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1日 星期六

納指市底轉弱 轉吼新興股票


科技股強勢沒法擋。納指* 周四(9日)再破頂見10578點,收漲0.53%,報10547點,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則分別下跌1.39%及0.56%,可見投資者「貪新(經濟)厭舊」。

經濟數據似乎支持投資者的看法。美國勞工部公布截至7月4日的一周,首次申領失業救濟人數達131.4萬,雖優於預期的137.5萬,惟連續16個星期逾百萬人飯碗不保,加上持續申領失業救濟人數超過1800萬,顯示新冠肺炎肆虐給美國勞動力市場造成的衝擊之大,何況現時疫情尚未見頂,美國單日新增感染病例突破6萬大關,慘絕全球,反映早前經濟逐步重啟令病毒有機會擴散,即使不再實行嚴格的封鎖措施,就業市場相信也難完全回復正常,代表經濟復元無期。

實體經營環境欠佳,反成新經濟企業備受看好的契機,納指才能一直領漲,然而,其市底已有惡化跡象,與升勢殊不配合。



附【圖】所見,納指成份股股價高於50天線比率(中線市寬)及高於200天線比率(長線市寬),自6月8日分別攀至頂峰90.54%和51.65%後輾轉回落,中線市寬調整幅度尤其矚目,周四報50.89%, 已重返4月底水平。

中長線市寬以往大部分時間都與納指亦步亦趨,市寬甚至不時起前瞻作用。今年1月16日,中長線市寬攀上71.61%及61.89%觸頂下滑,納指隨後在2月19日升到轉熊前的歷史高位9838點才掉頭急插。

目前中長線市寬與納指呈熊背馳,意味科企受捧並不全面,縱使指數近日屢創新高,惟反映內部質素的大市指標卻今非昔比,對升勢能否維持添上陰霾。

除了肺疫之外,投資者亦開始把焦點轉向下周起陸續出爐的上市公司第二季業績。根據路孚特(Refinitiv)的機構經紀商估計系統(IBES)資料,預測標指成份股企業盈利將按年下降超過40%,屬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季度盈利最大跌幅。

標指已逼近3200點,與2月下旬疫情爆發前相若,但經濟狀況未有明顯改善,於貨幣及財政措施刺激下,現時美股價值和經濟脫鈎,市場負面催化劑正在累積。

值得留意的是,美元於5月份起反覆轉弱,美滙指數下試96支持位,過去多年MSCI美國和MSCI新興市場指數比率與美滙指數關連系數甚高,兩者走勢大致同步。隨着美滙下行,該指數比率5月底由約3.14倍挫至2.8倍左右,顯示在美元弱勢時,美股有跑輸新興市場股市的趨勢。現水平美股已超買,短期上揚空間受限,與其高追,不如考慮新興市場**比較合適,就算整體市況回軟,有「弱美元」這個保護罩,新興市場股票的跌幅估計相對溫和。


* https://rich01.com/developed-vs-emerging-markets/
納指所涵蓋的成分股數量比道指多,但該股指受一部分股票的影響卻更為明顯。納指排名前十的股票所占比重超過50%,意味著剩餘90%的成分股所占比重不足50%。重心過高使得納指對少數精選股票的價格波動高度敏感。

值得注意的是,每個季度各行業財報出爐之際便是投資者能明顯看到各股指成分股比重差異之時。因每個公司公布財報的時候都伴隨著股票價格的劇烈波動。相對標普500而言,道指和納指受財報影響更大,成分股中公布財報的公司越多這兩隻股指的波動範圍就越廣。

**https://rich01.com/developed-vs-emerging-markets/

新興市場國家清單(MSCI):

中南美中:巴西、墨西哥、阿根廷、哥倫比亞、智利、祕魯
歐洲、中東、非洲:俄羅斯、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卡達、南非、波蘭、希臘、捷克、匈牙利、埃及、阿聯
亞洲太平洋:中國、印度、印尼、台灣、韓國、泰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菲律賓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