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 中國疫情封控對金融市場的衝擊余波未停,外資連續第四個月淨賣出中國債券,其中國債亦為連四個月淨流出,雙雙創下彭博有數據以來最長流出紀錄。
中國央行上海總部周三發布的公告顯示,5月末境外機構持有銀行間市場債券3.66萬億元人民幣,較4月末再降;彭博據此計算,5月外資減持規模約1100億元。
中債登周三晚亦公佈數據顯示,境外機構5月再減持國債約141.50億元人民幣,不過流出規模環比收窄;減持政策性銀行金融債減持約746.33億元人民幣,單月減持規模為彭博有紀錄以來最大。
5月上海等地的封控措施繼續打擊供應鏈和投資者信心,人民幣匯率一度跌破6.8關口。儘管市場對風險資產的偏好已有改善,當月外資對A股淨買入有所成長,但在中美利差倒掛等因素下,外資對中國債市難見實質性流入。花旗建議在新興市場債券投資組合中繼續低配人民幣債券。
聯儲會在6月加息75基點,幅度為1994年以來最大,未來將進一步加息;本月中國央行雖然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市場認為中國將維持偏寬鬆的取態來穩成長。中美貨幣政策的分化讓利差倒掛進一步加深,彭博計算6月中美十年國債利差一度觸及約-70點,創2009年來新低。
彭博行業研究亞洲外匯利率策略主管趙志軒表示,利差倒掛下,短期內外資減持的壓力仍比較大。「如果下半年市場對聯儲會加息的觀點改變,或者快速加息也抑制不了美國通膨,導致對美元作為儲備貨幣的地位有了疑慮,外資可能才會淨流入中國國債,」他說。
在連續數月的外資大幅減持後,5月中旬,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據悉停止更新每日境外機構人民幣債券交易數據,並稱該類型歸入「其他」項中一並統計。有分析師認為,每日數據的缺失加劇了投資者對透明度的擔憂。
不過,由於中國央行保持寬鬆,流動性充裕,各個期限的國債殖利率在5月均告下跌,也將一定程度緩解外資的流出速度。5月下旬中國央行稱將允許境外機構投資者直接或通過互聯互通投資交易所債券市場,以期為境外投資者提供更多便利。
(新增第五段利差倒掛、第六段分析師評論,以及第二張圖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