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10日 星期一

高天佑 信報【新聞點評】三大門派圍攻聯儲局

 https://hk.sports.yahoo.com/news/%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4%B8%89%E5%A4%A7%E9%96%80%E6%B4%BE%E5%9C%8D%E6%94%BB%E8%81%AF%E5%84%B2%E5%B1%80-191800813.html

2022年10月7日週五 上午3:18

轉軚(pivot)或不轉軚,這是個問題。全球關注美國聯儲局加息步伐,主席鮑威爾此前語氣依然強硬,但隨着愈來愈多前瞻數據出爐,不少經濟學者擔心聯儲局已經「做過龍」(overshot)。與此同時,聯合國、世界貿易組織(WTO)、國際貨幣基金(IMF)等三大機構近日先後發聲,直接或間接地呼籲聯儲局「手下留情」,實屬罕見。畢竟美國身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美元乃絕對主流貨幣,該國貨幣政策不止影響自身經濟,更難免造成外溢效應。

UN世貿IMF籲手下留情

聯合國旗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本周初發表報告,直指聯儲局倘繼續激進加息,勢必對發展中經濟體造成嚴重傷害。據該機構估算,聯儲局每把聯邦基金利率調升一個百分點,將令發達國家未來3年GDP減少0.5%,貧窮國家GDP更將下跌0.8%。UNCTAD表示,過分緊縮的貨幣政策將為全球帶來滯脹威脅,並可能引致社會動盪,任何人若相信加息政策「有利無弊」(只會壓低物價,卻不會導致經濟衰退),都是在進行「不明智的豪賭」。

另一邊廂,WTO本周三把2023年環球貿易增長預測由3.4%大幅下調至僅1%,GDP增速亦由3.3%降低至2.3%。該機構稱以聯儲局為首的央行採取激進緊縮貨幣政策,屬拖累國際貿易及經濟放緩的最主要因素,這令經濟學家在幾個月前的預測顯得「過於樂觀」,有需要向下修正。WTO總幹事Okonjo-Iweala警告,若情況進一步惡化,2023年環球貿易有可能倒退多達2.8%,意味世界經濟面臨衰退,她呼籲各地央行奉行審慎態度,盡力在應對通脹及保護增長兩方面取得平衡。

本周三開腔的還有IMF,該機構當日發表最新報告,根據過去50年歷史數據分析,目前全球物價與工資螺旋式上漲的風險有限,反而各地央行採取的激進貨幣政策,或會降低消費者對經濟前景的預期。IMF雖未如UNCTAD、WTO直接呼籲聯儲局「手下留情」,但相關報告形容「通脹風險有限」,言下之意似乎是各地央行加息不必太「激」。

就算在美國國內,針對聯儲局是否應該繼續「激」下去的爭議也愈來愈大。該局主席鮑威爾上周仍揚言將強硬加息打擊通脹,「不達目標不罷休」;聯儲局今年尚有兩次例行議息會議(11月和12月),市場預料聯邦基金利率至年底前將再調升1.25厘。惟近日出爐的ISM製造業指數、失業人數、新屋銷售、航運費用等前瞻指標皆出現超預期惡化,能源、金屬、糧食等國際商品價格亦呈回落,不少經濟學者擔心,聯儲局激進加息已經「做過龍」,只不過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存在滯後,估計未來幾個月將逐漸浮現。

克魯明憂太遲轉軚難補救

例如諾獎得主克魯明(Paul Krugman)說,根據歷史往績,聯儲局調整息率對經濟的影響通常滯後約6個月,這意味目前經濟狀況建基於今年4月份貨幣政策環境,當時聯儲局剛進行(2019年以來)第一次加息,僅把聯邦基金利率由0至0.25厘輕微提升到0.25至0.5厘,仍屬超低水平;但到了現在,隨着聯儲局多次大動作加息,聯邦基金利率已升到3至3.25厘,帶給經濟的影響尚未全面浮現,新增空缺、失業人數等指標卻已有顯著惡化跡象。他憂慮聯儲局若不及時調整政策,繼續把息率提升到4至5厘,將對美國經濟造成災難性影響,屆時再補救恐已太遲。

事實上,美股在本周一及周二上演大反彈,道指合計漲逾1500點,除屬「超跌回升」,更由於那幾天公布的最新經濟數據普遍遜於預期,市場再一次「壞消息當好消息炒」,猜測聯儲局會轉軚,即使未至於完全停止加息(遑論掉頭減息),起碼可能稍為放緩步伐,例如今年餘下時間加幅由原本預期的1.25厘,減少至1厘或0.75厘,為市場帶來喘息空間,聯儲局也可「睇定啲」(觀察此前加息作用),再謀後着。

美幣策外溢效應觸動全球

同時值得留意,美國貨幣政策除了直接影響當地經濟,鑑於該國身為第一大經濟體,美元作為主流貨幣,聯儲局一舉一動皆難免帶來外溢效應。就像美元近月超級強勢導致全球絕大部分國家貨幣貶值、資金外流,間接打擊國際經濟活動及消費需求,最終亦會對物價造成冷卻作用,甚至拖累環球經濟陷入衰退。難怪UNCTAD、WTO、IMF等國際機構紛紛向聯儲局「溫馨提示」,呼籲其「收水」政策不宜過激。

當然,聯儲局體制內高手林立,現在牛頭角順嫂、抖音主播也知道美國加息會衝擊全球經濟及金融體系,鮑威爾不可能沒留意到其政策之外溢效應。惟正如他曾經指出,美國歷史經驗顯示,聯儲局加息遏抑通脹「太早收手」,可能導致功虧一簣,所以「轉軚」時機實在不易拿捏,太早或太遲都有風險,很考驗這個舵手的智慧和直覺。

美國將於下周四(13日)公布9月份CPI數據,市場預期通脹率為8.1%,較8月份輕微回落0.2個百分點,卻似乎未足以說服鮑威爾改變立場;假若實際數字低於8.1%,例如跌至「7字頭」,不排除成為聯儲局調整政策的開端,這次「放榜」對於環球市場可謂非常關鍵。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