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周三。美股這輪反彈有個難得一見的現象,愈識計數就愈唔信個市可以一路升上去,散戶參與度卻是歷來大跌市後最高。
話分兩頭,散戶也有老兵新手之分,但金錢誘惑確實沒法擋。老畢有位美國親戚的兒子,年紀大概比我小一半吧,以往從未聽聞他喜愛炒股票,最近居然發訊問在下:Oasis Petroleum買唔買得過?
由此看來,上月底引信用卡數據分析商Yodlee的調查,發現美國政府全民派錢千二美元後,股票交易成為第三大受歡迎活動,不少美國人領取free
money後既非用作消費,更沒有把錢儲起來,而是投入股海大炒一番,當中許多更是第一次接觸股票的新丁。證諸親戚愛兒失驚無神的提問,調查結果沒十足恐怕也有七八分真。
更有一種說法認為,美國全民抗疫期間,大型體育活動無法舉行,病態賭徒非但去不了拉斯維加斯,最慘係連波都冇得賭,百無聊賴下惟有轉戰股場炒餐飽,贏輸不打緊,止到癮就夠。各地嚴格執行居家令期間,這類說法非常流行,是耶非耶,自然無從稽考。
股海新丁亢奮
有些無良網站趁市好吹得就吹,不斷推介10美元樓下股份,引誘一眾股壇素人「科水」訂閱投資通訊,話一兩個交易就夠找全年訂閱費條數。在下心想,邊有咁大隻蛤乸隨街跳,這些被網主鎖定的對象,到底知不知估值平貴與股價大小的分別?見人賺錢容易又炒埋一份,輸死怕且未天光。
執筆時,聯儲局尚未公布議息結果,不妨重溫美股觸底以來的沿途「景貌」。央行天量放水,確是大市不致跌得更深的關鍵原因,特別是3月下旬聯儲局確認把企業債券納入資產購買範圍,令當時冰封的信貸市場應聲解凍,美股幾乎同一時間見底,顯然並非巧合。
另一邊廂,過去10周資金源源流入相等於現金的貨幣市場基金(money-market funds),整體規模已超逾金融海嘯時期的4萬億美元,聯儲局釋放的海量流動性究竟有多少被股市吸納,值得懷疑。
沿途景貌重溫
華爾街回升初期,最早起步的是少數科網龍頭和那些被視為抗疫措施下得多於失的「宅概念股」。追蹤大型科技股的納斯特100指數年初以來合共19次創歷史新高,大部分見於疫潮引發股災之前,惟納指100率先再度破頂,而反映中小型股表現的指數及等值權重標普500指數(每隻成分股佔比劃一為0.2%)跟不上,引發升市只由少數強勢股推動的憂慮【圖】。
這其實很正常,3、4月美國疫情仍處於高峰期,中小企融資渠道和成本皆無法跟大企業相比,單靠手頭流動資金能撐多久天曉得,所謂生死邊緣,恐慌怎會如此快煙消雲散,這類股份反彈初期落後大型股很正常。
美國各州陸續解封、防控措施逐步放寬後,經濟重啟促使各行各業信心回暖,中小型股和等值權重標指不僅奮力追落後,過去一個月且反過來跑贏,早期後悔分散押注不同板塊的股民,終於可以鬆一口氣,當中價值型投資者甚至有吐氣揚眉之感。
這個過程跟2008/09年金融海嘯最壞情況過去,殘股報復性反彈實無多大分別,起初懷疑的人佔絕大多數,後來才發現新的牛市已在一片質疑聲中誕生。
意志敵不過誘惑
老畢相信市場永遠走快意見一步,關鍵只在有沒有過度反映未來,超買回調很正常,已有厚利在手適量減持以降低風險,更屬明智之舉。然而,正因太多人升咁耐質疑咁耐,留在場邊的資金仍然很多,專業投資者不一定比散戶聰明,等到大圍認同市場,意志敵不過誘惑,大家才開始驚都未遲。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