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7日 星期一

【美元危機】任志剛:第三次金融危機醞釀中 美元替代出現屬時間問題(第二版)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706819/%E3%80%90%E7%BE%8E%E5%85%83%E5%8D%B1%E6%A9%9F%E3%80%91%E4%BB%BB%E5%BF%97%E5%89%9B%EF%BC%9A%E7%AC%AC%E4%B8%89%E6%AC%A1%E9%87%91%E8%9E%8D%E5%8D%B1%E6%A9%9F%E9%86%9E%E9%87%80%E4%B8%AD%E3%80%80%E7%BE%8E%E5%85%83%E6%9B%BF%E4%BB%A3%E5%87%BA%E7%8F%BE%E5%B1%AC%E6%99%82%E9%96%93%E5%95%8F%E9%A1%8C%EF%BC%88%E7%AC%AC%E4%BA%8C%E7%89%88%EF%BC%89?mtc=80010

行政會議成員、金管局前總裁任志剛接受金管局促成的香港金融學院專訪。據香港金融學院的網頁上載片段,任志剛稱,擔心第三次金融危機可能已在醞釀當中,任志剛特別指出,美國面對債務多、赤字高、無儲蓄,「我實際上擔心美元大幅下跌,而不是港元承受貶值壓力」

任志剛重申香港金融定位,他形容:

現時有些人批評香港的金融體系過份面向中國,但如果沒有中國或中國內地,香港便沒有金融中介業務可做。

他反問,如果有人想在歐洲、美國之間進行金融中介業務,為甚麼會要來香港?任志剛認為,內地擁抱金融全球化的意向是相當清晰的因為他們確實希望令投資渠道和資金來源更加多元化,而這就是香港立足之處。

97危機因「金融全球化」 08危機「金融文化」肇禍

任志剛回想1997、2008年的金融危機,形容「從來沒有兩個危機是一模一樣的」。

他形容,1990年代中小型國家開放金融體系,接受國際金融,但未有認真辨識風險、量化「Voluminous (龐大)、Volatile(波動)、Vicious(惡意)」風險,當資金因看淡宏觀經濟,就會急走資,觸發中小經濟體匯率問題。

 

2008年危機,任志剛形容具金融文化的問題:

一邊是金融服務使用者,即借款人和投資者;另一邊是金融服務提供者,即金融中介。

激烈競爭衍生出複雜的金融產品,當時美國利率低、借貸成本也低,金融產品回報率高,任志剛指,這給人帶來錯誤印象,以為金融中介服務的成本很低,但金融中介機構依然厚利,是因為「中介差價的跨時間轉移」:由未來轉移到現在、轉移到投資銀行和金融中介機構的口袋裡,當觸發點出現,事情就會連鎖出錯。

2019:危機未解

任志剛稱,全球經濟因新冠肺炎疫情突然停擺,而前兩次危機的問題未除,國際資本仍然相當波動、具惡意和龐大,問題文化仍然存在。

任志剛在訪問中稱:

現在,這將導致甚麼呢?尤其是當聯儲局和其他央行繼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向經濟注入更多資金的時候。我不想預測可能發生的情況,但擔心第三次金融危機可能已經在醞釀當中。

他認為,量寬從經驗而言,在美國有效,但歐洲日本成效成疑,他解釋這仍是「中介差價的跨時間轉移」問題,只是把問題拖延,實際上可能令問題變得更大。

資產泡沫非香港獨有 美對華行動搬石砸腳

任志剛稱,當利率推到非常低的水平,有財力的人可借入更多資金,是常人做不到,收入和財富的兩極化更趨嚴重,資產價格上漲是全球問題,不是香港獨有,但要竭盡所能解決這個問題。

任志剛也重申,聯匯制度是非常穩健、透明的制度,不擔心港幣與美元掛鈎這個安排,但擔心美國可能會在金融環節採取某些針對中國甚至香港的行動。

他指出,美國債務佔GDP比重增至120%以上,雙赤高企、失業率正在上升,沒有積蓄,當美國自行破壞美元作為國際交易媒介和財富儲備的角色,如搬石砸腳。

他引用大摩亞洲前主席羅奇美元崩跌風險,指有人以「T.I.N.A.(There Is No Alternative,(沒有替代品)」反對觀點,但他會以「A.W.E. (Alternatives Will Emerge,(替代品終會出現)」來反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