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金融市場避險情緒偏高,美元滙價繼續下跌,金價及國債價格雙雙造好。本港疫情緊張,週三起食肆全日禁堂食,港股較其他股市更弱,騰訊及滙控股價均不濟,恆指收報24,603點,跌102點。大市成交額縮減至1,256億港元。
恆生科技指數真的生不逢時,由7月9日高位計,至昨天正式推出,累跌了12.9%,當中包括昨天的1.3%跌幅。過去幾天中港美科技股均回吐,加速指數向下。技術走勢上,該指數自7月9日後進入調整期,昨日10天平均線已跌穿20天線,進一步轉弱,短期去向很視乎美國本週幾隻重磅科技股公佈季績後的股價表現,包括Facebook、亞馬遜、蘋果及Google母公司Alphabet。
美國總統大選進入倒數100日,左中右媒體的民調均顯示,特朗普被對手拜登大幅拋離,老特為連任,上週開始死死氣改變策略,包括重視抗疫工作,因為大多數美國人都不滿其抗疫表現。他除了親自主持抗疫記者會,也願意打倒昨日的我,鼓勵民眾在無法保持社交距離時,最好帶口罩,又取消原定8月底在佛羅里達州舉行的大型集會,以免疫情惡化。老特在國內調整競選策略,在國外則變本加厲,向中國和俄羅斯加大施壓,擺出強國姿態,投資市場的地緣政治風險難免上升。
那麼風險會以什麼形式出現呢?美方要求中國關閉駐休斯敦總領事館可能只是起點,大家最驚當然是南海發生軍事衝突。不過,武鬥之外,文鬥對金融市場造成的震盪也十分大。全球最大對沖基金橋水(Bridgewater)創辦人達利奧(Ray Dalio)擔心下一波中美衝突將打資本戰,例如不准美國資本投資中國市場,或扣起中國所持美債的利息,將構成很大影響,特別是加速美元貶值。
美元本來是傳統避險工具,世界每見風險,資金均會流入美元,惟近期金融市場避險情緒雖然升溫,美滙指數卻下滑,超賣再超賣,看來已失去避風港作用,惟弱美元不代表世界無風無浪。美國控制疫情表現差,還要不斷印銀紙及加大財政赤字支撐經濟,貨幣供應太多,價值便下跌,反映美國本土風險。黃金已成為首選避險工具,現貨金昨天漲2%,報每盎斯逾1,940美元。
中美另一戰場是華為,美國除了四出遊說盟國不要用華為的5G產品外,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在加拿大的引渡案,是一場重要戰役。「大笨象」滙控捲入其中,滙豐銀行上週五遭《人民日報》發表文章猛抨,指孟晚舟引渡案「完全是美國炮製的政治案件。滙豐銀行參與構陷,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滙豐罕有地在周末發表聲明否認。滙控股價昨天收報35.3港元,跌1.8%,創金融海嘯以來新低。
孟晚舟引渡案在加拿大進入第二階段司法程序,控辯雙方的一個重要爭論點是她有否欺詐滙豐,隱瞞華為與伊朗的交易。未來幾個月的審訊,滙豐的角色將成為雙方爭辯重點之一。《人民日報》文章內容,相信並非無的放矢。總之,「大笨象」捲入此案,夾在中美矛盾之中,將會有排煩,筆者雖然覺得滙控估值吸引,但政治風險較難評估,都是觀望事態發展再算。
本港疫情發展頗令人憂慮,港府急推新招抗疫,包括食肆全日禁堂食,限聚令由4人減至2人,公眾場所無論室內室外均強制戴口罩。目前香港面對的最大問題是醫療系統飽和,不少確診者無法即時安排入院治療,須暫留家中隔離,情況像武漢疫情爆發時醫院一床難求,必須儘速解決,否則限乜都無用。港府應快點搵「阿爺」幫手,把無法應付的病人送到深圳或大灣區醫治,減輕本港病毒傳播風險。
以本地業務為主的股份,受疫情影響,股價表現特別疲弱。地產股近期每每早上有點反彈,下午又被沽下去,走勢圖上構成連綿不絕的陰燭,似乎有大戶逢反彈出貨。香港與美國一樣,疫情控制不好,抗疫存漏洞,經濟好難復蘇。(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