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5日 星期二

強弱互換揭序幕 小注換碼新經濟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2826097/%E5%BC%B7%E5%BC%B1%E4%BA%92%E6%8F%9B%E6%8F%AD%E5%BA%8F%E5%B9%95+%E5%B0%8F%E6%B3%A8%E6%8F%9B%E7%A2%BC%E6%96%B0%E7%B6%93%E6%BF%9F

由七國集團(G7)財長會議公布全球將要收緊稅網之後,一星期轉眼就過,期間納指非但沒有如預期中暴挫,反而引領美股挑戰高位,契媽Cathie Wood系列更加表現突出。當日對筆者睇法不以為然的朋友,暫時又銷聲匿跡。其實勝負兵家常事,尤其投資分析本質極難,可以影響價格的因素太多,強行聚焦在單一事件,命中率必然有限。

這些人將投資看成科學,以為有規可循,例如投資者聽見加稅就一定落荒而逃,甚至再遠一點,利率曲線倒掛之後必然股災,最可怕是失敗後罕見會反省。今時今日,末日論竟然還有市場,什麼美股將要爆煲,香港樓有排跌,都是不少人的主觀願望。

如是者大家一味尋找負面新聞,等吓等吓,少說至少已經3年,長則十幾年,還是圍爐取暖。要摒棄成見,聆聽市場的聲音,把KOL當作笑話相當難。

最近筆者經常提出亞馬遜模式,企業要規模增長要現金流而不要會計上的盈利數字,實測就被大部分人當成旁門左道。投資最終還是看盈虧,並非辯論比賽,少人認同,但市況表現對辦,通常都是好現象,因為反映普羅大眾參與程度偏低。

何況上周美國公布消費物價指數(CPI)高過預期,科技股卻緊隨債券價格上升,反映預期高通脹不會持久,主要是被壓抑需求爆發,遇上供應鏈樽頸而已。這種形勢下,當然應該繼續順勢操作,特別是今次強弱互換才剛剛開始。

證據不是一面倒利好,債價回勇有可能是避險,另外美元似反彈,新興市場股市表現相對不濟也是疑點。在整體注碼投放上,實在不宜過分進取。既然在通脹的議題上,市場似乎有定案,那麼便應該減低資源股及金融股的比重改為以新經濟股作箭頭。由於新經濟股波幅相對較大,注碼不必太多,一樣可以有舊經濟相若金額的贏輸,便不妨在新舊經濟股換馬過程中,套出現金來等機會。

基金持有亞馬遜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編者按:黃國英最新著作《英眼狙擊──迎風破浪》現已發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