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3日 星期四

【新聞點評】美國人也「躺平」?

 
·5 分鐘文章
 
美國人也「躺平」?

「躺平主義」近日成為熱話,有身處美國紐約的朋友湊熱鬧,傳來訊息笑謂當地也有很多人「躺平」。皆因在疫情下,美國政府多番派發紓困現金支票,又提供特別救濟金、薪金補貼及諸多福利,讓不少失業者的收入比以往打工更高,每日躺在梳化睇Netflix、食pizza嘆世界,暫無意欲重返職場。這導致當地服務業嚴重缺工,麥當勞也要仿效香港地產商「送樓谷針」,送iPhone利誘求職者見工。

抗疫救濟豐厚 有工無人做

自疫情爆發以來,美國兩任總統特朗普和拜登先後簽署多項紓困及振興經濟法案,總額逾10萬億美元,大小措施數以百計,其中包括:一、三度派發stimulus checks現金支票,每人最多收到3800美元;二、設立額外失業救濟金,最初每周300美元,拜登執政後倍增至每周600美元,並延長領取期限至今年9月;三、豪擲9530億美元設立Paycheck Protection Program工資保障計劃(類同香港「保就業」計劃),讓企業向受疫情影響而停工的僱員繼續支付最少75%工資。

除了上述三大猛招,還有聯邦及各州政府的減稅、退稅、醫療補貼、育兒補貼、學費減免、長者資助、交通津貼、消費優惠、利息寬免等諸多「派糖」甜頭,族繁不及備載。總的而言,這些措施加起來,讓不少因疫情而失業或停工的人士,一方面收入跟以往打工時差不多,甚或猶有過之,另方面節省了許多開支,所以他們可「躺平」於家中,生活比疫情前更加「梳乎」滋潤。部分年輕人還因此剩落一筆閒錢,投入於股市和幣市炒作一番。

既然這麼優游,加上美國人普遍樂天,「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當」,漸而不急於重返職場「捱騾仔」。這導致當地服務業出現嚴重缺工,隨着經濟逐步解封,很多商戶卻千方百計也請不到足夠人手。

例如作為最大型連鎖快餐店集團的麥當勞(McDonald's),近日在美國推出「送iPhone招聘計劃」,任何人只要成功受聘便可獲贈全新iPhone一部,但簽約後須工作6個月或以上,否則「原機奉還」。或曰此舉等於變相加人工?不過,從企業角度出發,「送iPhone」屬一次性短期誘因,有助於避免加重長線工資負擔。而對於不少美國基層打工仔,「立刻得到一部iPhone」的吸引力可能更勝於「每月加人工100美元」。

但儘管花心思招徠,老麥似乎仍未能請夠人應付分店重開,各州分舵正各師各法「加甜」,例如,賓夕法尼亞州麥當勞把新入職員工最低時薪提升到15美元,較當地目前最低工資(7.25美元)高出一倍,又在街頭巷尾大賣招聘廣告。佛羅里達州更向任何前來見工者提供50美元現金,不論獲錄用與否,現役員工帶人來應聘又有獎金,有點像內地地產樓盤或傳銷公司「搶人頭」招數,可見當地招聘情況有幾艱難。

據美國《時代》雜誌(TIME)報道,在佛州經營60間麥當勞加盟店的企業家Blake Casper形容,正面臨數十年來最嚴重缺工危機,猶如完美風暴,事關政府紓困支票令很多人荷包充實,不用工作,再逢經濟重開,民眾急於報復式消費,各行各業都在搶勞工。老麥未算最慘,因身為快餐店一哥尚且有財力「以本搶人」,另外兩家集團Subway和Dunkin' Donuts情況更糟,已由於缺人手,被迫縮減部分分店的營業時間及開放範圍。

加薪搶僱員 通脹勢加速

當然,雖說美國和內地均有年輕人「躺平」,兩者處境卻不太一樣。美國人主要因為政府救濟福利措施太豐厚,有條件短暫躺平嘆世界,一旦福利結束、現金用盡,還是須要重返職場賺錢。相比之下,內地「躺平主義者」大多如常上班(不少人以為「躺平青年」等於隱蔽或雙失青年,實屬誤解),只不過基於競爭壓力大、階級固化、上流路徑單一等等,索性放棄競爭,僅「維持最低生存標準」便算,打定主意「不(過度)加班、不結婚、不生仔、不買樓、不買車、少消費」作為消極應對態度。

換言之,「躺平」在美國屬短期頭痛問題,在中國則恐怕是長遠挑戰。值得留意,美國的「躺平」由派錢引發,背後有所謂「鑄幣權」支撐,即憑着美元主流地位,得以肆意印錢紓眼前之困,但這也會埋下通脹隱憂。

就像麥當勞為了招聘又送iPhone又加人工,薯條和漢堡包難免有加價壓力,打工仔加薪後會增加消費,可能構成物價上升循環。由此看來,美國通脹率未必會如聯儲局預測「躺平」於低位,投資者要對提早加息有心理準備,否則恐將大失預算,遲早「躺平」仰天長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