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0日 星期一

畢老林: 從美版iBond 7.12厘息掀搶購潮說起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2997147/%E5%BE%9E%E7%BE%8E%E7%89%88iBond+7.12%E5%8E%98%E6%81%AF%E6%8E%80%E6%90%B6%E8%B3%BC%E6%BD%AE%E8%AA%AA%E8%B5%B7

12月19日,周日。通脹困擾全球,美國聯儲局上星期落實加碼縮減買債、提前完成收水,且發出明後兩年各加息三次的強烈轉鷹訊號。英倫銀行更是爆開冷有條路,繼上月出乎意料按兵不動後,上周反其道而行,不顧疫情惡化加息0.15厘。歐洲央行則一邊收水一邊防震,在兩個資產購買計劃之間折衷騰挪,其難可見。簡而言之,主要央行都不敢冒落後於形勢之險,唯有以不同形式「抗脹」。

美國11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急升6.8%,40年來通脹從未如此兇猛。香港物價形勢雖未至於那麼嚴峻,惟自政府推出通脹掛鈎債券(iBond)以來,發行量總是追不上需求,一次又一次引發熱話。

港人愛iBond,歸根結柢還是因為有政府包底,穩賺不賠,在超低息環境中為市民「閒錢」提供了一條安全穩妥的出路。

殺到埋身才關注

美國情況截然不同,物價節節上揚且範圍不斷擴散,衝擊民生之餘,更極速演變成頭號政治大事。港府推出iBond乃假通脹之名行「益街坊」之實;花旗國人民追捧具抵消物價升壓之效的債券,卻是名副其實抗通脹。

美國理財界近日一大焦點,是財政部11月發行的「I系列儲蓄債券」(Series I Savings Bonds),息率高達7.12厘,集資額超過13億美元,不僅盛況空前,與通脹掛鈎的息率(每六個月調整一次)更是該系列債券面世以來第二高。

大家也許會問,美國不是早已有抗通脹債券(Treasury Inflation-Protected Securities, TIPS)了嗎,何以另搞一個聽上去跟香港iBond十分相似的名堂,那豈非架屋疊床?

話不能這麼說,就像港府推出iBond猶如變相益市民,美國把功能相近的投資工具分成兩類,自有買家對象、稅務安排及其他考慮。再說,一個存在已久的投資選項長期乏人問津,連跑財經新聞多年的記者,恐怕也是在發現息率較諸逼近7%的通脹還要高才如夢初醒,驚覺今時今日居然還有風險超低且跟足通脹調整的散戶之選。

講到底,TIPS相關報道是寫給市場人士看的,相比之下,打正儲蓄旗號的美版iBond長坐冷板櫈,完全可以理解,後者近期火熱,足以說明確保物價穩定雖是聯儲局兩大政策目標之一,但通脹必須殺到埋身才會引起廣泛關注,從機構大戶到老散小戶,此刻人人都把抗通脹掛在唇邊,看得比什麼都重要。

既然同功能分兩大類,除了前述原因外,債券在運作及條款方面自然也有顯著分別,大者有三:

一、同樣由財政部發行,TIPS隨時可在二手市場公開買賣,與一般債券無異。反觀「I系列」,投資者只能透過財政部的Treasury Direct網站直接認購,若想出售債券,亦得經由財政部贖回。換句話說,交易對手只能是美國政府,不存在二手市場。此外,每名投資者於日曆年內限買1萬美元債券,配額用盡不能加碼。

以11月發行的那批「I系列」為例,財政部籌逾13億美元,假設所有投資者皆「買爆額」,認購人數便超過13萬人。然而,實際情況不可能這樣,故確切認購人數必然高於此數,一個大球場恐怕都擠唔落矣。

活在當下最要緊

二、美版iBond最長持有期為30年,第一年不能贖回,若在5年內轉售給財政部,則要犧牲最後三個月的利息作為懲罰。

既美其名為鼓勵儲蓄,靈活性自然不及有5年、10年和30年期可供選擇的TIPS。新一批「I系列」之所以反應熱烈,講到尾是因為該批面向散戶的債券息率高達7.12厘,足以抵消通脹有餘,雖則物價走勢誰亦說不準,惟財政部每隔半年才會重新釐定利率,下次配息已是明年5月的事。換言之,只要在4月底前買進,便能在首六個月享有7.12厘的年息率,以後怎樣無人知,活在當下最要緊,鎖定半年是半年吧。

三、在通脹調整機制上,TIPS針對本金(principal)作增減,而「I系列」則向息率埋手,以達到追隨CPI上落的功效。

這種技術上的差異就如債券稅務安排,本港投資者知道不一樣足矣,毋須深入研究。

逢人皆講熱潮結束

老畢看到美版iBond掀起搶購潮,有一體會欲跟各位分享。疫魔肆虐以來,新經濟、商品超級周期、抗通脹概念都分別出現過屬於它們的hero's moment,可是每到逢人皆講的時候,熱潮往往離結束不遠。

抗通脹與傳統債券何者更值得持有,視乎通脹被高估還是低估。以目前情況而論,美國國債通脹打和點(breakeven inflation rate,亦即市場對通脹的預期)確實嚴重落後於CPI升幅,按調整機制提供的補償令抗通脹債券變得非常吸引。

然而,自從聯儲局立場明確轉鷹後,不論長期利率水平、孳息曲線形態抑或通脹打和點,俱讓人感到市場擔憂的並非通脹進一步惡化,而是政策收緊過急扼殺需求。

這不等於着眼抗通脹有可不妥,但如果我是美國人,與其瘋搶設有上限的「I系列債券」,不如用有限的資金在股海中尋寶,短線博價格低殘的股份挾淡倉,同時把商業模式大有可為的企業納入投資組合看中長線。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