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季末或季初,筆者都會於本欄回顧過去一個季度,恒綜強勢股和德里豪斯(Richard Driehaus)強勢股策略投資組合(下稱「恒綜組合」和「德里豪斯組合」)的表現,以及篩選新一季組合名單供參考。一如既往,我們先檢視過去一季兩個組合的表現,看看能否在去年港股風雨飄搖的環境下,依然保持相對理想的成績。
為顧及部分讀者未必了解「恒綜組合」和「德里豪斯組合」的揀股準則及操作機制,筆者先簡單重溫一下有關內容。
強勢股選股策略背後的理念,是選取處於強勢的股份(Momentum stocks)納入投資組合內,寄望這些股份強勢得以延續,即強者愈強,進而帶動整體投資組合有理想回報,「恒綜組合」和「德里豪斯組合」便是採用這種風格選股【表1和表2】。
操作方面,兩個組合持股數目均為10隻,約於每季季初(即1月、4月、7月和10月)重整,換入一些最新、最強的強勢股。風險管理方面,組合設有15%移動止蝕(Trailing Stops)機制,即任何持股若由高位回落15%以上,便於翌日收市價平倉止蝕/止賺,並持有現金至下一個季初檢討時才再入市。另外,模擬組合內股份回報率還包括期內派發的股息,表現則以盈富基金(02800)作基準(benchmark)比較。
跑贏盈富基金
2020年第四季開始,筆者就這策略增設入市時機(market timing)規限,就是在每季季初(季末)組合重整時,需要檢測當時大市環境下,是否合適動力型策略。做法是更新組合持股前,先決條件是「EJFQ強勢股指數」須高於30%門檻。EJFQ強勢股指數是信報EJFQ團隊獨家研製、用以監察整體大市強勢股買盤力度;數值愈高,代表強勢股成交佔整體比重愈大,反之亦然。若然大市處於強勁上升周期時,強勢股指數往往會明顯抽升,動力型選股的勝算將更高。
簡言之,若然組合重整當天(即季初時間)強勢股指數低於30%門檻,便等待指數於季內升越30%才入市。在去年第四季組合重整時,便出現此情況,最後,要等待至10月21日強勢股指數攀抵32.7%時,組合才正式建倉。
那麼,這兩個強勢股組合於去年最後一季表現如何呢?總結第四季「恒綜組合」和「德里豪斯組合」分別錄得虧損4.8%和3.1%【圖1】,已是連續兩個季度錄得虧損;儘管如此,表現卻較同期盈富下跌9.8%(第三季挫13.6%)為佳。若以2009年至今回報計,「恒綜組合」和「德里豪斯組合」的複合年均增長率分別是16.4%和18.7%,較同期盈富的6.5%高出逾10個百分點。
就過去一年這兩個強勢股策略的表現,有兩點值得補充。
目前非建倉時機
首先,踏入2021年下半年,港股受到多項負面因素衝擊,包括中央對新經濟科技股的規管風暴、內房違約震盪和中美關係趨緊張等,恒指在全球主要股市表現中敬陪末座,全年計下挫一成四;國企指數和恒生科技股指數更分別瀉23.3%和32.7%,且大部分跌幅在下半年才產生,足見港股除年初有過一輪短暫急升後,2021年多數時間顯然上升動力不足。在這樣的客觀環境下,可以想像依賴動力型的投資或選股策略,尤其在下半年市況下,難有突出的表現。
其次,基準(即盈富)表現其實同樣包含15%移動止蝕保障,惟過去一年在市況反覆尋底下,為何盈富較兩個強勢股組合表現更不濟呢?筆者相信關鍵之一,便是組合加入入市時機(market timing)規限,令組合持股(強勢股)更換後,往往多維持一輪的升勢(因為整體大市強勢買盤有一定水平),隨後縱使市況逆轉並觸及移動止蝕,組合持股仍可以維持相對較高位置平倉所致。
事實上,若然上一季組合重整時,沒有考慮入市時機的限制,即在9月底轉換組合,結果「恒綜組合」和「德里豪斯組合」虧損幅度將由原先的4.8%和3.1%,擴大至9.9%和11.5%。由此可見,market timing規限和止蝕機制對保障組合免出現深度虧損發揮積極作用。
最後,強勢股指數昨天報22%【圖2】,遠低於要求的三成門檻,反映目前整體大市強勢股買盤不足。故此,目前這兩個動力型投資組合於12月底持倉沽清後全數持有現金,直至強勢股指數重越三成才重新入市,屆時筆者將再列出最新一季強勢股名單供參考。
信報投資分析研究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