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12日 星期日

A: 半年狠賺800萬(台幣)入袋! B:《股票作手回憶錄》


華爾街沒有新鮮事……,股市今天發生的事,過去也曾經發生過,將來也必然再次發生。」今年不過35歲的茶米博士,說出一句十分老成的話。
最近,他的知名度快速躥升,所經營的臉書社團「David Lin主升段飆股版」也人氣鼎盛,畢竟,這個年輕小伙子在今年上半年逮到了熱映、康那香、恆大等防疫股,讓他狠賺8百萬元(HK$2,100萬) ,股市操盤部位快速拔升到2千萬元,名列新一代台股贏家

說起上半年的成績,他先是用「股市沒有新鮮事」的說法回應,但明擺在眼前的,是一場史無前例的疫情衝擊、史無前例的全球經濟重挫、史無前例的美國聯準會瘋狂印鈔……,又怎麼會是「沒有新鮮事」呢?「資金就是市場信心,這件事,過去發生過、現在正在發生,未來也會重演。」他仍然用老僧入定似的口吻解釋。

茶米博士真的是博士,而且還是台大機械博士。長期嚴謹的理工訓練,讓他有一顆極度理性的科學腦袋,從假設、理論到成為定律,總得經過一連串的試驗與修正;現在,他把這樣「龜毛」的科學精神用在人性主導的股票市場上。「我是在2008年金融海嘯期間,開始利用課餘時間研究自己有興趣的投資領域。」

投資聖經翻到爛 傾聽市場說的話 不帶偏見跟緊趨勢

很快的,理工學霸本色主導了他走入股海的「起手式」,不但報名參加投資課程,也常常大量閱讀財經資訊,每次交易必定反覆檢討、思考驗證,靠著以往學術研究的精神,釐清產業脈絡,也逐漸建立起自己的操盤金律。

熟悉股市的人大概已經猜到,茶米開宗明義的那句「沒有新鮮事」,就是來自投資經典《股票作手回憶錄》一書,這本書的許多內容,在茶米這些年翻來覆去的驗證下,幾乎已內化成茶米心中的投資定律,今年上半年的操作,就是依循這些「定律」的引導。「每次操作不順,就會拿出這本翻閱不下數十次的交易聖經。」書上大大小小的標記重點,顯見他每次翻閱都有不同體悟與自我警惕。

拿著滿是線條筆記、外觀有些破舊的《股票作手回憶錄》,茶米開始分享自己「站在大師肩膀上」的操盤心得。

在上漲的市場裡買進股票,是最安穩的方法。」這是書裡的經典名句之一,套用在茶米的操盤經驗上,當他確認「資金行情啟動」後,也等於宣告自己忙碌的時刻要開始了。至於買進的原則,他又引用書裡的3句話,首先,「股票上漲時,不需要花精神去解釋它為什會上漲……。理由只有少數人知道,而這些少數人不會說出真相。」他解釋,投資人必須傾聽「市場說的話」,而不是一味反駁市場走向,如此,才能不帶偏見地跟上趨勢浪頭。



《股票作手回憶錄》解讀 投機之王的8大心魔 | 風險 | 經一專欄

【風險・股票・經一專欄】猶記得初讀講述「投機之王」利弗摩(Jesse Livermore)生平的《股票作手回憶錄》時,為2002年,筆者當時二十有七。投機經典初接觸,似懂非懂,但當中情節,峰迴路轉,看得年青的筆者熱血沸騰,拍案連連。

《股票作手回憶錄》

過去十數年,翻讀《股》書無數遍,每次總有新體會、新領悟,無怪《市場怪傑》(Market Wizards)四部曲一眾受訪的神級交易員,絕大部份視《股》書如經如典。
外國名投資博客Steve Burns,曾撰文總結利弗摩平生的八大壞習慣。 正如《股》書中,利弗摩不斷自我提醒:「一個股票交易員,必須跟諸般導致大破財的心魔爭鬥 (A stock operator has to fight a lot of expensive enemies within himself)」。


 

對風險機率毫無概念

筆者(美股隊長) 特地將八大惡習翻譯,好等讀者能夠多加提防:

(一)任由虧損惡化

利弗摩曾多次不肯止蝕,據其自述:「我絕對犯了錯。棉花虧損,我繼續持有;小麥有利潤,我卻平倉。投機失誤中,少有比攤平損失更嚴重者。永遠要將失利交易平倉、持有獲利部

(二)過度交易:

利弗摩說:「我的敗因,是沒能堅守自己的計劃:只在出現符合慣例,滿意的情況下才入市。」

(三)跟「貼士」:

據利弗摩回顧被棉花大王湯瑪士(Percy Thomas)「老點」一役:「一步一步地,我開始接受他(棉花大王)的理據與數據,漸漸恐怕原先的倉位是個錯誤。
既然是錯,當然不能不平倉。平倉之後,由於他令我認為,早前的方向是錯,我自然反手買進。這就是我的思考過程。」

「損失百萬美元,方才學到,交易者另一危險大敵,就是當碰上看似精明、個性極具吸引力的人時,會否被其感染,犯下大錯。」

(四)破產風險:

從利弗摩「爆倉」、申請破產的次數可見,他對基於勝率、每宗交易損失金額的破產風險機率,並無概念。

(五)注碼控制:

由利弗摩數次於關鍵時刻,賺得鉅額利潤,反映他並沒有以注碼控制,去控制風險的機制。
他多會將資金全押,再加上槓桿(保證金融資),大注大贏;但無可避免地,此舉亦同時埋下「爆倉」的伏筆。

(六)紀律:

從利弗摩的行文可見,他每每暗示未能跟隨自己設下的規則、建議,及屢因不跟隨自己的交易計劃,而損兵折將。

(七)生活奢華:

利弗摩生活一擲千金,大手筆購買豪宅、外遊,盡買天下名物。 他沒有設定目標金額,去讓自己真正退休,好好享受財富;反而畢生持續滿倉操作,一直狂熱地投機,最後一敗塗地。 不堪壓力走上絕路

(八)精神抗壓力不足:

一代天驕,最終選擇自我了結生命,實際原因眾說紛紜。 然而可以肯定,進行過量大金額、大上大落的投機,帶來的操作壓力;大手大腳花費,及屢次破產帶來的財政壓力;及與妻子、家人間的感情煩惱,都是利弗摩患上抑鬱,走上絕路的推力。

Author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