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4日 星期五

習廣思:民眾錢多需求旺,美國通脹難受控-- 信報1月14日

 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E6%B8%AF%E6%8A%A5%E8%B4%A2%E7%BB%8F%E8%AF%84%E8%AE%BA%EF%BC%9A%E6%B0%91%E4%BC%97%E9%92%B1%E5%A4%9A%E9%9C%80%E6%B1%82%E6%97%BA%EF%BC%8C%E7%BE%8E%E5%9B%BD%E9%80%9A%E8%83%80%E9%9A%BE%E5%8F%97%E6%8E%A7-%E4%BF%A1%E6%8A%A51%E6%9C%8814%E6%97%A5-idCNL4S2TU08L

美國去年12月通脹高達7%,股債市場沒有多大反應,但滙市則美元大瀉。恆指昨天在銀行股及能源股支持下,力保不失,收市微升27點(0.11%),報24429點;恆生科技指數前日大漲5%後,昨日回吐1.75%。美國處於貨幣政策收緊階段,市況轉趨波動,形勢會較多變化,需要審時度勢,隨機應變。

美國公佈近40年來最強的通脹數據後,週三金融市場最有啟示的反應在滙市,美滙指數沒有隨著高通脹上升,反而顯著下滑,跌幅達0.74%。美滙指數於去年11月24日見頂後,開始緩緩向下,踏入2022年,跌勢漸見加速,週二美市急挫後,已大幅度插穿了50天移動平均線,10天線亦低於50天線,有展開跌浪的跡象。

投資者選擇在通脹數據公佈後,大舉推低美元,有分析認為是近期聯儲局所發出的種種訊號,包括今年加息3次、3月底結束買債計劃,以及主席鮑威爾不排除今年縮減資產負債表,充分錶達了未來貨幣政策緊縮的路線圖,美滙指數去年的強勢亦已反映,故是時候平掉美元好倉。

這種看法很視乎今年稍後美國通脹率回落的速度,當通脹率仍處於4%至5%,則聯儲局可能要再加辣,屆時美滙指數或會又轉強。美國在2020年疫情爆發後,不論是貨幣政策還是財政政策均落藥過重,總統拜登上場後仍不斷推出刺激政策,聯儲局也遲遲不肯收韁,資產泡沫嚴重,美國人口袋裡多的是錢,賬面財富隨著樓股造好而猛升,導致需求旺盛。

雖然疫情影響到供應鏈,也是通脹的推手之一,但愈來愈多跡象顯示,需求的因素更加重要,通脹之源愈來愈廣。結果隨時是疫情今年可能煞停,可是通脹之火繼續燒下去。 

正如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金融學教授西格爾(Jeremy Siegel)接受訪問時指出,美國出現的高通脹,是太多錢追逐有限貨品的結果,美國2020年爆疫後,貨幣供應增長之快是150年來未見過,通脹不是供應短缺的問題。他同時預期聯儲局政策要比市場現時所預期的更加激進,才能遏抑通脹。

這位老教授所言,是聯儲局不能說出口的,因為原來局方才是高通脹的背後黑手,於是解決供應鏈問題被說成是通脹下降的希望,這也是華爾街大行的普遍想法。反正美國通脹今年可回落至何水平,都要到年底才知道。

美國每月的M2貨幣供應增長最高是去年2月份的27.1%,之後雖然逐步回落,但11月最新數據仍企在13.1%,遠高於名義經濟增長速度。

不過,股民又唔使諗咁多,過往的經驗是弱美元有利原油和商品,也有助新興市場股債滙,今年開局以來的情況大致方向也是如此,除了昨天本欄講過工業用金屬年初以來表現不俗外,紐約期油昨天已升至每桶近83美元水平,年初至今累漲約一成,期內MSCI新興市場股市指數則升2.87%。

另一個潛在跑出的板塊會是銀行股,當美國10年期債息升得快過2年期債息率,孳息曲線轉斜,銀行股便有較佳表現,昨天恒指微升0.1%,而恆生金融股指數則漲了1.15%,該指數已經連升兩天,均進賬超過1%,表現沒有科指單日飆5%那麼搶鏡,但勝在夠穩定。 

今年亞洲股市中,以香港、印度和新加坡的股指表現最佳,升幅達4%至5%,較令筆者意外的是內地股市有點出閘脫腳,滬深300指數今年暫跌了3.5%。睇番成份股的表現,會見到受幾個因素拖累,最重要的新冠病毒疫情先後在不同地區爆發,先是西安,接著是河南及天津,拖累了內循環。

重磅消費股跌幅頗大,白酒股是重災區,龍頭貴州茅台今年以來累挫8.4%,拖累指數24點,相當於指數今年跌幅的13.84%,加埋五糧液及瀘州老窖,3股拖累指數跌幅的20%。昨天市場更盛傳當局會調升白酒企業的消費稅,更加速整個板塊調整,中證白酒股指數昨天大跌3.5%,拖累滬深300指數挫1.64%。

另一拖跌滬深300指數的因素,是去年表現強勁的新能源、電動車電池產業鏈股及半導體股,今年以來都進入較深度的調整。美滙指數下跌,對中國的製造業也不太有利,一來是資源類價格會隨美元轉弱而上漲,加上人民幣轉強不利出口競爭。

種種負面因素困擾,年初A股或會繼續處於捱打狀態,今年可能出現的亮點仍是央行採取較寬鬆的貨幣政策來支持經濟,暫時撐住指數的主要是銀行及能源板塊。(完)

注:以上的評論僅為摘要,並且不代表路透立場。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