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7日 星期四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 識買唔識走可恨 走咗買唔番更愁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632860/%E8%AD%98%E8%B2%B7%E5%94%94%E8%AD%98%E8%B5%B0%E5%8F%AF%E6%81%A8+%E8%B5%B0%E5%92%97%E8%B2%B7%E5%94%94%E7%95%AA%E6%9B%B4%E6%84%81

 126日,周三。上月底,老畢以〈現金不是王 善用成贏家〉為題,探討海量茄殊留在場外對其他資產類別意味着什麼。收筆時提到,當息口走向開始影響貨幣市場基金回報時,資金便會另覓歸宿,只有轉化成投資彈藥,現金方能真正稱王。

說時遲那時快,該文見報當天,美國投資公司協會(ICI)發表最新數字,截至1129日的一周,多達730億美元湧進貨幣市場基金,總資產規模達5.836萬億美元,離6萬億大關又近了一步。看樣子,股、債、黃金、比特幣儘管各自各精采,但要把海量閒資從貨幣基金「撬走」,恐怕還須等等。

滿手茄殊怎麼辦

有趣的是,老畢近日在美國理財網站看到最多的用家提問,正正就是大量閒資該如何處置。一方面,仍有5厘息可收的貨幣市場基金持續吸引資金流入,可是因「錢太多」而煩的人好像也愈來愈多。這個矛盾現象,說明投資者未必真的滿足於一年穩袋5%回報,之所以滿手茄殊不知怎辦,乃苦於無法確定現在是否重投或增持風險資產的適當時機,這便牽涉到market-timing的問題了。

齋等不做有害無益

說到擇時出入市,常言道有食唔食罪大惡極,多數人在意的是識買唔識走,但資深投資者應有同感,走咗買唔番往往更惱人,長期而言,因等待而付出沉重機會成本,對財富造成的損害更大。

歸根究柢,熊市時感覺上總會跌多一點,入市毋須急在一時;牛市則擔心估值過高白白蝕章,留待調整或劇挫才出手未遲。

自美股於20093月觸及金融海嘯底部以來,唱淡聲音無處不在,任何時候皆持悲觀論調的投資通訊,這些年來不知養活多少人,證明末日論永遠不愁市場,哪怕錯完一年又一年,只要市場出現一次像模像樣的調整,此輩便有資格躋身「名家」之列,何樂而不為。再說,唱淡並無成本,即使錯了,流失的只是部分看穿這種把戲的訂戶,不涉論者個人財富。既然如此,針對經濟和市場的負面預測,自然可以有咁大膽得咁大膽,至於閣下因聽其言而錯失多少個投資機會,跟他們壓根兒沒半毛錢關係。

股民一生總有一兩次抄底成功或近頂離場的得意經驗,但以美股為例,過去20年要屢試屢靈,無異於要求投資者於2000年科網爆煲前清倉,2003年大市觸底進場,持貨至2007年次按危機標指見頂再清倉,20093月觸大底重新入市。

這還未計2020年新冠股災引發的34%跌市、激進加息周期大伏大起,試問誰能在牛熊之間來去自如,All-in / All-out無往而不利。

成功帶來的煩惱

有時候,一兩次擇時成功,往往為日後帶來更多煩惱,畢竟在哪個水平走貨,形同為資產價格畫下一道界線,破頂對已清倉投資者造成的心理衝擊,極可能令他們在決定是否再度入市時卻步。

最近在理財網站上看到一個例子,某君於1999年科網泡沫將爆未爆之際沽清股票套現,時機堪稱無懈可擊,惟遲遲不願重新進場,15年來一直死抱茄殊,直至2015年才擺脫心魔重投股海,期間曾爆發金融海嘯,能闖過心理障礙,已算很不錯了。

Market-timing知易行難,走咗買唔番往往源自心理,定期定額或遇上估值吸引時分多注買入,是確保能stay invested的有效途徑,但許多投資者堅持向難度挑戰,誓要一出一入做啱兩次,未免高估了自己的能力。

環球利率處於多年未見高位,對其他資產確實形成競爭,但不論息高息低,投資者總有理由持現金等候更佳入場機會,久而久之,很易變成一場自己同自己鬥爭的心理戰,若始終缺乏勇氣採取行動,說不定就此「揸茄殊成癮」(cash addiction),投資與否,跟估值、市況再也扯不上關係。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