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ueqiu.com/3403713237/184709667
近,高瓴資本在代銷渠道發起募集一個科技產業賽道的專項基金,募資起點1億元人民幣,基金期限10年(投資期5年、退出期5年)。這樣超高資金門檻的私募產品通過渠道發行,在國內並不多見。
高瓴資本因此在一些代銷渠道做路演,路演中難得對外宣講高瓴資本對科技賽道的看法,包括對科技產業的三大投資策略、四大投資方向和五個具體投資案例。 對於機構投資者,這是很好的科技賽道學習材料;對於大眾投資者,這是了解對市場最有話語權機構投資人思維方式、思維邏輯的很好窗口。 作為亞洲規模最大的股權投資基金,高瓴資本成立於2005年,管理規模早已遠遠超過650億美元,其在全球大手筆投資一、二級市場,是全市場關注的現象級存在。 目前,高瓴投資聚焦在三大領域:消費、醫療。 科技領域是高瓴在2015年開始介入,目前已經投資了芯邁、敏芯、芯華章、芯耀輝、蔚來、小鵬和理想、地平線,毫末智行等一大批科技類企業。 以下是高瓴資本的一些重要路演信息,覺得有用、有料歡迎轉發分享。
01 、後無來者的歷史性投資窗口,為何要單獨推出科技產業賽道的專項基金?
高瓴資本表示,核心原因是,近兩年這個領域好項目的數量、質量以及對於資金需求量非常大。 由於綜合性基金需要有行業分散度的考量,不可能在某個賽道佔比過高,而短期在硬科技產業領域的投資機會非常多,為了更好捕捉賽道機會,不錯失一些優質項目,也為了更好助力這些未來的國家核心技術、創業,高瓴單獨做了一個專門針對科技賽道的基金。 高瓴認為,無論是在需求端還是在供給端,過去12~18個月以及未來的3~5年,都是一個歷史性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結構性的窗口期。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窗口期,有三個理由: 第一,由於國際政治形勢變化,使得國產自主技術、自主研發和一些核心的具有國家戰略領域。
比如,這兩年困擾華為的核心原因,在於。 兩年前正式爆發的華為事件,使得全國上上下下都意識到,整個集成電路和半導體是中國的戰略重心,中國未來有非常強烈的國產替代需求。國內各種類型廠商對於半導體和集成電路的需求非常大。 第二,為了響應國家的戰略號召,過去中國出台了一系列有利於產業發展的政策以及資金扶持,特別是,以及通過大基金、國有金融機構去定向扶持科技領域相關的被投企業和早期創業公司,這都對國內硬科技產業有明顯促進。 在高瓴看來,對於投資人來說,這是非常好的事情,不僅加速創業企業的發展速度,也大大增加了投資的退出機會,以及企業的上市速度。 第三,由於國際政治的變化,加上過去這一年半時間的疫情影響,大量海外高端科研技術人才決定回國,進行科技領域的創業。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向發達國家輸送了無數留學生,絕大部分留學生都是從事工業或者基礎科學等相關行業。高瓴內部做過統計,中國在科技相關領域工程師的人才數量,是全世界最領先的。 現在,各種各樣的優秀海歸最近都在回國,都在陸續創業,這兩年整個硬科技領域創業項目的質量也得到了非常高提升,這個階段看到了一系列非常高質量的投資機會。
另外,國內本土人才的培育,包括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教授、博士、博士後,還有國內優秀的科技企業,比如華為、百度、大疆等等,他們的技術人才和一些核心高管這兩年也到了一波出來創業的浪潮。 整個賽道無論是在需求端還是在供給端,發展速度、行業供給的質量、數量都在不斷提速。
02 : 新趨勢、最強團隊和高技術壁壘 ,高瓴資本的實踐和思考結果有兩個:
1,高瓴希望找到的是賽道裡面最優質的商業模式,以及最頂尖的團隊或者是創業者。
其認為,自己已投公司非常大的特點就是,這些公司在技術的前沿性和領先性上,基本上在全球都能做最好。 高瓴不太會投技術的跟隨者或模仿者,或是在某個技術領域的三五名,也不滿足於做到全中國最好,而是希望佈局全球或者說未來有潛力成為全球最優質的一流企業。 2,目前,高瓴在科技領域佈局的公司生命力都非常強,沒有出現國公司做不下去了,或者整個投資失敗了的情況。 因為整個科技產業領域的公司,跟消費領域不一樣,就是 TO B企業的韌性相對比較強,可能一個方向不成功,就會去找新的業務方向和新的增長點。 從企業端來說,現在已經進入到一個全面信息化的時代,基本上,各個領域對於這些技術的需求都很強烈,好的創業者,高瓴在前期可以給他充分的時間去摸索方向,創業者也有能力去調整創業方向,因為這個賽道本身非常大,給投資的成功率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在這些實踐和思考之下,高瓴科技產業投資基金的三個投資策略: 第一,聚焦技術端的新趨勢:包括、半導體產業化、新技術、新材料。 第二,聚焦最強團隊:全國或全球一流的研發團隊。 第三,聚焦高技術壁壘、稀缺性的優質項目。
高瓴認為,很明顯,這兩年符合這三個聚焦的項目數量越來越多。背後的原因就是需求端、供應鏈端,還有中國的工程師和人才紅利,以及政策和資本市場的各種利好。 現在確實是吸引了大量優質的國內以及海外華人的創業者回國來創業,這兩年給了這個賽道以非常好的結構性的投資的窗口期的機會。 高瓴發現,國內硬科技行業不僅是從創業團隊的質量,包括整個公司的質量,這兩年的進步都遠超過去的十年甚至是20年。 特別明顯的一個領域就是半導體領域,因為原來一流的半導體公司都是海外公司,這兩年隨著各種各樣高科技人才的回流,高瓴在這個領域都看到了跟國外縮短差距的曙光和機會。 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科技產業跟消費不一樣,它需要上下游產業鏈的完備性。過去幾年,中國製造不斷提升和完善,在一些細分領域,國內產業鏈的完備性能夠給研發技術提供非常好的支持,包括提供一些非常好的使用場景。
03 : 半導體、前沿科技、智能駕駛、新終端
高瓴把整個科技領域的投資方向總結歸納成了4大類,並已在這四大領域陸續投出了一些項目。 高瓴認為,未來2~3年甚至3~5年裡,這四大類賽道的雪道非常長,是非常值得佈局的大賽道。 第一個賽道是這兩年非常熱的集成電路和半導體領域。
第二個領域是前沿科技類項目,其中包括量子計算、腦機計算,和航空航天載人的宇宙飛船相關項目。 對於這個領域的佈局,在商業應用前景沒有被證實的前提下,高瓴在投資上就會比較謹慎。 第三,新能源或者是新動力車。 高瓴認為,有別於傳統車的核心不在於,因為所有傳統車廠也做,而更實質的原因是,它們是把車看成了一個智能化終端,更多會在這個終端上去實現各種智能功能。其中一個非常大的方向就是智能駕駛。 第四,新終端。 新終端的典型代表是智能硬件,而智能硬件的表現形式非常多,大到用於工業領域的,也包括無人機、飛行器、汽車這些上去特別亮眼的項目,也有更加貼近家用和個人消費者市場的,比如掃地、家庭智能。
04
高瓴資本就上述四個領域給出了五個很具體的投資案例,以及對這些投資項目的思考。
1,量子計算項目:國儀量子,高瓴三期綜合性旗艦基金所投的人民幣項目——國儀量子。 在高瓴看來,該公司的賽道非常巧妙,切入了量子計算目前商業化成熟率最前面的細分市場,就是科學儀器的市場。 科學儀器的使用者,企業端只占到了一部分,還有非常多的全球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機構以及各國政府,他們出於各種各樣的科研目的,需要定期去採購相關領域的儀器。
整個市場的整體規模不是特別大,將近100億美金的市場,但市場對於這種精密量子測量儀器的需求度非常高,行業的集中度相對也比較高。 中國的高校數量非常龐大,整個科學儀器的市場佔全球比重相對比較高,佔比超過了10%,這類科學儀器常年依靠海外進口,在高瓴看來,國產替代在長期肯定會成為一個趨勢。 高瓴認為,國儀量子的競爭力比較高,因為背後有一些核心技術壁壘,特別是它有一個增強型電子傳感器,它是量子精密測量儀器的核心元器件,可以保證整個測量的精度和穩定性。 這是一個高校孵化的項目,是中科大副校長杜江峰院士的弟子出來創業的項目。杜江峰是重國量子物理和核量子計算領域的專家,國儀量子的創始人賀羽是他的學生。 高瓴資本評價賀羽時稱:“一個非常典型的天才學霸,他是中科院少年班的畢業生,18歲就已經大學畢業了,很早就從事創業,作為90後的創業者,在這個領域是我們非常看好的年輕的成功的科學家。”
目前,公司的研發、產品化還有工程化的能力非常強,產品已經賣給了國內甚至國際上非常多的科研院所。 公司成立時間不長,只做了兩三年時間,但無論從營收還是利潤,都有非常好的財務表現。 目前,高瓴正在幫公司進行上市前的籌備,最快有望明年實現資本市場上市。 2,半導體產業案例:壁仞科技和芯邁科技
高瓴認為,集成電路、半導體是雪道最長、機會最多、對投資金額的要求可能也最高的賽道。 從兩年前中美開始,中國在半導體產業受到的挑戰相當大,因為中國是全球對於芯片需求量最高的國家,芯片需求量大概佔全球50%,這個領域的供給相對比較集中,基本上,大的芯片供應廠商都是在美國、日本、韓國還有中國台灣。
目前,中國對於這個領域還高度依賴進口,但也非常明顯地意識到,長期一定要在這個領域實現國產替代,而且要加速替代,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得這個領域這兩年的好項目非常多。 在半導體這個細分賽道上,高瓴把它分成三個方向:車載半導體、高性能計算半導體和功率半導體。 這幾個賽道有個共同點:市場規模足夠大。高瓴認為,在半導體領域,中國公司未來有能力做成千億甚至萬億級獨角獸的機會。
對於高瓴資本來說,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比如說 GPU(注:圖形處理單元))、DPU(注:數據處理器),一些車載功率半導體,都是非常大的賽道。 高瓴認為,如果團隊靠譜,技術也靠譜,除了中國本身的市場需求,包括海外,未來中國本土的半導體企業,不一定很快能做到第一大,但至少是有機會做到世界
前三大。真正投入的公司未來都具備挑戰目前行業全球霸主的地位。
“對我們來說,唯一需要的就是耐心;還有,一定要去資助整個行業裡面最好的人才和最好的團隊。” 在這個領域,高瓴有兩個代表性的案例。 一是,今年完成投資的公司——壁仞科技,公司總部在上海,核心產品是比較火的 CPU產品。 在高瓴看來,這家公司的產品需求和應用前景非常大,可以做成軟硬件一體的通用性計算平台,幫助非常多企業提供一體化的解決方案。 目前,國內在這個領域在全球的市場大概會分成兩類公司,就是所謂通用型的GPU和。 一類是海外巨頭,包括、AMD,國內華為海思也是這個領域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公司。這些大公司無論從銷售規模還是資金實力、人才,目前為止是明顯佔優勢的。 還有一類,包括壁仞科技在內、相對比較專注做人工智能芯片和GPU的公司,這類公司目前從體量上來說跟海外還有差距,但是高瓴認為,他們團隊的能力、對這個領域的專注程度,具備了未來逐漸去挑戰國際巨頭的潛力。 之所以投資壁仞科技,除了看好它所在的新生賽道之外,高瓴看重的是其團隊。 高瓴資本投資看重企業的生意、組織,環境和人,在這四個維度上,每個產業的佔比會稍有不同。 在科技產業領域,高瓴特別強調團隊本身的能力。原因很簡單:科技賽道的創業是有門檻的,技術競爭本身非常殘酷,技術好與不好很難粉飾,一定是靠實打實的實際結果,讓市場知道並形成共識。
在高瓴資本看來,壁仞科技的團隊“非常豪華”。其創始人張文原來是商湯科技的總裁,專門負責商湯的商業化,這也是壁仞科技在至今不到兩年的時間,商業化進展非常迅速的原因。 高瓴資本稱:“它(壁仞科技)今年開始就已經有了一些收入,我們預計,到明年,它的芯片就可以正式銷售了,到時候就會有更加大規模的銷售收入。” 另外,壁仞科技的首席科學家原來是半導體的國際巨頭之一,英偉達,也是英偉達GPU計算模塊組的核心成員。 壁仞科技負責軟件生態的負責副總裁,是原來華為的首席科學家,在加入華為之前也是,當時高通的第5代 GPU架構由他負責領導整個研發工作。 高瓴資本認為,壁仞科技團隊的綜合優勢非常強,其中既有科研領域的大拿,做過非常多的最領先的 GPU技術的資深架構師和核心的技術總監,也有像創始人這種比較好的商業化人才。
高瓴反復強調,對於研發技術的商業化,高瓴的關注程度非常高,因為好的技術能不能讓市場真正買單,讓大規模的客戶認同,並且願意為技術付費,當中還是會有一些gap,需要看整個創始團隊的商業化能力,這也是高瓴投資時非常重要的標準。 如果技術看上去很強,但並沒有特別明確的商業應用場景,或者說用戶並沒有表示出明確的付費意願,對於這類投資,高瓴會非常謹慎。 在高瓴資本看來,目前為止,無論國儀量子,還是壁仞科技,這類項目的共同特點就是商業化已經非常明確,有確定客戶願意付費,且持續付費,還有越來越多客戶跟進。在這種情況下,高瓴才會進行投資佈局。 除了壁仞科技,高瓴在整個集成電路和半導體裡面最知名的大項目要數芯邁科技。 芯邁是高瓴去年完成投資的,投資金額將近20億元人民幣。高瓴認為,這雖然還是一個創業階段的公司,但公司並不是嚴格意義上從零開始做的,它背靠一家大的模擬芯片公司,因為芯邁的創始人就是矽力傑公司原來的董事長。
高瓴資本稱,矽力傑算是亞洲最大的模擬芯片公司,最早在台灣上市,後來把韓國最大的模擬半導體買了下來,之後由於中美關係變化,越來越多的需求、訂單都轉給了它,這就是為什麼高瓴願意在芯邁投入這麼多的資金。
高瓴認為,芯邁在未來5年和10年之後,非常有可能成為全球最大的芯片公司之一,它目前旗下的所有產品線,全部對標了整個芯片領域的兩大巨頭,一個是英飛凌,另一個就是。 它們的應用場景也非常廣泛, 包括手機終端、手機屏幕、充電裝置,LCD的電視機和顯示器屏幕,還有一些非常大功率的元器件,手機的充電適配器,以及一些5G基站等等,這些領域本身的需求和市場規模也非常大。 高瓴對其判斷是:由於芯邁是矽力傑的董事長創辦的,它的整個核心團隊在這個領域的經驗已經有10年甚至將近20年,而且研發能力也很強,公司300多個人,有200個都是相關領域的工程師,可以先吃到國產替代的紅利。 另外,芯邁的需求端前景相對比較明確,這種機會不是那麼多,一旦發現了這樣的機會,對於高瓴來說,這種機會是不可錯過的,這種大的芯片風口和潛在的大的賽道機會,高瓴是一定要抓住的。
芯邁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它的產品符合高瓴投資的另外一個標準,就是它的技術能力從全球來看也是在第一梯隊。 高瓴認為,半導體一旦國產替代,有一撥人會從低端市場切入,做的東西足夠便宜,成本低,但這些公司不是高瓴關注的公司,因為這些公司的投資門檻比較低,護城河是不夠的。 高瓴所投的所有賽道上的細分公司,它們都是在做難而正確的事情,都是全球領域看最好的,也就是說性能最高端和最優質的技術,才是高瓴願意去資助的。 3,智能駕駛案例:地平線機器人,得益於智能,智能駕駛相關產業鏈未來一定會保持非常高速的成長。
高瓴資本稱,全球智能化的市場規模是一個超萬億美元的市場(估計在2030年)。據其測算,智能領域每年增長率至少能達到40%甚至接近50%的水平。
“有這麼大市場空間、成長速度這麼高的賽道,這是一個非常具備投資價值的賽道。” 在這個賽道,高瓴資本於2015年投資了地平線機器人,當時是非常看重這家公司的創始人。 創始人余凱本身是技術大拿,原來是百度研究院的首席科學家,在2015年公司創立的時候,最早還沒有開始做智能駕駛,而是做機器人的,但後來余凱很快意識到,自動駕駛才是更加適合切入的賽道,現在公司的智能駕駛芯片進程已經非常好了。 在高瓴看來,地平線機器人是國內第一家芯片可以真正上車的科技公司,從今年開始,它在某些車型上正式投入量產,在中國開闢了國產車大規模量產,作為自主研發的 AI芯片第一家,它的商業化的進展也非常優秀。 其中,高瓴為其對接了非常多的資源,包括長安、紅旗、奧迪、上汽、廣汽、比亞迪,還有博士等等一系列國內外整車廠,都已經跟地平線展開了合作。 4,新終端案例:雲鯨智能
高瓴認為,新終端能大規模應用在農業、工業以及商業領域,也能夠進入家庭。隨著,現在每個人家裡少則會有一兩個、多則可能會有三五個智能的終端設備,比如在農業領域的無人機,無人機在疫情期間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比如,一些探測、投遞、物流運輸,都是包括一些農業上的耕種,都是靠無人機來完成的。 除了農業之外,所有的工業機器人,甚至在醫療端所應用的手術機器人,再到C端,每個人家裡都會有的掃地機器人,大疆更偏娛樂性質的無人機,到家裡各種各樣的智能的語音設備,智能音響設備等等,整個消費端對於新終端產品的接受程度也在不斷提升。 在高瓴看來,這個賽道的品類非常豐富,應用場景也非常多元,是一個非常吸引人的投資賽道。 在這個賽道上,高瓴的代表性投資項目是雲鯨智能,這是原來大疆核心團隊出來創業的項目,2016年在東莞成立,也是在國內本土做智能機器人領域一個比較早介入的公司. 目前,它的掃地、拖地一體的機器人,已獲得較廣的市場知名度和認可度。 高瓴資本分析認為,掃地機器人的市場增速非常大,基本每年都以50%多的速度增長,即便如此,目前在一線城市的滲透率只有5%,不要說內陸城市了。但美國智能掃地機器人全國平均是16%的滲透率,這說明中國未來細分賽道的成長空間非常大。
現在高線城市的基本上都是雙職工,特別在三胎政策以後,職工家庭忙小孩,忙做飯,加上90後越來越懶,掃地機器人深受年輕人的歡迎。
高瓴資本稱,不要小看拖地機器人,它的產品複雜度非常高,技術領域軟硬件一體,包括在工藝方面都有一些核心競爭力,不是大的家電廠商切入這個賽道就能立即赶超,背後有一定的技術壁壘。
作者:陽陽普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