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24日 星期一

背後中國商業利益繁雜!華府憂馬斯克強大影響力涉及軍事

 https://technews.tw/2022/10/23/washington-worries/

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將 4 名太空人和 54 顆衛星送入軌道、推出電動卡車及接管 Twitter 之間,還是抽出時間為台灣和烏克蘭提出和平計劃,激怒這些國家的領導人,更激怒華府,並開始憂心馬斯克將自己捲入動蕩的地緣政治問題,甚至認為馬斯克影響力過大又越來越魯莽。 

馬斯克影響力龐大

馬斯克與美國聯邦政府長達兩年的合作關係,幫助美國重返太空領域的全球主導地位,並轉向電動車發展,使得這位科技巨擘成為國際知名的 CEO,但是即使曾經讚揚馬斯克的表現,隨著馬斯克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現在認為馬斯克「太魯莽了」。

馬斯克本人對這件事拒絕發表評論,但是將使命描述為「增強人類的未來」,因為烏克蘭和平計劃可以避免有可能發生的核戰,甚至對台灣的提議可以緩解危險的地區緊張局勢,而這樣的自由外交,正在激怒盟友,包括馬斯克出價 440 億美元,收購一個擁有數億用戶的媒體平台。

馬斯克與華盛頓的關係一開始很牢固,2008 年負債累累的馬斯克,拿到 NASA 一份價值 16 億美元的訂單,華盛頓隨後又向馬斯克的 SpaceX 投入數十億美元,因為 SpaceX 開發火箭和太空艙,重振美國萎靡不振的太空計劃。

轉移馬斯克力量

曾經的馬斯克努力獲得華盛頓的支持,不僅與歐巴馬共進晚餐,並加入川普的經濟委員會,同時向兩黨候選人捐款,但是馬斯克現在抨擊拜登,並強調自己計畫在 2024 年投票給共和黨總統,而且還常常批評聯邦政府。

根據直接與馬斯克共事的人士指稱,馬斯克向韓國、土耳其和越來越多的國家,出售最先進的火箭和太空技術,並在德國和中國擁有特斯拉工廠,還擁有控制著 3,000 多顆環繞地球運行的衛星,遠遠超過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國家。

馬斯克現在已經不再需要華盛頓,但是華盛頓仍然依賴這位世界首富,美國軍方的無人機、船舶和飛機都使用馬斯克的火箭和衛星通訊服務,沒有馬斯克的太空艙,美國 NASA 現在還無法讓美國太空人進入國際太空站,而且在氣候變化是白宮的首要任務之際,馬斯克的電動車更是有所貢獻。

聯邦政府官員表示,目前正努力減少對馬斯克的依賴,包括通過合約和補貼尋求其他合作,因為馬斯克收購 Twitter,還有中國的特斯拉工廠,都可能對民主產生危險,雖然作為美國國防承包商,馬斯克已經通過審查,但官員仍希望進行更徹底的審查,包括在俄羅斯和中國的任何擴張計劃。

馬斯克令人憂心

由於馬斯克在中國有商業投資,並曾計畫在俄羅斯進行投資,一些美國政府高級官員懷疑馬斯克的商業利益是否會影響其外交事務,就連美國 NASA 前副局長 Lori Garver 都表示,SpaceX 恢復美國在太空領域的領導地位,但馬斯克充滿政治色彩的言論令人感到憂心。

「馬斯克很衝動」,兩個熟悉馬斯克的人表示,馬斯克會說一些損害自己利益的話,這種傾向讓政府官員很難依賴馬斯克,馬斯克本人曾說過自己患有亞斯伯格症候群,這是一種自閉症,人們不應該指望馬斯克是一個冷靜、正常的傢伙。

根據追蹤政治資金的研究機構 OpenSecrets 指稱,SpaceX 多年來已花費超過 2200 萬美元遊說華盛頓,事實證明,馬斯克本人是一位精明的政治操盤手,根據《馬斯克傳記》作者阿什莉(Ashley Vance)獲得的飛行記錄,馬斯克在 2008 年至 2013 年期間飛往華盛頓 40 次,邀請官員吃早餐。

短短 8 年的時間,馬斯克成為太空產業的巨擘,但是卻改變與華盛頓的關係,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 8 月決定,不會向 SpaceX 的 Starlink 提供 9 億美元的補貼,以將網路引進農村地區,儘管這筆錢是在川普時期臨時發放,但是家庭需要向 SpaceX 購買 600 美元的衛星天線,成為反轉的因素。

背後中國商業利益

烏俄戰爭之際,馬斯克贊助烏克蘭使用 SpaceX 的 Starlink 網路服務,作為烏克蘭軍隊的重要通訊設備,並在軍事方面給予極大的幫助,例如星鏈能協助前線的偵察無人機操作員,瞄準俄羅斯的關鍵坦克和裝備,但是馬斯克的「台灣特別行政區」言論,引發各界關注數位依賴問題。

騰訊控股(Tencent Holdings)與甲骨文(Oracle)2017 年建立戰略聯盟,騰訊隨後購入電動車大廠特斯拉(Tesla)約 5% 的股份,而特斯拉 2019 年在上海設立超級工廠,並獲得中國政府的特殊優惠待遇,至此中國成為特斯拉的第二大市場,而這些都成為馬斯克背後交錯的中國商業利益。

台灣正積極發展低軌衛星,並以技術最為成熟到 Starlink 為主,但是隨著馬斯克與地緣政治緊張關係越來越密切,各界開始有不同的聲音,而作為關鍵基礎設施,低軌衛星廠商 OneWeb、微軟(Microsoft)其實都有相關技術,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發展,台灣應該思考如何分散風險來佈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