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4日 星期三

【華融危機】中國華融債價急挫、財新批可能破產 大摩:華融逾6000億短期債務不會成系統風險(第二版)

 https://inews.hket.com/article/2930623/%E3%80%90%E8%8F%AF%E8%9E%8D%E5%8D%B1%E6%A9%9F%E3%80%91%E4%B8%AD%E5%9C%8B%E8%8F%AF%E8%9E%8D%E5%82%B5%E5%83%B9%E6%80%A5%E6%8C%AB%E3%80%81%E8%B2%A1%E6%96%B0%E6%89%B9%E5%8F%AF%E8%83%BD%E7%A0%B4%E7%94%A2%E3%80%80%E5%A4%A7%E6%91%A9%EF%BC%9A%E8%8F%AF%E8%9E%8D%E9%80%BE6000%E5%84%84%E7%9F%AD%E6%9C%9F%E5%82%B5%E5%8B%99%E4%B8%8D%E6%9C%83%E6%88%90%E7%B3%BB%E7%B5%B1%E9%A2%A8%E9%9A%AA%EF%BC%88%E7%AC%AC%E4%BA%8C%E7%89%88%EF%BC%89

中國華融 (02799) 的財務狀況引發的市場恐慌有蔓延跡象,財新傳媒兼《財新周刊》主編凌華薇在周一的一篇評論文章中公開談及華融破產的可能,華融發行的美元債遭拋售,債價急跌。由於中國華融最大股東是中國財政部,令外界更為關注華融事件會否代表內地對國企處理債務的新取態。

彭博數據周二顯示,中國華融發行規模3億美元、票面利率為3.375厘的2022年5月到期美元債券大幅下挫8.4至80.8美元;票面利率為5厘的2025年到期美元債券更是下跌了10至79.3美元。華融債券跌勢也蔓延到其他中國高收益美元債,部分房地產公司的債券創出了歷史最大跌幅。亞洲投資級美元債的利差一度擴大3個基點,而一個亞洲信貸風險指標則連續第7天上升,勢在創出2018年以來的最長連升紀錄。

大摩發表報告指,相信華融正處於有序減風險過程,雖然有報道指華融或大舉重組債務,但該行認為華融重組債務或在銀行間市場引發連漪效應,而且大型債務重組風險重回報低,而內地近年積極處理安邦、包商銀行等具債務問題的金融企業,銀行間每年消化2萬億至3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不良貸款,料事件不會對內地金融體系帶來系統性風險。

大摩指出,至去年6月底,華融一年內到期債務達4560億元,另有債券和票據規模約3390億元,若當中一半在一年內到期,華融短期到期財務負債達6250億元,但認為內地決策者仍能維持華融穩定融資,而且華融也有約2000億元相對流動資產,可回補流動性需要。

大摩分析,華融非不良金融資產面值達6200億至1.2萬億元,認為短期債務危機未必如預期嚴重,當局目前仍有不同處理方法,包括延長銀行貸款、出售非核心業務等。

 

財新文章節錄

華融能不能破產?問曰為何不能?華融並非銀行,涉及的自然人投資者不多,基本都是機構投資者,如果破產,比銀行好辦得多。華融目前總資產雖高達1.7萬億元,但並非央行認定的系統重要性機構。既然賴小民時期以「市場化」手段製造了巨大的不良資產無法自行消化,那也應該以「市場化」的方式解決。市場化則意味著按照公司法的要求,股東需以凈資產來填窟窿,再增發或引進戰略投資者來補充資本;如果股東層面解決不了,資不抵債,推進債務重組乃至破產,也是一種可能的結局。

華融未能在3月31日最後限期前發布2020年業績,隨後《財新》報導中將該公司財報誤期歸因於它的重大財務重組計畫,由此引發與該公司相關債券本月的跌勢。華融的股票自4月1日以來一直停牌。

(第二版加入大摩分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