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與香港恢復通關在即,初期入境名額受關注,據傳將介乎每日3萬至4萬,相當於每年名額1095萬至1460萬,相比起本港700多萬人口,規模並不算小。2003年實施的「自由行」政策將滿20周年,過去3年「封關」令某些行業窒息,也不失為一個契機,讓本港旅遊及零售界重新檢視前路,趁今次「再起步」加速轉型,開拓高增值專業服務及多元化客源,更好地配合「大灣區」發展,不應一味「食老本」。
眾所周知,「自由行」政策是中央政府在2003年送給香港的一份「大禮」,意在提振飽受亞洲金融風暴及沙士疫情摧殘的本港經濟。這支「十全大補針」立竿見影,內地訪港客量由2002年的638萬人次幾何式急升,至2018年高峰期達到5104萬人次。可是,當本港旅遊及零售業「生意唔憂做」之際,卻產生不少副作用:一、訪客規模超負荷,加劇本港空間擠迫,並衍生中港民間矛盾;二、市區租金及樓價飆漲,令「土地問題」惡化;三、部分業界依賴廉價旅客團,甚至肆意「劏客」,不思進取,損害香港形象。
過往3年中港兩地基本上「封關」,2021年只有6.6萬內地訪客人次來港。這段極端冰河期導致百業蕭條,即使港府推出「保就業」及「電子消費券」等刺激措施,本港失業率仍一度高達5.4%,大批商戶執笠結業,幸存下來的也艱難苦撐。由此看來,正在倒數的1月8日開閘通關日子,對於本港經濟堪稱及時雨,猶如久旱逢甘霖。
高質多元發展 忌食老本
正所謂「不要浪費一場危機」,過去「封關」3年也未嘗不是一個契機,讓本港業界來一場壓力測試重新考量前路。畢竟中國內地擁有逾14億人口,訪港旅客人數不可能不設限制,問題是名額適宜訂於什麼水平;2018年的5104萬人次和2021年的6.6萬人次客量是兩個冰火極端,合理目標可能在兩者之間。
誠然,經歷過社會事件及疫潮,即使香港再次「大開中門」,內地訪港客量亦未必會重返2018年盛況。
但另一方面,內地民眾積壓3年的出遊需求不容低估,特別是海外多個熱門國家針對中國旅客實施嚴格檢疫要求,假若本港在「通關」初期不設限,不無機會迎來洶湧的「報復性」訪客規模,屆時依賴「自由行」的行業可望谷底翻身,並為本港經濟注入強勁刺激,長遠而言卻不一定是最理想情況。
根據國家《十四五規劃》,中央政府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包括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打造「一帶一路」功能平台,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以及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國家在新時代對香港寄望甚殷,期望香港在「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大計擔當關鍵角色,而並非只扮演「廉價散貨場」。通關固然是香港更好地融入國家大局的必經之路,惟不宜本末倒置,旅遊業更不應該走回頭路。
舉例說,按照《十四五規劃》精神,本港旅遊業應朝高質量及多元化方向邁進,吸引旅客來港吃喝玩樂之餘,還可在醫療、文化、金融等方面向他們提供專業服務,創造更多附加價值,重質勝於重量。相反,倘在通關之後,旅遊業仍像以往般主打購物團,把一車車「自由行」旅客運到工廠區名店倉消費買買買,不但不思進取,令香港金漆招牌蒙塵,更是偏離了國家在新時代對香港的寄望。
應訂保守名額 倒逼轉型
正因如此,中港兩地通關適宜循序漸進,在初期設置相對保守名額,既避免「消化不良」及衍生社會矛盾,亦有助於「倒逼」旅遊業升級轉型。社會及經濟都要進步,假若旅遊業在2023年仍使用2003年同一套招數待客,無異於「食老本」;等到內地民眾可更方便地去世界各地旅遊,香港對於他們恐怕便再無吸引力。
所謂「有危有機」,過往3年本港經濟低迷,某程度上掀起汰弱留強,各行各業不再「生意唔憂做」,正好重新思考自身優勢及定位,租金回落亦有利於年輕人創業。倘在抗疫的日子把握機會練好內功,現在通關可能是驗收成果、擴大收穫的時候;相反,若這3年間只不斷怨天尤人,不求轉型和進步,即使在通關後也很難有運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