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31日 星期五

畢老林 戰時經驗看利率


7月30日,周四。聯儲局議息結果一如所料,投資者對這次政策會議本就不存期望,自然談不上「反高潮」,道指收市漲160點,金價高位遇阻力,執筆時回調至1950美元以下;美滙指數則在93水平不上不落,市場反應平淡。

議息聲明「無甚睇頭」,只強調經濟增長遠低於新冠肺疫爆發前水平,重申動用一切可用工具達致充分就業及物價穩定兩大政策目標。

炒作何愁無藉口

評論界永遠有自己的解讀,比如聲明「鴿味」甚濃,為局方引入更多刺激措施鋪路等等。這樣也好,經濟沉淪炒寬鬆,就業改善炒復甦,市場總是不愁寂寞。

要說這次會議有什麼看點,老畢認為,主席鮑威爾於視像記者會上多次敦促政府和國會採取更多財政措施刺激經濟,並指超低通脹(disinflation)乃決策者面對的主要挑戰;除了回應記者時再度表明想都未想過加息,還提及疫情對需求造成的震盪令物價更難上升。

財政政策儘管不屬聯儲局權力範疇,但鮑公言下之意,無異於認同政府為振興經濟大增開支非但不是問題,且為必要之舉。關鍵是,聯儲局相信通脹於可見將來無法抬頭,政府有條件把財赤和債務問題束之高閣,利用超低息環境舉債救市。

通脹與利率關係密切好像不說自明,惟物價上升必然導致更高借貸成本,卻未必如想像般理所當然。說到這點,二戰時期的經驗或有參考價值。

政策年底有新猷

美國史上最高債務對GDP比率,正正出現於這個時期,龐大戰費令債務高達GDP 113%。根據不同研究機構估算,美國今天的債務比率已打破戰時紀錄,達120%以上。重溫歷史,戰爭開支確實引致美國物價於戰時及戰後三度急升,通脹曾短暫逼近20%水平,但美國十年期國債孳息率一直維持穩定【圖】。

這跟聯儲局於1942至1951年實施「孳息曲線控制」政策(Yield Curve Control, YCC)有直接關係。雖云抗疫如抗戰,打仗跟瘟疫畢竟完全兩回事,不能直接比較,可是通脹惡化利率上升並非必然,至少有先例可援。

《華爾街日報》最近在一篇文章中提到,聯儲局正在認真研究效法澳洲,透過不設限買債,替年期較短的國債孳息率封頂。內容本身並無新意,但鮑威爾於議息後記者會上談及檢討貨幣政策框架受到疫情阻延,局方將快馬加鞭追回進度,力求盡快完成檢討。聽其口風,某種形式的YCC或跟通脹、失業率等數字掛鈎的利率前瞻指引,年底前引入可能性甚高。

醒目錢先行一步

通脹會否永遠低企,誰亦說不準,惟美國財政開支遠超2008年金融海嘯時的水平,物價上升風險不容低估。聯儲局若落實控制孳息曲線,無人敢質疑局方買債壓息、捍衞利率目標的能力和決心。退一萬步說,即使市場有此疑慮,只要聯儲局願意容忍甚至樂見通脹出現一定程度的overshoot,想都未想過加息的「承諾」依然可以兌現。

醒目錢往往先行一步,大家不妨花點時間,在具備通脹概念的資產堆裏尋寶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