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7日 星期二

《從AI到智慧醫療》:醫師不可能記住每一個醫療案例,而這正是電腦的絕對優勢


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

迄今全世界有數百家醫院採用該方案,主要的做法為電腦自動提供「建議」、「可以考慮的建議」及「不建議」三種治療方案,腫瘤科醫師再以自己的臨床經驗,判斷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案。

文:蔣榮先

隨著現代人生活步調越來越快,大海撈針式的查詢功能已經無法滿足使用者需求,人們開始期待想像是否有能像好萊塢電影《AI人工智慧》(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中,無所不知的Dr. Know一樣,像是投幣式機器,可以直接詢問問題並會回答正確且令人滿意答案的機器人。

美國

IBM的「華生」因此而生,它被設計成能使用自然語言來回答問題的QA人工智慧系統。後來IBM公司接著推出數種QA醫療機器人解決方案,例如:華生癌症治療輔助系統(WfO)。這是一種輔助腫瘤科醫師的人工智慧軟體工具,並宣稱未來會隨著多種應用的導入而增長其智慧,當年在美國新聞媒體的廣告是──「華生進醫學院讀書了!」

目前在人類癌症的研究方面,已有幾所醫學機構利用華生系統進行大量的醫學資料分析,其目的在短時間內消化分析大量的癌症醫學研究文獻與報告,號稱可以每年閱讀並理解超過五萬篇新癌症相關報告的速度,未來將成為腫瘤科醫生的得力助手。

該輔助系統會在醫生問診之後,立即將病例報告、理學和影像檢查數據等載入人工智慧知識庫,計算治療成效、副作用、與五年存活率等參考數據,同時針對該病患提供個人化的診治建議;目前該方案在理想的情況下可以省去醫療人員閱讀大量文獻的時間,聚焦在該給病患的關懷與該注意的關鍵處,這對爭取時效的病症來說是相當有說服力的。

迄今全世界有數百家醫院採用該方案,主要的做法為電腦自動提供「建議」、「可以考慮的建議」及「不建議」三種治療方案,腫瘤科醫師再以自己的臨床經驗,判斷適合病患的治療方案。

經過近兩年的全球測試,原本應該為醫療保健領域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然而在醫療隱私、診療效果爭議及其他類似商品之劇烈競爭下,再加上幾件與大型醫院的合作也因無具體成效叫停。

其中與癌症治療鼎鼎大名的MD Anderson醫學中心投下至少6000萬美金巨資,結果幾乎所有預設的目標都一再延後而無法達成,甚至於IBM公司宣稱在特定癌症治療建議之種類,也不斷更換卻從來沒有成功過,最終以撤資失敗收場,可說到目前為止醫療資訊問答(QA)系統之發展成果不盡人意。

德國

同一時期於德國柏林成立的醫療科技公司Ada Health,則採取了截然不同的商業模式,公司初期由設計量身訂作之QA醫療對話機器人,轉變其商業模式而成為個人化的醫療知識提供者,由專任之醫師與研究人員集結了大量經過篩選與註解之醫學文獻。

這些有價值的醫學文獻,提供了讓使用者相當滿意的客製化知識來源,同時也能像家庭醫師呵護患者及家屬一般,隨時提供豐富的醫療知識,以確保由個人到家庭進而到社區的完整健康照護網。而這樣的經營模式,似乎相當受到西歐國家的青睞。

英國

此外,在英國倫敦2013年成立了Babylon Health新創醫療科技公司,目前市值近20億美元,則是透過手機行動裝置上的簡訊與視訊互動,提供醫師或醫療專業醫護人員之醫療諮詢建議,目前該項醫療服務已經擴展至數個國家包括英國的病患都在使用中。

該公司一年前曾與英國國家健康部(NHS)合作,推出一個很方便的QA醫療知識對話機器人,該智慧型對話機器人在幾項疾病症狀檢視上,號稱幾乎可以達到與一般臨床醫師同等的專業度。

後來該對話機器人基於病患診斷安全因素的考量而被下架,網路一片譁然,甚至有人宣稱是英國政府,刻意拿著放大鏡在檢視該服務才會如此。

目前該公司已進一步推出一項服務稱為「醫師在手」(GP at Hand),可以允許付費會員直接送出醫療上的問題或是照片,然後由該公司的後台醫療服務團隊包括合格的醫師、護理師或治療師負責回應。

使用者甚至可以直接使用手機與臨床醫師對話,直接回應的問題通常包括常見的醫療主題,像是發燒、喉嚨痛、過敏、皮膚發炎或是感冒等問題,同時也能轉介會員給更適合的專科醫師,或以電子郵件直接郵寄處方箋給會員到就近的藥房購買適合的藥物。

可想而知,坊間及社群網友對於該產品的認知程度相當兩極化,部分會員推崇備至,其他人則不推薦,甚至還有醫師撰文批判其可能之風險。

中國

中國近幾年也興起了幾個相當受一般民眾歡迎的線上問診網站,「尋醫問藥網」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該公司的快速問診服務號稱有問必答,在中國的相關醫療法規對於該範疇尚未明文規定的情況下,該項服務仍遊走於法律邊緣,亦即使用者必須自行評估醫療資訊是否合理。

此網站初期主要之產品定位為提供醫療資訊,類似醫療版的專用搜尋引擎。透過強化使用者提問之使用體驗,逐漸吸引使用者以增強其黏著度,如同行銷公司般結合醫療院所為患者或一般民眾服務。

除了經營社群平台粉絲團,在過去的十餘年間默默蒐集了數千萬筆使用者問診的資料,甚至主動提供「好醫師推薦平台」,讓名醫能夠化身為「網紅」,與病患近距離接觸,進而增加病患之黏著度。

目前其服務涵蓋從診療前的線上自我檢查、線上問診諮詢、專家電話諮詢、藥品查詢以及購買非處方用藥等。同時該公司為了實現真正的線上醫療,還提供了找專科醫生、推薦藥品、提供健康資訊及健康百科知識等功能;此外,網路預約掛號、疑難重症的名醫電話問診,以及診後的康復、看診時之資料追蹤、健康管理等完整的就醫環節皆已納入考量。

在這個平台上,可以看到整個醫療健康產業鏈的生態系;如各方角色的扮演,包括醫療院所、醫藥產業、醫藥物流、保險公司以及與診斷相關的醫療器械等,當然背後也牽動了整個醫療體系和完整的健康產業鏈。此外該網站也建立了一個完善的藥品知識庫,將藥品和症狀匹配,提供使用者有參考性的建議。

在平台的後端也有付費的醫生和執業藥師提供用藥諮詢,可見單是在藥品的議題上,已經逐漸建立了完整的行銷電商平台,其最終目標是完成從醫到藥流暢使用之整合,可以看出是商業行銷相當成功的醫藥網購公司。

無庸置疑的是,不可能有任何一位醫師能夠像電腦一樣,精準地記得每一篇醫學文獻記載或是每一個醫療案例,醫師有可能會看診疲勞、有診斷的盲點或偏見,甚至於生病,這些因素都有可能影響判斷力,當然這也正是電腦系統的絕對優勢,端視這一群電腦科學家如何將這些優點發揮到極限,甚至落實到臨床應用上。

醫療實務上較為細節與複雜的情況,仍需要專業醫師來判定,但簡單的問題可以使用機器人自動回覆即可,如何讓對話機器人結合充足的醫療知識,給予使用者正確的回覆,進而獲得良好的使用者體驗,是未來智慧醫療很具挑戰性的議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