你還是要去,書還是要讀的。」因此,文章主角用手機為兒子註冊了外賣「騎手」賬號(按法律須年滿18歲才可註冊),孩子每天放學「就騎着自行車送外賣去了,說是忙到晚上快11點,每天能跑10單左右,賺到的錢直接當作零花錢了」。

在飯局最後,文章作者問該名上海舊同事:「那你總不能讓他(兒子)一直跑外賣跑下去吧?」對方回答:「現在才14歲,可能等他大一點去學門手藝吧,能養活自己啥的,不然還能咋樣?」浙江舊同事則慨嘆:「哎,現在的孩子真的太捲了,你們知道華為現在招聘都是什麼學歷嗎,全是清(華)北(大),要不就是留學回來,好多藤校(美國長春藤)的,現在就算是個正常985,要進華為都要捲掉幾層皮。」

中產感共鳴 憂階層下墮

上述故事看似極端,卻意外地引起很多中產群體共鳴,在內地各大網絡社區都受到熱議。或因其不夠「正能量」,該文章現已遭到「全網刪帖」,目前只能在「牆外」找到存檔紀錄。

簡單來說,該故事的核心是中產家長擔心下一代「階層降級」。以文章主角為例,他能畢業於名牌大學、擁碩士學位,並進入華為工作、成為晶片行業管理層,堪稱「人中龍鳳」,在同代人裏,可能屬最頂尖5%,相信擁有過人的才智和運氣,亦受惠於時代機遇。

不過,這些超群的才智和運氣卻很難傳承給其兒子;相反,在均值回歸(Mean Reversion)理論下,一個頂尖精英的下一代,屬中庸之輩的機會更大。尤其中國「內捲化」競爭日益激烈,其兒子念到初二仍成績平平,能考上名校的機會渺茫,重演其父親「上流」軌跡的機會率可謂微乎其微。

事實上,這種中產焦慮並非中國獨有,在全世界皆常見。事關有別於古代貴族的封地和爵位「代代相傳」,現代中產所擁有的競爭資本(包括才智和運氣,以及一定程度上的人脈及社會地位)很難「傳承」予下一代。好似香港中產家長拚命把子女送進名校、重金培養才藝,最多也只能讓後代「起跑線」稍為佔優,但難保證他們有足夠實力及耐力「由頭帶到尾」。

相對來說,歐美發達國家貧富差距較不嚴重,社會福利保障較佳,競爭也較小,所以中產子弟萬一「階層降級」,生活亦未必有太大落差。例如做個藍領水電工或無名藝術家,仍可體面過日子、養家活兒。反觀在中國,由於「內捲」激烈、福利欠保障,中產父母擔心子女一旦「下墮」,恐會跌進深淵。

財產可傳承 又恐大貶值

或曰,中產即使不能把才智和運氣傳給後代,至少可傳承財產呀?上述文章亦提到,該主角在上海買了一套「學區房」住宅單位,理論上可傳給兒子;但隨着近年樓市急跌,該單位無可避免貶值,到他百年歸老時不知還剩下幾多。

養兒一百歲,長憂九十九。倘若出身於華為的晶片業管理層也擔心「孩子沒有未來」,其他人又可以怎樣?難怪很多深陷「內捲」的年輕人,早已打定主意「我們是最後一代」。當局若想提振生育率,須認真針對「內捲化」問題多下工夫。

她花7年研究北京菁英家庭:學霸為何大多是有錢人?Why do most top students come from wealthy familie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VBwM1nwSRA&t=10s


 

2024年3月15日 星期五

黃國英:Nvidia係難得一遇神股 Tesla都唔夠佢勁|NVDA操作策略 高追還是沽貨? 目標價係幾多?是否泡沫?|ChatGPT|輝達晶片|減息|騰訊|黃仁勳 AI|美股|科技股|蘋果|經一拆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FjgOdtLXcE&t=381s

片重點: 

 00:56 與其亂估 不如跟熱潮 黃國英:NVDA 勁過TSLA 

 05:17 AI股以外 其他的選擇 黃國英分析強勢板塊  

08:19 美國科技股 重新洗牌 蘋果、谷歌三甲不入!  

14:03 減息只是遲早問題 AI 熱潮蓋過不利因素
 

SpaceX星艦第三次試飛,迄今爲止最成功,進入太空,途經印度洋上空時解體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39394684?src=3&report_type=market&report_id=252684&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global_content=%7B%22promote_id%22%3A13766%2C%22sub_promote_id%22%3A1%7D&level=1&data_ticket=1673963859365565

 

來源:華爾街見聞

人類離登上月球,定居火星,遨遊宇宙的目標更進一步。

人類離星際遨遊,登上火星的目標更進一步了?

北京時間3月14日21點25分左右,馬斯克旗下的SpaceX(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在自家的星艦基地成功發射了“星艦”,併成功達到了太空,完成了該火箭的第三次關鍵試飛。

星艦,起飛!

人們紛紛歡呼雀躍,在火箭發射升空後,馬斯克發帖宣佈:“星艦達到了軌道速度!”,美國宇航局(NASA)局長Bill Nelson祝賀SpaceX“試飛成功!”

 

儘管最終這次試飛結果並未完全符合預期,但與前兩次試射相比,此次火箭的性能有所提升,星艦不僅僅飛得更遠、飛得更久,還成功完成了更多“里程碑”測試任務,離SpaceX將人們送上月球和火星的目標更進一步。

得益於星艦迅猛的發展勢頭,SpaceX公司的估值正瘋狂攀升。根據去年12月份的報道,SpaceX的最新估值達18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2940億元),在全球獨角獸企業中僅次於字節跳動。

第三次試飛較前兩次飛得更久

在過去的一年裏,SpaceX進行了兩次星艦試飛,一次在四月,另一次在十一月。但不幸的是,這兩次試射都以火箭爆炸告終。例如,去年4月首飛,火箭在升空幾分鐘後爆炸。

在對這些初期測試進行了仔細評估後,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週三批准了SpaceX進行第三次試射,這是FAA對SpaceX技術和設計改進的的肯定。

 

在這次試飛中,星艦飛行持續了大約一個小時,美中不足的是,星艦並沒有如原本計劃的那樣在印度洋的水面上着陸。在測試的最後階段,當它飛越印度洋上空時發生了解體,提前結束本次試飛任務。

提前結束本次試飛任務

而且,在第二次試飛的基礎上,第三次試飛將嘗試更多的目標,如在太空中打開/關閉艙門、飛行中的燃料轉移演示、首次在太空中重新點火Raptor發動機。在太空任務中,燃料轉移是一項關鍵技術,如前往火星,可能需要在航程中進行燃料補給或燃料調配。

星艦項目的長期目標是開發一種能夠多次使用的火箭,以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並將人類送上月球、火星乃至更遠太空目的地,實現人類在其他星球上生存的長期願景。

雖然最終這次試飛結果並未完全符合預期,但此次試飛爲SpaceX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和經驗,SpaceX將繼續分析這次試飛的結果,以優化火箭設計並提高火箭的性能和可靠性。例如,2023年4月首飛失敗後,SpaceX對“星艦”進行了1000多次修改。

而且,此次試飛沒有搭載任何人員。SpaceX的高層領導此前強調,在星艦攜帶任何船員之前,先要進行數百次星艦任務的飛行測試。

因爲,送人類上火星這類載人任務對火箭系統的性能和可靠性要求極高,任何小小的技術缺陷都可能導致任務失敗或對船員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此,SpaceX計劃通過大量的無人測試飛行來積累經驗,不斷優化設計,直至系統達到足夠的安全和可靠標準,才會考慮執行載人飛行任務。

星艦的尺寸驚人

星艦是迄今爲止發射的最高和最強大的火箭。星艦系統由兩部分組成:星艦飛船本身和“超重”助推器。

星艦飛船是該系統的上層部分,用於運送人類、貨物到地球軌道、月球、火星等。它是一個完全可重複使用的飛船,能夠在完成任務後返回地球,並經過檢查和維護後再次發射,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太空旅行的成本。

“超重”助推器是星艦系統的第一級助推器,負責在發射初期提供足夠的推力將星艦太空船送入太空。“超重”助推器將是有史以來推力最大的火箭助推器之一,它也可重複使用,進一步減少發射成本。

星艦尺寸驚人!

尺寸方面,星艦整體橫截面相當寬,它的直徑約爲30英尺(約9.1米)。此外, 星艦高達400英尺(約合121米),這使它成爲了有史以來最高的火箭,打破了此前美國航天局(NASA)用於阿波羅月球任務的土星五號火箭110.6米的最高記錄。星艦的高度和寬度提供了足夠的空間來實現其搭載大量人類和物品到太空的任務,同時也爲火箭的燃料和氧化劑提供了充足的儲存空間。

推力方面,星艦之所以被認爲是最強大的火箭,不僅因爲其巨大的尺寸,還因爲它擁有前所未有的推力。“超重”助推器裝有33個Raptor發動機,以液體甲烷和液氧作爲燃料。這些Raptor發動機共同產生的推力達到了1670萬磅(約7456.5噸力),這幾乎是美國宇航局(NASA)的SLS火箭推力的兩倍,也符合SpaceX將重物送上火星的目標。

星艦飛船裝備有六個Raptor發動機,這些發動機根據不同的飛行環境被分爲兩組:

1)地球大氣層內使用三個Raptor發動機:當星艦在發射升空或返回地球進行着陸時,需要在大氣層內進行精確的推力控制以確保安全和準確的飛行。這些發動機能夠適應大氣密度變化帶來的影響,有效地控制火箭的升降和橫向移動。

2)真空環境中使用三個Raptor發動機:當星艦達到地球大氣層外的太空環境後,這些發動機將被啓動,用於進行長距離的太空航行,包括前往月球、火星或其他深空目的地的任務。這三個Raptor發動機具有不同的噴口設計,以優化在真空中的性能,提供高效的推力輸出。

這種設計允許星艦太空船在不同的飛行階段和環境中使用最適合的發動機,從而提高整個系統的效率和可靠性。

對於一次完整的發射,整個星艦系統需要超過1000萬磅(約4535.9噸)的燃料。星艦大量燃料的需求是執行太空任務所面臨的挑戰之一。

 

星艦創紀錄的尺寸和強大的推力標誌着人類太空探索能力的一大飛躍。隨着SpaceX繼續前進,全世界都在密切關注這家太空探索公司將如何推進其雄心勃勃的太空探索計劃,並期待着未來星艦項目的更多成就。

試飛時間線梳理

第三次試飛的總體流程是,星艦在起飛後,需要進行“超重”推進器和星艦飛船的分離,隨後“超重”推進器將試圖在水面上着陸,而星艦飛船將繼續展開一系列新測試,最終在受控的情況下落入印度洋。根據官方公佈的時間表,假設一切順利,整一套流程需要64分鐘左右。

飛行軌跡圖

北京時間21點25分左右,星艦點火發射升空。

21點25分,星艦火箭的“超重”助推器和星艦飛船本身分離成功。“超重”助推器計劃返回地面嘗試在水面上着陸,而星艦飛船則繼續執行飛行任務。

21點33分,星艦飛船的6臺Raptor發動機成功熄火,飛船進入滑行階段,預期將在22點05分重啓發動機。

21點49分,SpaceX宣佈,星艦飛船的燃料轉移演示成功完成。

21點53分,打開/關閉星艦飛船艙門流程成功完成。

按照流程,下一步就是重啓發動機(22點05分)和星艦重返大氣層(22點14分)。但SpaceX介紹稱,22點05分的發動機重新點火流程可能已經被跳過,無論如何現在星艦將踏上前往印度洋的路。

22點28分,SpaceX表示,目前已經失去與星艦飛船的信號,確認已經與飛船失聯,今天的試飛無法再進行最後一步降落印度洋的流程。

編輯/tolk

譯文內容由第三人軟體翻譯。

習廣思 信筆攻略 避地緣政治干擾 轉泊內需股可取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707230/%E9%81%BF%E5%9C%B0%E7%B7%A3%E6%94%BF%E6%B2%BB%E5%B9%B2%E6%93%BE+%E8%BD%89%E6%B3%8A%E5%85%A7%E9%9C%80%E8%82%A1%E5%8F%AF%E5%8F%96

 

美國國會以國安為由對中資企業的打壓不絕,最新受害者是字節跳動旗下的海外短片平台TikTok,暫時地緣政治未對港股構成太大影響。過往遇到中美角力,股市總是大跌、人民幣滙價下滑、美元轉強。昨天恒指只算急升後的調整,回吐120點,收報16961點,人民幣兌美元企穩,短期影響港股更大的,相信還是內地的經濟政策及經濟表現。

美國眾議院周三以大比數通過法案,禁止應用程式商店提供下載TikTok程式的服務,無疑是要陰乾TikTok,現有1.7億的美國用戶將無法更新軟件,亦無法進入電腦的TikTok網絡版,除非擁有TikTok的字節跳動把股權出售予非中資公司。表面上是基於國安理由,實質上是把字節跳動趕出美國。

隨着美國總統大選臨近,趕絕中資企業成為美政壇最熱門的把戲。TikTok的命運,要看看有關法案能否在參議院通過。民主黨的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對此發表簡短聲明,表示會檢討眾議院通過的法案,但沒有承諾何時在參議院審議。一些參議員不同意該法案,似乎TikTok還有一定游說空間,可以拖多一陣。事情或可以捱到11月總統大選後,看看白宮新主人如何發落。

TikTok逼賣盤 高盛削Temu估值

參議院通過的法案「H.R.7521」名為《保障美國人不受敵對外國控制程式影響》(Protecting Americans from Foreign Adversary Controlled Applications Act)。該法案不只適用於TikTok,其他外國網上平台應用程式也可能會被禁。拼多多旗下的國際電商平台Temu以年多時間成功攻入美國市場,挑戰亞馬遜,便有一定的地緣政治風險。

高盛本周一把拼多多的投資評級由「買入」下調至「中性」,原因之一是上述法案引發的不明朗前景。在高盛的基本預設中,把Temu的估值對每份拼多多預託證券的貢獻,由50美元大削至12美元,因為高盛只計算了Temu美國以外的國際業務。換言之,Temu的整體估值由710億美元勁縮至170億美元,可見地緣政治對企業估值影響之大。高盛下調拼多多評級的另一原因是,中國電商市場競爭日益激烈,阿里巴巴(09988)等準備反擊,取回近年失去的市場份額。

拼多多去年11月18日公布季績時,投資者都為Temu在美國市場的強勁表現而鼓掌,股價當日裂口高開,抽升18%,並於今年1月11日創下152.99美元高位,股價表現遠遠拋離阿里及京東等老對手。奈何不論做得多好,也逃不過政治陰霾,拼多多今年自高位回吐了28%,近兩日有些反彈【圖1】,可能是市場憧憬於3月20日公布的季績還是會較理想。不過,在政治烏雲之下,股價反彈只會是股民的逃生門。

退役軍官掌BIO 擺明打壓中企

美國國會的《生物安全法案》早已害得藥明系股價雞毛鴨血。昨天美國生物科技行業組織Biotechnology Innovation Organization(BIO)由行政總裁發出聲明,表明支持法案,而且與組織會員藥明康德(02359)劃清界線。

這位新任行政總裁John F. Crowley是軍人出身,曾經任職於海軍情報部門,他的聲明頗有軍人本色。他表示,從自身的軍方背景,對美國及盟友的國家安全有切身的體驗,生物科技是一項重要的戰略資產,可強化公共衞生,應對未來大疫情及可能出現的生化恐襲,海外的敵對勢力曾表明有意建立全球最好的生科中心,美國及盟友不能讓其得逞,維持及推進美國在生科生產的優勢是重要的一環。

 

美國陣營推這位軍佬出來,兼且擺出全副戰鬥格,看來藥明系在《生物安全法案》下都是凶多吉少。令人吃驚的是,一個專業行業組織竟然如此看問題。藥明系三傑昨天股價均瀉超過一成,藥明生物(02269)急挫13.1%【圖2】、藥明康德(02359)勁跌12%、藥明合聯(02268)更下滑18%。

小心以美國市場為主的股份,會是明智之舉。除了國會針對中資企業的法案外,總統大選對中美經貿前景也可能帶來不利因素,例如前總統特朗普曾揚言,一旦再入主白宮,將對中國進口產品加徵60%關稅。

內地消費續轉活 恒指有運行

內地消費股表現近月開始見起色,部分原因是2月份通脹回升0.7%,扣除能源及食品後的通脹率更達1.2%,為2021年7月以來最勁。當然,這也有些關乎農曆新年消費旺盛的效應,所以未來一兩個月的通脹數字可能更具啟示。近月內地消費股表現不俗,特別是非必需消費品股,過去一周走勢更是拋離恒指【圖3】。自今年初至昨天,恒生非必需消費品股指數升了0.79%,恒指則仍跌0.5%,必需消費品指數挫2.5%。過去5個交易日,食肆餐飲類股份表現強勁,海底撈(06862)、海倫斯(09869)及九毛九(09922)股價均升逾兩成。本港市場甚多內地消費股,包括科網平台,也屬於消費概念。若內地消費市道持續轉活,恒指和科指今年應有較好表現。

 

 

呂梓毅 ETF觀察 單股ETF表現比輝達更誇張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707234/%E5%96%AE%E8%82%A1ETF%E8%A1%A8%E7%8F%BE%E6%AF%94%E8%BC%9D%E9%81%94%E6%9B%B4%E8%AA%87%E5%BC%B5

作為香港投資者,相信對期權、窩輪和牛熊證等衍生金融工具,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或了解。簡單而言,這些衍生工具旨在讓投資者以具備槓桿特性產品(槓桿倍數視乎市場波動、引伸波幅和時間值等因素所影響),參與看漲或看跌標的物(如個股或指數等)的買賣,從而達致倍大回報績效(當然亦可能倍大虧損)。

美股投資者方面,除期貨或期權外,亦可以透過單股ETF(Single-stock ETFs)(註:普遍帶有槓桿成份,但槓桿一般只有稍多於1倍至3倍左右)達到相若目的。單股ETF在不到兩年前才開始買賣,旨在作短線投資,透過期權和其他衍生工具,讓ETF追蹤單一股票表現。若帶有槓桿成份單股ETF,回報或虧損便可以放大。在美國交易所買賣、追蹤輝達(Nvidia)、有兩倍槓桿的GraniteShares 2x Long NVDA Daily ETF(NVDL),便是屬於這類單股ETF。

NVDL成立於2022年12月,迄今只有稍多於1年的「股齡」,顧名思義,該ETF尋求在輝達股價上升時,實現雙倍回報。截至3月13日,NVDL資產規模已高達21億美元。值得補充的是,NVDL只用了不到兩周的時間,令其資產規模從約10億美元漲至現水平;而今年初其資產規模只有2.1億美元而已,足見增長速度異常驚人,甚至比輝達的表現更誇張。

資金湧入「高速」成長

當然,NVDL得以「高速」成長,有賴AI狂潮不斷發酵,令海量資金湧入及輝達股價持續爆升所促成。

截至3月13日,NVDL年初至今和過去一年連股息升幅分別高達1.85倍和7倍,較同期「本尊」輝達的「只有」83.5%和2.95倍,大幅跑贏。自基金成立以來,資金亦無間斷湧入,累計涉及金額高達11.7億美元!

雖然NVDL成績亮麗,惟不要忽視當中投資風險,始終NVDL屬帶有槓桿的投資工具,縱使AI狂潮未完,資金沒有大舉撤出,僅輝達股價出現整固或回調,NVDL的跌幅亦可以倍大。例如,早前輝達公布業績前的3個交易日股價回吐約7%,NVDL卻下瀉超過兩成!

無論如何,AI狂潮何時完結無人知曉,只要音樂椅未停,在資金持續湧入、輝達正股表現維持強勢下,NVDL比正股更驚人的走勢還會持續。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編者按:呂梓毅《港股追勢36計──入市必讀重要指標》現已發售)

2024年3月14日 星期四

美股漲勢如虹!是泡沫還是牛市?

https://mp.weixin.qq.com/s/HeAyDFYyye9DXqNPJsd6Xg 

近期,全球金融市場展現2023年底不一樣的特徵,例如黃金價格大幅上漲,歐美股市漲勢逐漸放緩。對於美股而言,從估值來看,還是存在一定的泡沫,但由於科技型上市公司利潤大幅增長抵消了估值偏高帶來的利空,以及流動性依舊充裕,美股保持堅挺。未來美股能否延續漲勢,取決於流動性環境是否會進一步寬鬆。由於通膨的韌性,聯準會降息預期有重複。不過,我們認為,美國流動性環境大趨勢還是會重新走向寬鬆,美股漲勢難言結束。

美國經濟成長正在放緩

近期经济指标显示美国经济增长继续放缓或者降温。ISM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2ISM制造业意外加速萎缩,下滑至47.8%,新订单、就业等分项指标均陷入萎缩。白宫最新预计,2024年美国经济将显著降温, GPD增速将放缓至1.7%,对于高利率持续对美国经济构成压力。

此外,聯準會公佈12個地方聯儲編制的經濟情勢調查報告顯示,美國多數地區消費者支出,特別是零售商品支出在最近幾週略有下降。消費者對物價上漲更加敏感,企業發現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客戶變得更加困難。報告也稱,大多數地區的就業持續成長,但成長幅度不大,勞動力市場緊張狀況進一步緩解。

就業市場也並非很強勁。美國2月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27.5萬人,高於1月及過去12個月23萬人的增幅均值,但是12月份非農新增就業人數從33.3萬人下修至29萬人;1月的就業人數從此前的35.3萬人大幅下修至22.9萬人,經過這些修正後,前兩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共向下修正了16.7萬人。另外,2月,美國登記失業人數較1月增加33.4萬人,這意味著2月非農就業成長超預期並非就業市場在改善。

貨幣環境短期與中期分化

從通膨角度來看,聯準會短期不大可能降息。1月美國通膨出現一定程度的反彈,美國核心CPI年增率3.9%,與前值持平。同樣,聯準會首選通膨目標、剔除食物和能源後的1月核心PCE物價指數年增速回落至2.8%,但環比增速從前月的0.2%反彈至0.4%,創20234月以來最大增幅。服務通膨為主要推手,不包括房屋在內的服務業通膨增速上漲0.6%,為2022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剔除房租的服務業超級核心通膨每個組成部分較上季都有所上升。

36日,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國會半年一次的證詞表示,鮑表示,在政策制定者確信已經贏得通膨之戰之前,聯準會並不急於降息。在今年的某個時候開始降息可能是合適的,但現在還沒有準備好。近期白宮提交的報告同樣表示,美國通膨頑固,預計2024CPI平均為2.9%,高於市場預期的2.7%,依舊高於聯準會2%的目標。

不過,我們認為未來三個月聯準會可望引導政策轉向,大概率先結束縮表,然後與6月及以後開始降息,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面向:

一是地區銀行危機和隔夜逆回購帳戶資金耗盡,美元流動性容易出現問題,聯準會被迫或主動提前結束縮表。為了挽救矽谷銀行爆雷後金融市場的信心,聯準會去年曾建立銀行期限融資計畫(BTFP),但該計畫將在311日停止發放貸款。銀行現在要麼讓這些貸款到期,要麼必須找到其他融資來源,這將決定金融體系中的流動性是否保持充足,也將影響聯準會能否按計畫繼續縮表,或是否需要放緩縮表。

二是美國房地產和政府難以承受高額的債務利息。以政府債務利息支出為例,311日,拜登政府公佈的2025財年財政預算提案顯示,2025年預算支出為7.3兆美元,高於2024財年的6.9兆美元。從2025年到2034年,美國將支付4.7兆美元的實際淨利息,利息佔GDP的百分比預計將從今年的0.7%翻一番,到2032年達到1.4%。高企的利率會讓美國財政赤字和債務缺乏持續性。

美股估值偏高但泡沫尚不至於破滅

根據過往經驗,如果股票估值和內在價值之間差距太大,或者投機行為透過槓桿被放大,這些情況都可以作為判斷出現泡沫的條件,例如2007年的「次貸」危機、2000年的科技股泡沫、1637年的鬱金香泡沫等。從美股當前估值來看,還是偏高的,偏離了內在價值。截至311日,標普500指數席勒PE27.78,處於歷史高點。

 

與以往泡沫破滅時不同的是,目前標普500指數槓桿率只有過去幾十年發生危機的一半,收益波動性與之前的幾十年相比相似或更低,這意味著當前美股的泡沫尚未到破滅的適合,除非美國通膨出現超預期攀升,聯準會重啟升息,流動性環境進一步收緊。

綜上所述,從美股的驅動力來看,股市上漲動能逐步減弱,尤其是科技股暫歇,但是並不會很快轉向,主要原因在於美國流動性環境大方向時回歸寬鬆的,且科技型上市公司利潤出現大幅成長。另外,美股估值雖然偏高,但槓桿低於以往歷次危機,在流動性沒有突然收緊的情況下,泡沫尚未到破滅時。

投資人可以關注芝商所的E-迷你標普500期權和E-迷你納斯達克100期權,花費固定的成本(權利金)繼續獲取美股上漲帶來的收益;或者花費固定的成本(權利金)獲得對沖美股潛在調整的風險。芝商所提供的數據顯示,2023年,美股指期權交易日均交易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43萬份,比2022年增長了18%。其中, E-迷你標普500期權和E-迷你納斯達克100期權在2023 年日均交易量達到23,000 份合約,較2022年增長68%

芝商所是首屈一指的股票指数期货和期货期权市场。通过深度的流动性和基于全球基准指数的产品,包括标准普尔500指数、纳斯达克100指数、富时100指数、日经225指数等,可投资全球股市。与投资个股或指数型股票基金(ETFs)相较,股指期货交易成本较低,並且可涵盖各种投资策略、不同的市场环境与目标。

 

 

第三方內容免責聲明所有意見表達反映了作者的判斷,可能會有所變更,且不代表芝商所或其附屬公司的觀點。內容作為一般市場綜述而提供,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本資訊從據信為可靠的來源獲取,但我們不保證內容是準確或完整的。我們不保證提到的任何走勢將會繼續或預測將會發生。過往業績並不預示將來結果。本內容不得解釋為買賣或招攬買賣任何衍生性商品或參與任何特定交易策略的推薦或要約。如果在任何司法轄區發布或傳播本內容會導致違反任何適用的法律法規,那麼,本內容並非針對或意圖向在該司法轄區的任何人發布或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