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3日 星期五

【信報短評】QDII擴容干預人幣走勢捨本逐末

 https://www2.hkej.com/instantnews/china/article/2614505/%E3%80%90%E4%BF%A1%E5%A0%B1%E7%9F%AD%E8%A9%95%E3%80%91QDII%E6%93%B4%E5%AE%B9%E5%B9%B2%E9%A0%90%E4%BA%BA%E5%B9%A3%E8%B5%B0%E5%8B%A2%E6%8D%A8%E6%9C%AC%E9%80%90%E6%9C%AB

面對人民幣滙率近月持續上揚,人民銀行已在10月12日起,把外滙風險準備金率歸零,變相鼓勵民眾多買外滙,壓抑人民幣升值的用意明顯,可惜效用短暫,唯有再度出手。最新消息是外滙管理局擬把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額度增加100億美元,藉此釋出不願滙價上升太急的另類訊號。由於美元偏弱,人民幣呈強實屬順理成章,趁勢擴大資本開放,讓內地民眾有更多機會配置海外資產,也是無可厚非,問題在於這會是持之以恒,抑或又像以往般跟隨人民幣起跌而左搖右擺呢?

新華社官方微博「新華視點」引述外管局負責人表示,近期計劃分批次增加QDII額度約100億美元,並將進一步擴大在北京、上海和深圳三地試點的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QDLP/QDIE)規模。有分析認為,人民幣不斷升值,中央對走資憂慮大減,因此決定擴大境外投資渠道。話雖如此,根據以往經驗,QDII也被視為一條洩洪渠道,當局不願見人民幣太強,便會把閘門開大一點;若擔心人民幣過弱,又會把閘門收窄,成為另類官方訊號。

這個新訊號放在當前市況,顯然是代表人民幣仍然太強了,之前採取的壓抑措施沒有收到預期效果。人民銀行本月10日突然宣布,自12日起把遠期售滙業務的外滙風險準備金率由20%降至0%,大大減輕購滙成本,理論上愈多人買外幣,人民幣自會受壓,但市場並不買賬,人民幣只跌了一天便反彈,近日還升至比出招時更高水平。在岸滙價自5月低位至今已累升約6.8%。

事實上,外管局早於9月下旬已動了QDII的腦筋,宣布重啟暫停了一年多的額度發放,結果新批出33.6億美元,令QDII額度累升至約1073億美元。在不到一個月時間,又再打QDII的主意,放風將會把額度增加100億美元,出招之頻密,顯然是要市場明白,中央不會坐視人民幣目前的走勢,以免滙率太強挫損內地出口,特別是經濟處於復甦的關鍵時間。

人民幣滙價在周四果然聞聲下跌,在岸價(CNY)終止6連升,亞洲市收跌114點子,報6.6764。不過,今次很可能跟免收外滙風險準備金一樣,效用短暫。因為100億美元的QDII額度,對外滙市場來說只是小數目,而且美元弱勢未改,中美息差又吸引,追捧人民幣的資金必定陸續有來。

歸根究柢,QDII本來就是用來調控滙率的理想工具。QDII和「港股通」等機制的本質,是讓內地民眾有渠道投資海外;與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滬深股通」等便利海外機構投資內地的機制一樣,屬資本賬雙向開放的措施。

而且QDII的需求,是跟着人民滙率改變,多於引領滙率走勢。道理很簡單,當人民幣強勢,民眾把錢留在內地可能更划算,無謂持有外幣蝕滙價;相反,在人民幣確認轉弱,才是投資海外的時機,可乘勢保值,這與當局的想法似乎背道而馳。

因此,如果中央真的是想透過增加QDII額度來提升資本流通,就不要隨便以此來刻意干擾滙價,尤其不應把這條渠道的開開合合,與人民幣強弱掛鈎。內地要走好擴大開放和市場化之路,關鍵是建立穩定的機制,這一點十分重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