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24日 星期二

匯市「美」夢將完 亞幣蓄勢逆轉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8C%AF%E5%B8%82-%E7%BE%8E-%E5%A4%A2%E5%B0%87%E5%AE%8C-%E4%BA%9E%E5%B9%A3%E8%93%84%E5%8B%A2%E9%80%86%E8%BD%89-214500297.html

美國加息周期料於今年內見頂,亞太則受惠於經濟活動重啟及金融市場復甦,吸引大量外資流入,環球外匯市場勢於兔年迎來一輪「東升西降」。反映美元兌一籃子貨幣表現的美匯指數昨日曾報101.589,較去年高位114.778低11.49%。主流分析認為,美元匯價勢將於今年上半年見頂,屆時一眾非美貨幣亦將撥開雲霧見青天,其中又以人民幣及日圓最為看好,勢於年內上演大逆襲!

美元利率優勢減 恐跌足全年

回顧2022年,美匯指數全年累升7.86%,為2015年以來表現最好的一年。支撐美元匯價節節上升的主要有3大宏觀因素,一是美國相對領先的貨幣緊縮政策,利率高水所帶來的資金流入;二是美國經濟增長優於歐洲及其他發達經濟體;三是環球金融市場下跌令美元成為避風港。不過,目前這3大因素已經出現逆轉趨勢,專家更直言,美元在今年「大部分時間將持續貶值。」

首季或迎「最後狂歡」

美國聯儲局的加息進程料於今年內結束,雖然未必會很快減息,但考慮到歐洲央行、英倫銀行等其他主要發達經濟體的央行亦已進入加息周期,美元資產的利率相對其他貨幣資產已不具備明顯優勢,資金流入的動力也隨之大減。再者,其他央行在新冠疫情期間透過量化寬鬆(QE)「印錢」的規模遠不及聯儲局,因此外匯市場實際上是高估了美元的價值。

若回歸基本的經濟學供求定律來看,過去數年超額增長的美元貨幣供應,勢必令其價值受損,長遠而言必然會重新反映在匯價上。

此外,影響貨幣匯率強弱的因素還有實體經濟表現。富國銀行外匯策略主管Nick Bennenbroek預計,到今年中支撐美元匯價的經濟韌性將會開始消退,增長轉弱將會是標誌着美元掉頭下行的關鍵轉捩點。不過,他認為首季度美元可能仍會呈強,迎來下跌前的「最後狂歡」,原因是聯儲局的加息步伐可能比預期中更為激進。

他指出,隨着美國經濟在下半年有大機會步入衰退,美國與其他主要外國經濟體之間的增長差異,應該會開始有利於十國集團(G10)國家的貨幣,最終化為美元持續貶值的推動力。他認為,經濟衰退加上貨幣緊縮周期的結束,應該會在2023年大部分時間給美元帶來貶值壓力。

雖然富國銀行未有提供對美匯指數的預測,但就認為美元貿易加權指數(由聯儲局編製、以貿易金額作為加權的美元匯價指數,包含兌人民幣在內)將在首季見頂,並且到了2024年底,該指數將自見頂水平累跌9.5%。

逐利資本寧買亞股

最後,由於去年曾發生多宗加密貨幣崩盤事件,加上俄烏戰爭等難以預測的「黑天鵝」事件,亦令作為避險貨幣的美元受到追捧。隨着亞洲經濟走出疫情陰霾,各大行亦紛紛唱好亞洲股市的表現,逐利的資本自然無必要繼續避險。

相反,今年環球投資市場的一大炒作主題正是新興市場復甦。國際金融協會(IIF)數據亦顯示,近月流入新興市場的資金有所增加,意味着美元又將失去一大上升動力。

展望本年度,花旗對美匯指數未來6至12個月的目標為96.87,同時看好各主要非美貨幣反彈。摩根士丹利亦指出,由於環球經濟前景較預期佳,通脹不確定性逐漸減退,美元吸引力相對減弱,故調低對今年美匯指數的預測至98,料美元疲軟走勢在今年將會相當明顯。

華僑銀行經濟師謝棟銘指出,過去幾周,市場對美國經濟放緩的預期使聯儲局政策轉向的預期不斷提高,並支撐了風險資產,從而打壓了美元。從中期來看,他認為美元回調的空間已經開啟,而日圓轉強及中國重新開放則是「打開美元走弱的兩把重要的鑰匙」。

英鎊經濟危財赤大 難有起色

「年收入20英鎊,花掉19.9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幸福;年收入20英鎊,花掉20.06英鎊的人,留給他的是悲劇。」19世紀著名英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以他自己的經歷作為藍本,寫下經典小說《塊肉餘生錄》。想不到事隔一個半世紀,英國政府竟淪為狄更斯筆下的「悲劇」。面對經濟危局及巨額財赤,英鎊匯價在今年恐怕也難有明顯起色。

正如前文所述,一國之經濟情況與其貨幣匯率有着很大的關聯。英倫銀行(英國央行)早於去年已預警,該國的經濟衰退將貫穿整個2023年。更嚴峻的是政府財政狀況,英國政府於去年11月單月預算赤字已達220億英鎊,創下1993年有紀錄以來同月歷史新高。巨額的財政赤字意味着英國政府勢必要增加稅收開源,將進一步打壓經濟活動。

澳新銀行指出,英國的經濟基本面充斥不確定因素,當地家庭要面對通脹、稅務負擔增加、償債成本上升等挑戰。這將會削弱英國的消費,令本已低迷的增長前景雪上加霜,所有這些因素都對英鎊構成壓力。

若要數利好英鎊的因素,可能只有美元即將見頂,令英鎊兌美元匯價會受到支撐。不過,這僅是相對而言的利好,假如與其他主流非美貨幣相比,英鎊實在難有優勢。事實上,外匯市場不少投資者都是以「英鎊兌歐元」的交叉盤形式進行投機交易,故單靠美元貶值提振其匯價,可謂名義大於實際。

去年IPO融資規模縮九成

另外,英國自2020年脫歐以來,雖然在貿易與經濟方面未見受到太大的衝擊,但無可否認的是,倫敦作為金融中心的定位正在逐漸走下坡。外媒統計資料顯示,英國去年首次公開招股(IPO)融資規模按年大跌約九成,至15億英鎊;而在利率市場,倫敦銀行同業拆息(LIBOR)亦已被各地監管機構所取締。隨着英國在國際資本市場進一步邊緣化,未來英鎊的國際地位或多或少會受到拖累。

歐元與美息差收窄 預期需求不小

歐元區與英鎊可以算是「難兄難弟」,與英國的情況相似,歐元區同樣面臨嚴峻的經濟考驗,所幸其經濟狀況貌似略好過英國。歐元區已結束了負利率時代,並開始跟隨美國的步伐進取地加息,息差收窄將有利於歐元匯價反彈。

對沖美元下跌風險首選

作為全球第二大的結算貨幣,歐元本身就有着天然的需求優勢,因此在相同條件下,其表現理論上會好過其他非美貨幣。再者,歐元在美匯指數的計算公式中佔比接近六成,當市場需要對沖美元下跌風險時,歐元往往是首選。

目前歐洲經濟的最大風險,主要在於曠日彌久的俄烏戰爭可能進一步升級。然而,就目前情況來看,俄羅斯不具備正面擊敗烏克蘭的軍事實力,又無力進一步擴大戰線,也不敢動用核武,戰況可能只會繼續僵持。至於由戰爭所引發的能源危機,基本上已被歐盟全數化解,目前歐洲的天然氣價格已回到俄烏戰爭爆發前的水平,國際油價也不見得有多高。換言之,能源危機導致歐洲經濟崩潰的說法,實際上已不成立。

雖然歐洲經濟確實有極大機會步入衰退,但實際衝擊其實有限,復甦也只是時間問題。只要經濟底氣仍然存在,歐元區作為全球最大的貨幣集團,有多達20個成員國,歐元作為貿易貨幣始終存在一定的需求,在美元轉弱的趨勢下表現不會太差。

人幣3因素利好 返疫前不難

中國防疫政策已完全鬆綁,由經濟活動重啟所帶來的市場信心,令中國金融資產重新受到外資青睞。在投資趨勢帶動下,反映離岸市場的離岸人民幣(CNH)由年初至今已累升約2%。考慮到接下來中國經濟增長前景仍然樂觀,在歐美經濟徘徊於衰退邊緣之際,人民幣勢成為全球資金的追捧對象!

就短線走勢而言,華僑永亨銀行經濟師姜靜認為,離岸人民幣兌每美元支持位在6.8,阻力位在6.7。她表示,中國今年增長前景有所改善,資金亦見流入,對人民幣匯率有支撐作用,但要留意國內服務及商品貿易帳惡化的可能。

長遠來看,若參考疫情前的水平,離岸人民幣要回到去年初6.3至6.4的水平其實不難。中金研究報告指出,人民幣匯價於新年前後明顯轉強主要有3大原因,一是中國經濟的修復速度可能快過預期;二是季節性的因素,包括出口結匯需求等;三則是美匯指數相對地轉弱。

內地長期錄得貿盈

人民幣在一眾非美貨幣中,為何特別受到關注?要知道,中國除了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外,也是一個長期錄得貿易順差(即出口大於進口)的國家,去年貿易順差為初值8,776.03億美元,按年擴大30.9%。根據基本的經濟學邏輯,當一國貿易收支出現順差,則對該國的貨幣需求就會增加,流入的外匯亦會上升,從而支持其貨幣匯率。而截至去年12月底,中國外匯儲備增至3.1277萬億美元,已連續3個月增長。

從投資方面來看,不少外資金融機構亦在今年唱好新興市場,如摩根士丹利就曾經指出「美元見頂應當押注新興市場。」對比起其他的新興市場,中國具有更多的優點,包括相對穩定的環境、資本市場成熟、有大量優質企業可供投資。

再者,中國經濟規模並不是一般新興經濟體可以媲美,故投資機構尋找新一年的投資主題,中國市場便成了不二之選,而且資金的流入勢必會利好人民幣走勢。

全球外匯交易排第5

此外,人民幣雖然仍未在國際市場上完全自由流通,但人民幣國際化也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央行之母」國際清算銀行(BIS)去年的數據顯示,人民幣佔全球外匯交易的7%(總數為200%,因買賣合計),於全球排名第5,超越了加元、瑞士法郎等發達經濟體的貨幣。

日圓或加息掀升浪 趁早暢錢

自防疫政策放寬後,本地居民從外地回港後不用再隔離,令港人外遊意欲大增。日本一直以來都是不少港人心目中的旅遊勝地,而去旅行自然要暢錢。不過,考慮到日本央行的貨幣政策似乎有轉向的迹象,日圓匯價大有可能在今年重新升值,若市民有計劃外遊就要加倍留意!

政府公共預算破紀錄

日本政府於周一的內閣會議上正式決定2023財年預算案,公共預算總額達到歷史新高的114.38萬億日圓(約6.9萬億港元),將會是連續5年超過百萬億日圓;並預期全年實際經濟增長1.5%。

財務大臣鈴木俊一表示︰「為了應對新冠病毒大流行和類似問題,我們編製了補充預算,日本公共財政嚴峻程度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他更提到,政府將通過與市場密切溝通,尋求穩定發行政府債券。言下之意是有機會擴大發債規模,此舉意味債券供應增加,變相推低債價並刺激債息進一步揚升,有機會倒迫日本央行放棄操控市場利率。

日本央行去年底突然放寬控制孳息率曲線(YCC),讓10年期國債孳息率浮動區間由上下限0.25厘,放寬至0.5厘,變相容許市場利率稍為上升。考慮到現任央行行長黑田東彥將於4月上旬任期屆滿,外界都預期日本央行會「由鴿轉鷹」,容許國債孳息率進一步上揚,甚至可能會加息。

CPI升4% 創32年新高

此前一直堅持極寬鬆幣策的黑田,終於令日本通脹罕見地超越了2%的長期政策目標,去年12月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升4%,創下1991年1月以來新高。不過,凡事皆是過猶不及,通脹突然急升,日本全民亦因為高物價苦不堪言,要求日本央行改變政策方向的聲音已逐漸成為主流。

有分析指出,日本央行無視外圍環境變化,堅持過去10年一貫的貨幣寬鬆政策,導致通脹急升及貨幣大幅貶值,已令其公信力嚴重受損。當上月黑田宣布放寬YCC時,為了維持自身政策的一致,還不斷重申上調孳息率上限不是加息。然而,不管黑田怎樣說,日本央行勢必要走上加息之路。

澳元受惠商品漲價 前景勿看太淡

澳洲乃是商品出口大國,澳元匯率亦與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息息相關。隨着中國取消新冠疫情「清零」政策後,由經濟復甦所帶動的需求勢必提振商品表現。早前有外媒引述消息指,中國多家國企已開始重新進口澳洲煤炭,意味澳洲的出口表現亦會受到帶動,對澳元匯價而言屬重大利好消息!

回顧去年底,澳洲央行在12月議息會議上將官方現金利率從2.85厘上調至3.1厘,並預示將進一步收緊政策,以應對不斷升溫的通脹。該行雖在會後聲明中預計,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進一步提高利率,但不會按照一個預先設定的路徑進行,未來加息的幅度和時間將繼續取決於即將公布的數據。

租金回報高 利資金流入

分析預期,澳洲在通脹仍高企下要進取加息,料有利澳元表現。此外,澳洲的房地產市場亦有望在年底反彈,加上當地物業有較高的租金回報,料可吸引資金流入。澳洲房地產分析公司CoreLogic指,隨着租金上升及民眾負擔能力上升,將有助於樓市復甦,又指跌勢較為急劇的最壞時刻已過。

另邊廂,新西蘭央行亦暗示未來會進一步收緊貨幣政策。儘管預計明年會出現經濟衰退,但該行仍在加大力度遏制通脹。該行目前預計,2023年的關鍵利率將從目前的4.25厘升至5.5厘,繼續加息亦有利紐元表現。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