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SpaceX:商業機構首次成功完成載人航天任務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公司SpaceX周六(5月30日)成功發射它的太空船載人龍(Crew Dragon),並首次載人上天。
因天氣原因,SpaceX原定於2020年5月27日的發射計劃需要推遲進行。
此次與美國太空總署(NASA)的合作將是第一次由私人企業載人上太空。載人龍從佛羅里達州升空,亦將標誌著九年來第一次有太空人從美國本土升空。

【港區國安法】CNN:資金撤離需耗時多年 香港經濟損害短期可控


全國人大通過「港區國安法」決定,為香港引入國家安全法律機制,事態上升至中美角力層面。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取消香港特殊地位。美國有線新聞網CNN分析,香港失去特殊地位,未必令外資大企業即時撤出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短期震盪有限,但長遠或削弱香港對外資的吸引力及競爭力。
CNN分析指,美國給予香港的特殊地位有其經濟利益,例如中美爆發貿易戰,就可以讓香港出口的貨物避過華府向中國貨徵收的關稅,但實際上,香港與美國的貿易價值,仍遠不及香港這地方給予外資的商機價值,例如,這些外資在香港營運所受到的限制始終較中國其他城巿少,因為北京對外資進駐中國訂立很多資本或控股權等等的規範,因此香港仍然是外資開拓亞洲巿場的較佳落腳點。
香港仍是開拓亞洲市場較佳落腳點
博大資本國際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溫天納(Ronald Wan)說,「香港成為中美權力博奕的其中一個最新戰場,貿易只佔大局很少部分。」
有分析師指出,美國從香港的進出口貨物及服務只佔中美貿易很小份額,即使對香港出口徵收針對中國的關稅,影響也非常有限。
此外,美國也不可能即時斬斷與香港關係,有分析師說,「美國公司在香港投資,作為進軍區內的落腳點,若香港喪失特殊地位會損害香港多於北京,進一步加劇了本已艱難的經濟,同時對北京整體規劃造成的長期損害卻很小。」
更大的風險是,若然香港喪失特殊地位,或令美國政府限制香港取得美國敏感技術,雖然相關貨物只佔香港進口約5%,但若然華府設限,將令香港喪失相對於中國其他城巿的一項優勢。英國研究機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分析師說:「短期的經濟損害是可控的,但這將會加速削弱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
有分析師更警告,港元即使受到聯繫匯率保障也有機會受壓。溫天納說:「企業或會遷離,資金會外逃,但這可能需耗時好幾年的時間」,香港美國商會會長早泰娜(Tara Joseph)坦言,雖然美國企業會「評估現況」,但不代表要急著撤走。




「佛洛伊德 Floyd 之死」引發的騷亂繼續蔓延 緊張加劇


美國明尼蘇達州一名黑人男子被警員制服期間死亡,引發抗議和暴力衝突進入第五天,州長沃爾茲( Tim Waltz)30日表示,局勢已經偏離初衷,與抗議佛洛伊德被警察膝蓋鎖壓頸項致死已經沒有關聯。

沃爾茲將調動所有的國民警衛隊力量平息局勢。有報道稱美國軍隊憲兵也在待命。

明尼蘇達的局勢仍最嚴重,周五的宵禁令未能阻止焚燒和搶掠現象。當地一個警察局被縱火。

事件當事人之一,直接導致佛洛伊德死亡的前白人警官肖萬(Derek Chauvin)已經遭到逮捕並以謀殺罪檢控,下周一(6月1日)出庭。

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明尼阿波利斯警方周五向示威者施放了催淚彈。

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一些「暴徒」令他的記憶蒙羞,同時要求國民警衛隊恢復當地秩序。

特朗普還在一條推特(Twitter)帖文中聲稱:「哪裏開始搶掠,那裏就會開始開槍(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

推特公司指特朗普的這條推文鼓吹暴力。46歲的喬治·佛洛伊德(George Floyd)周一(5月25日)死亡,有影片顯示他伏在地上,被一名白人警員用膝部壓頸,難以呼吸。

明尼阿波利斯當局公布四名涉事警員為德雷克·肖萬(Derek Chauvin)、杜滔(Tou Thao)、托馬斯·萊恩(Thomas Lane)以及J·亞歷山大·金(J. Alexander Kueng)。包括肖萬在內,4人在事發後均已遭到開除。44歲的肖萬將於周一在明尼阿波利斯首次出庭。

圖片版權 Darnella Frazier
Image caption 視頻顯示該名警員用膝部壓住佛洛伊德的頸部。

美國出現全國性抗議和衝突

當地時間周五傍晚,人群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的白宮周圍聚集,揮舞著佛洛伊德的照片和標語。白宮臨時關閉。

當天晚上,爆發衝突的重災區--明尼蘇達州的雙子城明尼阿波利斯及聖保羅市--宣佈宵禁,時間為周五晚上8點到周六凌晨6點。

周三開始,民眾上街抗議並且出現商鋪搶掠,在達拉斯,有警察向示威者施放催淚氣體。

圖片版權 Reuters
Image caption 明尼阿波利斯第三區的警署周四晚間遭縱火。
圖片版權 Laura Fuchs
Image caption 紐約示威者遭遇催淚彈後用牛奶衝刷眼部。
 

美國多座城市出現了抗議示威和衝突,包括紐約、丹佛、休斯頓、芝加哥、伊利諾伊、洛杉磯、加利福尼亞以及田納西州孟菲斯等地。

這一死亡事件再次挑起民眾長期以來對非裔美國人死於美國警方手下的憤怒,包括近期的其他案例,比如肯塔基州的布萊安納·泰勒(Breonna Taylor)案。


周四夜晚持續衝突

過去數天,明尼阿波利斯的多處建築被焚燒或搶掠。

周四,抗議者聚集在佛洛伊德死亡事件發生地點附近的第三區警署,他的死亡地點亦成為騷亂中心地帶。

警方施放催淚氣體和橡膠子彈,試圖驅散人群。不過警局周圍的警戒線最終被抗議者衝破,並在警局和附近兩處建築縱火,警員撤退。

圖片版權 Getty Images
Image caption 佛洛伊德之死點燃了美國黑人對警察的怒火。

警方指,出於人員安全考慮,第三區警署在當地時間22時之後不久疏散。

之後,明尼阿波利斯市當局發推文稱,聽到有「未經證實的」報告指,第三區警署的氣體管道被截斷,且建築內有其他爆炸品,敦促建築附近一帶人員疏散。

周五的一場新聞發佈會上,明尼阿波利斯市長雅各布·弗雷(Jacob Frey)表示,撤離警局是別無選擇。

弗雷稱,暴動和搶掠「不可接受」,但是他同時表示,他與所有人都知道,這座城市的人感受到「很多痛苦和憤怒」。

在他回應傳媒之前,特朗普在推特上指責明尼阿波利斯市「缺乏領導」,並警告假如弗雷不能恢復秩序,將派國民警衛隊「恰當完成工作」。

國民警衛隊通常由州政府管轄,不過在緊急情況下可由聯邦政府調動。

  Tweet by Donald Trump saying: "These THUGS are dishonoring the memory of George Floyd, and I won't let that happen. Just spoke to Governor Tim Walz and told him that the Military is with him all the way. Any difficulty and we will assume control but, when the looting starts, the shooting starts."

推特之後在該條推文上加上「注意公共利益」的標籤

推特指,該帖文美化暴力,違反其政策,但是沒有撤下推文,因為它「與持續進行中的公共利益事務有相關性」。

本周較早前,推特兩次對特朗普的帖文加上標籤,指其可能具有誤導性。總統隨後發佈行政命令,尋求限制該社交媒體公司的法律豁免。

持續示威

周三,明尼蘇達州長蒂姆·沃爾茲(Tim Walz)周四在明尼阿波利斯以及附近的聖保羅市長請求下派出該州的國民警衛隊,宣佈當前狀況為「非戰時緊急狀態」。

他表示,周二晚的搶劫、惡意破壞和縱火已經對很多商鋪造成破壞,包括一些少數族裔擁有的商鋪。

「喬治·佛洛伊德的死應該帶來公義和系統性的改變,而不是更多的死亡和破壞,」他在一份聲明中說,並呼籲一切抗議行動應該保持和平。

弗雷在周三呼籲對影片中用膝壓住佛洛伊德的警員提出刑事起訴。四名參與該次拘捕行動的警員已經被免職。

事件令人回想起埃里克·賈納(Eric Garner)的案件,他在2014年被警方鎖喉至死。他的死引發反對警暴的群體事件,也是「黑人的命也是命(Black Lives Matter)」運動的導火線。

 

抗議在周二下午開始,數以百計民眾來到事件發生的十字路口。

組織者試圖讓示威保持和平,並遵守社交距離規定,由示威者呼喊「I can't breathe(我呼吸不了)」和「it could've been me(有可能是我)」的口號。

在周三的第二晚示威當中,人群逐漸增加至數千人,示威者投擲石塊,且有人將催淚氣罐回擲向警方。

在警局門外出現過一次人群對峙,警員組成人牆阻擋示威者進入。

分析-「這樣他們才會聽」

傑西卡·拉森哈普(Jessica Lussenhop)發自明尼阿波利斯

在全城經歷了一個暴力與破壞之夜過後的早上,空氣中彌漫成濃煙,建築物仍在緩慢燃燒。

幾乎每一面牆、每一個路標和每一處表面都有新鮮的塗鴉,巴士站的玻璃被打碎,只剩下框架。

這個城市繁華的商業街成了一個戰場。

 

最嚴重的破壞很多都是集中在明尼阿波利斯警察部第三區周圍,外界相信涉及喬治·佛洛伊德死亡事件的警員此前就是在這一區工作。

今天早上,再有至少100名示威者聚集,向著排成一排攔住警區停車場入口的警員呼叫口號。持槍的警員在建築物頂上監察情況。

一家被搶掠的塔吉特(Target)公司商店停車場滿布來自商店內的碎片,人們一邊還在打砸門窗和自出自入,儘管多數人只是好奇。所有人都想知道破壞的程度。

而破壞是無差別的。

銀行、支票兌換店、酒品店被砸,公共圖書館的窗戶也被打破,書架和書桌被打碎四散。與塔吉特同在一幢購物廣場樓內的特許學校課室則被幾英寸深的水淹著,因為附近啟動了防火安全警告。

街上蔓延的怒氣是顯而易見的。嚎叫和哀號不時響起,似乎示威將持續數天甚至數星期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而且還可能會有更嚴重的暴力。就像一名示威者向我說的:「這很悲哀,但是這樣他們才會聽。」

各方反應

喬治·佛洛伊德的弟弟菲隆尼斯·佛洛伊德(Philonise Floyd)在周四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表示,他希望涉事的警員被判死刑。

「我再次要不回我哥哥了,」他說,「我們需要公義。」

他含淚說,那些「在光天化日之下處決我哥哥」的警員必須被逮捕,而他已經「厭倦了再看見黑人死去」。

他還表示,理解為什麼抗議者會衝上街頭。

 

「我現在不能阻止人們,因為他們有傷痛——他們有著和我一樣的傷痛。」

明尼阿波利斯警察局長梅德里亞·阿拉東多(Medaria Arradondo)為佛洛伊德的死所造成的「痛苦、毀壞和創傷」道歉,並表示他的警察部破壞了這座城市的希望。

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米歇爾·巴切萊特(Michelle Bachelet)也對佛洛伊德的死亡事件表示遣責,並指「根深蒂固、無所不在的種族歧視」必須得到正視和處理。

她還呼籲抗議者和平抗爭,和呼籲警方「以最慎重的態度避免目前的狀況進一步惡化」。

白宮新聞發言人凱莉·麥肯納尼(Kayleigh McEnany)在周四向傳媒表示,美國總統特朗普看到佛洛伊德死亡的片段之後感到「非常困擾」。「他希望公義得到伸張。」

美國多位名人和體育明星也相繼發聲,包括演員約翰·波耶加(John Boyega)、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LeBron James,勒邦·佔士)、碧昂絲(Beyonce)和賈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等均對事件表示憤怒。

喬治·佛洛伊德之死

周一,警員接報有人使用假幣,前往查問正在自己車中的佛洛伊德。

據警員稱,佛洛伊德被要求下車,然後他抗拒警方的行動,被用手銬鎖起。警方聲明中指,他看起來有「病理性的精神崩潰」。

視頻片段並沒有顯示雙方對峙是如何開始。

 

片段中可見,一名白人警員用膝部壓住伏在地上的佛洛伊德頸部;與此同時,佛洛伊德在呻吟著說「求你,我呼吸不了」以及「請不要殺我」。

明尼阿波利斯當局公布四名涉事警員為德雷克·肖萬(Derek Chauvin)、杜滔(Tou Thao)、托馬斯·萊恩(Thomas Lane)以及J·亞歷山大·金(J. Alexander Kueng)。

當地媒體報道,片段中用膝部壓住佛洛伊德頸部的警員是肖萬。

明尼阿波利斯警察聯合會稱,相關警員正配合調查。該工會在給當地媒體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不宜急於下判斷」。

「我們必須查看所有的視頻,我們必須等候醫學檢查報告。」

據美聯社指,44歲的德雷克·肖萬過去曾涉及過三宗警員開槍事件,在19年的警察生涯中共收到過17宗投訴。

加班趕製500萬個口罩 懲署2500義工 功成身退


【本報訊】懲教署因應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嚴峻,二月召集二千五百名休班及退休人員組成義工隊,到羅湖懲教所協助生產口罩至今近三個月,參加者橫跨數代懲教人員,年齡由十九歲至八十七歲,隨着疫情逐漸緩和,市面口罩供應亦開始回復,加上該署增設的囗罩機逐步投入生產,義工昨亦功成身退,完成歷史任務,他們共奉獻四萬三千小時,製造近五百萬個口罩。

銅芯口罩 網上登記逾137萬宗

義工從對生產過程一無所知,最後成為熟練的「工廠妹」及「工廠仔」,參與七十六日的退休人員吳金耀指,最初難以適應工場機械化工作程序,曾想過放棄,但眼見很多同事參加,署長胡英明亦經常親身到工場工作為大家打氣,令整個工場戰意高昂,最終令他打消退堂鼓;有份參與的總懲教主任何世美表示,能為抗疫行動出力,感到十分榮幸。

政府向全民派發可重用「銅芯抗疫口罩」,截至昨日網上登記系統共收到逾一百卅七萬宗登記,涵蓋逾三百七十五萬人,香港郵政亦已將超過三百廿三萬個口罩送遞。有關網上登記將於本月六日截止,港府呼籲市民盡快上網(qmask.gov.hk)登記。市民如未有上網登記,可於稍後親身到指定地點出示身份證領取,詳情及確實日期容後公布。



香港問題加深英國與中國裂痕 雙邊關係何去何從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2850618

新冠病毒疫情全世界蔓延以來,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愈發嚴重,英國國內雖然出現不少認同美國看法的聲音,但是英國政府最高層一直非常謹慎,避免公開表態支持美國對中國掩蓋疫情等多方面的指責。

然而,英國對中國人大決定在香港實施《國安法》迅速作出了回應:聯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共同發出聲明表示譴責。而此前,英國政府透露消息稱,有可能改變以往在選擇華為5G技術問題上與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有所不同的政策。

香港《國安法》與華為5G退出英國市場,無疑將對英中兩國關係造成嚴重影響。中國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最近刊登社論警告說:據報唐寧街計劃讓華為在2023年之前全面退出5G網絡的建設。「果真如此,這將會是極為昂貴的政策轉向,對所有利益各方將是全盤皆輸的局面,而且後果將毫無疑問波及技術以外的其它方面。」

新冠疫情、香港、華為會成為改變英國與中國關係的重大砝碼嗎?2020年,英國政府是否會改變以往的對華政策,不再對中國技術、中國投資給予厚望呢?果真改變,英國又將承受多大的代價?中國又會失去什麼?

疫情效應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絲路——世界新曆史》 一書的作者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過去一年,中國和英國雙方都有一些改變。

他說,到去年年底,中美貿易關稅問題持續了近兩年,英國和歐盟也試圖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濟情況,譬如市場准入, 知識產權保護等等。「不過我認為病毒給了一個更大理由來公開討論(對中國政策)。在過去4、5個月,特別是來自美國方面的呼聲越來越強硬,認為現在是對中國提出要求重新定義雙邊關係的好時候。」

弗蘭科潘說,在中國方面則需要看兩個方面,一是中國長期以來的方向,其二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最近兩三年對內對外所制訂的策略。

最近幾年,中美的對抗已經影響到了其它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孟晚舟被拘捕使中國與加拿大關係緊張; 澳大利亞要求調查新冠病毒起源後,中國加大了對澳大利亞出口產品的限制。

弗蘭科潘說,澳大利亞三分之一的出口去了中國,這就會成為很便利的施壓工具。在他看來,英國並不像澳大利亞與中國經貿關係極為緊密,「但是過去30年的一個普遍情況是,全世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而中國對外部世界的依賴卻在減少。」

他舉例說,英國20多所著名大學組成的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約20%的收入來自中國學生。

中英之間

那麼英國又有什麼對等的實力,可以平衡對中國的依賴呢?

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RUSI)的高級研究員查爾斯·帕藤(Charlers Parton)曾是英國駐大中華地區的資深外交官。

他接受BBC訪問時分析認為,英國政府應該仔細研究調查五個方面,看看中國在這五個方面是否真的能對英國造成嚴重的威脅。

投資——英國真的需要中國投資嗎?查爾斯·帕藤引用一份在北京的美國學者撰寫的論文說,結論是英國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是中國從中受益。

出口貿易——查爾斯·帕藤引用幾個國家對華關係緊張後的貿易數字說明,雙邊外交關係緊張並不會影響出口貿易,其中包括2012年達賴喇嘛訪問英國後的中英貿易數字、2010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後的中國與挪威貿易關係以及2016年韓國部署美國薩德反彈道導彈系統後的中韓貿易。

倫敦金融城對中國資金的重要性。他分析說,在目前中美關係緊張的局勢下,「中國更需要倫敦金融城,而不是倫敦金融城需要中國」。

教育產業——查爾斯·帕藤認為中國中產階級家庭都希望把子女送到英語國家受教育,而中國當局應該不會限制出國留學。

旅遊業——雖然中國曾經因為雙邊關係,禁止旅行團前往菲律賓、韓國和台灣,但查爾斯·帕藤認為中國當局應該很難限制前往英國的中產高端遊客。

他最後總結說:「應該多元化,過分依賴一個人會讓風險大增。」

英國政治

觀察人士注意到,中美對抗的同時,中國已經成為英國政治中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BBC外交事務記者詹姆士·蘭德爾(James Landale)報道說,在執政的保守黨議員當中,新成立了一些小組,如「中國研究小組」等,推動對華採取更強硬的路線。

而據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的主任迪恩·高德遜(Dean Godson)的說法,在保守黨內部不同傾向的議員們正在合流,要求對中國更加強硬。高德遜把這個同盟稱為「疑華派"(PRC-sceptic),其中包括親美國的議員,他們擔心如果英國不與特朗普總統同仇敵愾,英美之間的貿易協議會泡湯;其中還包括倡導人權關心維吾爾人的議員、不滿中國挑戰國際秩序的議員以及來自英格蘭北部擔心中國影響當地工廠生意的議員。

那麼英國對中國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既懂中國語言又懂中國國情能夠幫助制訂明智的對華政策呢?

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弗蘭科潘向BBC表示,在如何分析中國,乃至亞洲、非洲方面,英國都做得很不夠。

他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學校大學裏思考西方問題,觀察特朗普,但其實還有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我們都默認以為全世界都想成為和我們這些歐洲國家一樣的地方,但是新冠病毒疫情已經讓人們開始反省,因為我們在疫情中的表現並沒有讓我們的制度顯得比別人更強大。」




英國5G如棄用華為會產生什麼影響


華為在英國的未來再次布滿陰霾。這可能會影響英國提升互聯網服務計劃的效率和開銷。因為新冠病毒大流行,英國的經濟狀態已處於不確定狀態。

英國重新考慮華為的催化劑是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華為購買芯片。周日(5月24號),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NCSC)證實,正研究這會對使用華為技術的英國網絡產生何種影響


聽起來很模糊。但這可能為英國政府掉頭鋪平道路。

英國首相約翰遜一月份批准在移動和寬帶網絡非核心設備中繼續使用華為技術,但須減少華為的市場份額。

現在他可能會傾向於改變主意。

這將有助於約翰遜防止贊成禁令的後座議員破壞即將發佈的《電信基礎設施法案》。

此外,這有助於緩解與白宮的緊張關係,白宮此前表示,繼續使用華為將「對我們分享(安全)信息的能力產生重大影響」。

約翰遜和特朗普可能在下月舉行的七國集團峰會上見面。拋棄華為可以幫助英國確保和美國達成脫歐後的貿易協議,但同時也會使英中關係更加棘手。

華為警告這將帶來一系列後果。

華為副總裁張國威(Victor Zhang)告訴BBC:「更多的供應商意味著更多競爭、創新和更好的網絡可靠性,這對確保消費者能夠獲得最佳技術至關重要。」

他補充說:「排除華為將嚴重拖延5G建設,也會使英國經濟遭受高達70億英鎊損失。」他引用了代表英國網絡運營商的貿易組織英國移動(Mobile UK)去年發表的一項研究

「耗時」

移動服務供應商擔心,當前版本的5G網絡將依賴於以往的4G設備供應商,在現有的4G設備中插入新裝置。

新聞網站ThinkBroadband主編安德魯·弗格森(Andrew Ferguson)解釋說:「安裝額外的天線時,許多4G都可以通過升級軟件實現5G。」

他補充說,即使華為禁令僅限於技術升級,(英國)基站網絡仍需淘汰並替換一些舊基礎設施。

撰寫英國移動(Mobile UK)報告的諮詢公司「Assembly」的馬修·豪威特(Matthew Howett)補充說:「這不僅對運營商來說非常昂貴,而且過程將耗時很長,他們需要對所有站點進行更改。」

「華為一直創新能力很強,不斷提供最小最輕的5G設備,這意味著運營商有時可以僅用櫻桃採摘機將其掛接到現有的巨大的桅桿基礎設施上。其他供應商的設備則更笨重,這意味著在取得規劃許可和封路方面的要求更多。」

華為的主要5G競爭對手是諾基亞和愛立信這兩家歐洲公司。

英國移動運營商稱,從三個供應商中選擇,有助於謀求低價。

在許多情況下,他們希望混用兩家供應商。如果其中一家出現技術問題,他們可以靠另一家提供服務。

華為去年委托進行的一項研究聲稱,排除華為,由於競爭減少,將使一國的5G投資成本增加8%至29%。

而且如果移動運營商不得不花更多的錢,這意味著消費者的賬單也會增加。

但一位反對華為的英國國會議員表示,還有更多重要的因素需要考慮。

英國外交事務委員會鮑勃·塞利(Bob Seely)告訴BBC:「這其中的因素還包括自由和公平的競爭,安全要素,數據隱私,以及地緣政治影響力因素和中國共產黨的影響力要考慮。原則上,通信網絡中不應存在高風險的供應商。」

華為否認使用中國國家補貼來削弱競爭對手,並表示永遠不會代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損害客戶利益。

家用寬帶

華為還是固網寬帶的重要參與者。

英國監管機構通訊管理局(Ofcom)稱,在為住宅、辦公室和其它建築直接提供的超快全光纖市場中,華為目前約佔44%的份額。

英國電信(BT)的Openreach部門旨在通過使用諾基亞和美國亞川(Adtran)公司提供的更多套件,使其達到35%的政府目標。

但這避開了一個事實,即另一種設置的光纖信號僅能到達路邊機櫃,而最後的鏈接由銅基提供。而涉及的成千上萬的路邊機櫃都是華為的

弗格森表示:「它們直接連接網絡的核心。除非有人要為此投入數十億英鎊,和做這項工作的所有人力,否則更換這些產品完全不可能。」

儘管華為的反對者希望它完全消失,但他們承認這在短期內是不切實際的。

但塞利建議,在「有的換」的情況下,應將路邊的機櫃和同類產品都換掉。

幾乎每人都同意的一件事是,在經濟不確定性時期,這個問題需要被一勞永逸地解決。

豪威特說:「這些採購決定可能要花18個月到兩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此外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滿足需求。因此,這不僅僅是一夜之間決定不用華為的問題。解決這一問題需要花上很多年。」

2020年5月30日 星期六

特朗普禁部分中國學生入境 美大學強烈反對 (17:15)

 https://news.mingpao.com/ins/%E5%85%A9%E5%B2%B8/article/20200530/s00004/1590829044062/%E7%89%B9%E6%9C%97%E6%99%AE%E7%A6%81%E9%83%A8%E5%88%86%E4%B8%AD%E5%9C%8B%E5%AD%B8%E7%94%9F%E5%85%A5%E5%A2%83-%E7%BE%8E%E5%A4%A7%E5%AD%B8%E5%BC%B7%E7%83%88%E5%8F%8D%E5%B0%8D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五(29日)宣布,6月1日起禁止部分中國留學生及研究人員入境,以保護大學的研究成果。
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國際事務副教務長Wendy Wolford同日發聲明,反對美國政府禁止中國學生入境,稱優秀的中國留學生、研究人員與校友,使康奈爾大學變得更優秀。
Wolford表示,跨文化的理解對於解決現今人類所面對的挑戰,有着日益重要的意義,她強烈要求為該大學的所有學生與研究人員發放簽證,以及為畢業生發放臨時工作簽證。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昨(29日)表示,美國領導人曾多次歡迎中國學生赴美留學,美方現在若禁止中國學生入境,是政治迫害與種族歧視。

(中華網 / 中國新聞網)

Zoom Video 與Microsoft.. 誰是明日之星.....


谷歌翻譯:

自去年首次公開募股以來,科技領域的新手Zoom Video Communications (NASDAQ:ZM)的股價已上漲到可以與老牌技術巨頭微軟 (NASDAQ:MSFT)的股價相媲美的水平  Zoom的視頻會議平台的普及為其成功提供了動力。


微軟還提供了快速增長的視頻會議產品,儘管它是公司核心業務的輔助產品。這符合當今互聯世界對視頻會議的需求,特別是在冠狀病毒大流行需要在家工作和學習之後。

將技術上的新貴與標誌性的資深人士進行比較,哪個是最好的選擇?讓我們檢查兩者以找出答案。


Zoom的成功

Zoom的成長在各個方面都非常出色。它名不虛傳,其收入從2017年的6080萬美元增長至截至1月31日的最近一個財年的6.227億美元。

其商業客戶從2019財年的50,800名增加到2020年的81,900名。該公司在同一時期內最大的商業客戶數量幾乎翻了一番,從344個增加到641個客戶。這些客戶在2020財年貢獻了Zoom收入的33%。

Zoom使用軟件服務(SaaS)訂閱模型產生收入SaaS模型使Zoom能夠收集經常性收入流,而客戶則避免了為購買軟件而付出大量的前期費用。

值得讚揚的是,Zoom的增長並沒有像年輕的科技公司那樣導致現金消耗  它的財務狀況非常好:在上一個財政年度結束時,它的總資產為13億美元,負債總額為4.559億美元,自由現金流為1.138億美元。

當該公司在6月2日發布第一季度財報時,其增長應該是驚人的。大流行引起的全球封鎖迫使組織過渡到遠程工作。這導致視頻會議平台(包括Zoom)的廣泛採用。

預計2021財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將在1.99億美元至2.01億美元之間。鑑於上一季度的收入同比增長了78%,增至1.883億美元,並且有大部分的家庭住所定單在季度內,Zoom應該輕鬆達到或超過估計值。

在大流行之後,Zoom希望利用其新發現的知名度並繼續發展。尚不清楚遠程工作是否仍將像鎖定期間一樣廣泛,但Zoom的成功已經使其成為美國頂級視頻會議公司之一

微軟的優勢

像Zoom一樣,Microsoft在其所有業務領域都正在經歷巨大的增長。其Teams視頻會議部門的每日活躍用戶從3月份的4400萬增長到一個月後的7500萬。

但是在家中住所的需求並不僅導致視頻會議的蓬勃發展。企業和其他機構需要IT基礎架構來支持遠程工作人員,這幫助微軟在公司第三季度(截至3月31日)實現了350億美元的同比收入增長。

微軟的雲計算解決方案是推動公司今天收入的動力。各行各業的組織都在使用諸如Microsoft之類的供應商將技術基礎架構轉移到雲中。雲計算市場在過去三年中增長了兩倍,到2021年估計將增長到1630億美元。

微軟的主要產品線是Azure,該公司第三季度同比增長59%。其其他雲產品還包括其著名的Office軟件套件的版本,該套件的收入同比增長了25%。

微軟的產品並非以雲計算而告終。其他產品包括其專業網絡站點LinkedIn,該公司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長21%,以及Xbox視頻遊戲平台,該收入增長了2%,並且將在秋季推出下一代遊戲機時進一步增長。

微軟還支付  股息,其堅實的財務狀況向投資者保證,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派息是安全的,其他公司大幅削減甚至停止了股息。該公司的總資產為2854億美元,而第三季度末的總負債為1709億美元。它還產生了137億美元的自由現金流,比去年增長了25%。

最終裁決

Zoom和Microsoft均顯示出出色的增長潛力和財務狀況。如果我必須選擇一個,那麼勝利就是微軟。

微軟因其高分紅和在雲計算領域的成功而使Zoom脫穎而出。隨著企業,政府和學校將IT基礎架構遷移到雲中,這是一個炙手可熱的市場,並且未來幾年會不斷增長,並且Microsoft正在贏得其在這個快速增長的市場中的份額。

港版國安法|恒指上週跌逾千 惟美國制裁難起作用 封殺華為便是一例 |傅允軒


「港版國安法」成為了中美博奕最新題材,恒生指數在上週五(5月22日)大跌近1,350點,但低位不乏支持。就像數月前美國簽署《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沒有對中港帶來任何影響一樣,今次筆者也不認為美國的制裁能夠起到作用。

撰文:傅允軒 |

當然,如果跟《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相比,今次美國的行動,影響應該會較大,但同樣不值一提。箇中邏輯十分簡單:舉凡美國所有「制裁中國」的舉動(包括制裁華為),都跟資本主義相違,而過去的人類歷史足以表明,資本主義就跟呼吸與心跳一樣理所當然。閉氣一時三刻是可以的,但不能閉一輩子。

資本主義是美國強盛的根本立論,所以美國做出違反資本主義的舉動,最大敵人不是中國,而是自己。筆者發夢也沒有想過,美國竟然為了制裁一家企業,會用上傾國之力,不惜破壞自由市場,推行指令經濟,抓破自己臉皮。

華為去美國化幾近完成

華為手機去美國化的步驟已經完成得八八九九,本年的晶片供應也不會受美國新禁令影響。

在接下來的一年內,如果連晶片的供應問題也能完全解決,所有與美國有關的手機設備商(美國最新封殺華為的禁令,牽涉所有美國公司),將會撤底失去華為這個大客戶。美國封殺華為,其實就是封鈠自己。

除了硬件外,谷歌(Google)也有機會失去一群死忠華為的手機客戶。美國政府及企業在行銷時,最絕的推銷手法是先免費給你用,然後到你不能沒有它時,再從中賺取利益。

最經典的例子,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藉機向歐洲推銷美元。美其名是送出美元幫助歐洲重建,其實是推行美元霸權的第一步。直到大家都在自己的體制用上別人送來的美元時,才發現已不能自拔。

Google的行銷手法也是如出一轍。站在Google立場,不管你用甚麼品牌的手機,只要有人用自己產品就可以了,如今美國的封殺令,卻令華為大條道理踢走Google。想清楚,這條禁令到底在封殺華為,還是在封鈠Google?

美國商譽撇賬難以估計

上文所提的,只是美國在城池上的損失,還未計及難以估算的商譽撇賬。就封殺華為為例,全世界都看清楚,原來美國可以為了自己的利益將龍門任搬,連自己一直恪守的自由市場規則也可打破。這舉動本身已經厚顏至極,倒頭來的結果,卻可能是幫了華為。

這個商譽撇帳有多大,真的無從估計,活生生的例子卻顯而易見。以我們香港人為例,在Google搜尋上打「移民」二字,大數據推算的關鍵字,先後出台灣、加拿大、日本等地,唯獨「美國」榜上無名。

不管如何,筆者不認為美國的制裁會對香港長遠發展有不利影響。本週推介的股票是贛鋒鋰業(01772),候突破28.5元追入;止蝕23元,目標35元。

華為手機去美國化的步驟已經完成得八八九九,本年的晶片供應也不會受美國新禁令影響。圖片:Unsplash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恒指公司淡化「阿里下季染藍」


 當市場預計阿里巴巴(09988)成為藍籌新貴之際,恒指公司網誌卻指,雖然同股不同權(WVR)和第二上市公司將於八月季檢時有機會獲納入恒生指數,但現在認定阿里巴巴必然「染藍」屬言之尚早。

基金界指機會仍大

網誌提及,阿里現時市值達4.2萬億元,每日成交額逾40億元,為本地規模最大及其中一間成交最活躍的上市公司。早前諮詢結果亦反映大比數回覆人士支持納入WVR及第二上市公司到恒指選股範疇。以阿里截至三月底的自由流通股票市值2,610億元計,「染藍」後會佔恒指比重約3%。

恒指公司強調,恒指作為市場重要指標,要改變編算方法着實不易。成分股的選股範圍擴大是反映市場狀況及用家需求。恒指顧問委員會將對恒指公司提供的候選公司進行分析,經仔細商討後方可決定成分股變換。

東驥基金管理董事總經理龐寶林指,阿里、美團點評(03690)等新經濟股盈利增長強勁,加上對本港經濟敏感度低,若獲納入恒指,可為恒指注入增長動力,有助港股成交。而按市值和成交額估計,阿里於八月獲納入恒指機會仍很大。

外國人賣樓恐走資五千億

https://orientaldaily.on.cc/cnt/finance/20200530/00202_001.html?pubdate=20200530

內地通過「港版國安法」後,近年於經貿及科技等領域與中國針鋒相對的美國或強硬回應,甚至不惜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因而再度燃起香港前途憂慮。跨國投資銀行摩根大通(下稱摩通)估計,港元與美元之間的聯繫匯率制度能否維持視乎資金會否大舉外流,若外籍人士賣掉港樓「班資回國」,香港物業市場恐走資接近5,000億元。

 

摩通引用差餉物業估價署及一六年香港人口普查的數據推算,以現時居港外籍人士約為24.7萬人、30%持有香港住宅物業、平均面積650方呎而呎價逾1.98萬元計算,如果一半持有物業的外籍人士因為「港版國安法」生效而對香港失去信心,繼而賣樓「走佬」,涉及物業總值達4,785.49億元,這筆潛在撤離的資金總額相當於香港四月底外匯儲備的13.9%。

專家料樓價挫達一成

而外籍人士會否離開,首先考慮的是他們所屬的外資企業會否撤出香港。摩通指,跨國公司一向只是視香港為進入內地市場橋頭堡,以他們在內地營商已久,理應早就熟習內地一套,應不會只是因為香港立了國安法就拂袖而去。真正威脅外資信心的乃是中美關係劍拔弩張,因這關乎中國經濟的前景,中國經濟受創香港自然「無運行」,畢竟投資決策的根本是商機。

資深投資銀行家溫天納不排除香港樓價會在「港版國安法」生效之初,因為一些人急着沽貨離場而出現5至10%調整,惟資金撤出是另一回事。他相信,現時投資者以至駐港外籍人士都在觀望,要走也不會一下子全部離開;若跨國企業要撤出香港,從部署到落實也需要兩至三年時間,料資金只會「陰啲陰啲」,而非排洪式流出。

紀惠集團行政總裁湯文亮稱,若在港的外國人都沽售港樓,當然會令樓價下跌,但投行的分析往往與現實相反,亦不排除有外資趁機唱淡以準備低位入市的可能。他續指,相比○三沙士肆虐和○八年金融海嘯期間,外國人持有香港物業數量不多,但會否全面沽貨則存疑。

此外,他又預期,內地人大量沽售港樓的可能性不大,一來大多數內地人不是持有太多港樓,多數是「一層起兩層止,就算賣出港樓,亦不會去美國買樓,以免被美國凍結資產。」因此,他認為香港樓價今年只會升或跌5%以內。

有資深銀行家認為,現時香港樓價問題在於來自內地的購買力大減,原因是社會衝突不斷重創消費和投資,而失業率上升又削弱本地購買力,新冠肺炎疫情令情況雪上加霜,現在只是游資過剩令資產價格跌不下來。

聚居地西貢放盤增10%

而受「港版國安法」影響,部分地區住宅放盤量增加。世紀21奇豐廖振雄表示,向來受外籍人士追捧的西貢區市場,近日區內放盤量增加約10%,叫價雖未見大幅回落,惟業主議價空間普遍達5至10%。

特寫:出口轉內銷水土不服中國外貿企業的“海歸路”不平坦

https://cn.reuters.com/article/feature-china-exporter-domestic-demand-0-idCNKBS2380XI

作者許菁

路透北京6月1日- “出口轉內銷是破解(外貿)企業訂單荒困境的重要途徑,但也並非易事,品牌、渠道、甚至整個訂單模式等等,從生產到經營都遇到水土不服。”在深圳經營一家主打出口LED產品的企業家章先生對路透稱。

他表示,新冠疫情影響下,很多中國外貿出口企業尋求出口轉內銷,“難是難,不過反過來想,這總比沒訂單強。”

疫情的蔓延令國際市場需求明顯萎縮,儘管近期海外復工正逐步推進,但全球貿易活動恢復正常仍需時日,中國出口企業轉型“海歸”成為應急之策,但現實的瓶頸也迎面而來,加之國內市場交易鏈條相對冗長、回款慢,對缺乏國內市場經驗的外貿企業來說,要在短時間內重新了解新的市場並自建渠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除了產品生產與檢測標準不同,經營模式也完全不同。章先生介紹,多數外貿工廠為品牌的代工廠,在缺少品牌授權的情況下產品難以直接售賣,同時,國內品牌市場格局已基本穩固,要想分一杯羹,就要在多個環節增加費用以開拓市場。以往“訂單-生產-交付”的出口訂單模式,轉戰到國內市場還不得不面對一定期限的放賬期。

“對出口轉內銷的企業來說,渠道問題比品牌問題更加突出,尤其是那些產品以外銷為主很少內銷的企業來說,在國內市場根本就沒有能夠為自己所用的銷售渠道。”中國企業聯合會企業研究處處長劉興國說。

而與渠道相比,更為嚴峻的是市場。他表示,對這些企業而言,轉內銷意味著不得不投入大量資金在國內市場鋪設營銷渠道,進而大大增加企業營銷成本。

一家江蘇紡織企業負責人表示,“為了滿足國外客戶的供應商標準,一般我們的工廠從軟件到硬件標準都比國內高,成本也會相應偏高,轉內銷是個自救辦法,但我們在價格上實在是沒有優勢,還擔心產不對銷。”

不過,出口轉內銷也並不是出口企業的唯一出路。劉興國指出,面對疫情的影響,出口企業還可以通過其他路徑實施自救,一是可以積極主動挖掘國際市場新需求,繼續在國際市場尋求新發展;二是主動轉型進入新領域,或是向價值鏈中高端升級。

今年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指出,中國面對外部環境變化,要堅定不移擴大對外開放,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圍繞支持企業增訂單穩崗位保就業,加大信貸投放,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降低進出口合規成本,支持出口產品轉內銷。

中國商務部部長鐘山此前在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主題發布會上稱,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外貿企業原來多數是單一做出口的,現在出口受阻之後,政府支持他們出口轉內銷。這項工作現在見到了成效,4月份出口企業內銷額增長17%,說明優質的外貿產品同樣受到國內消費者的歡迎。”

**需要更強大的內需消化**

從企業的角度要面對國內與國際不同的市場規則,而從市場的角度,大量的轉內銷產品供應要擠進供需已近飽和的市場,必須通過國內有效需求的新增來消化。

在劉興國看來,國內有效需求本來就不足,疫情更是削弱了國內消費者的消費能力,導致國內需求出現下滑。在此情況下,出口企業要將產品轉向國內市場,就意味著不得不從本已經競爭很激烈的國內競爭對手中搶奪市場份額,其壓力顯而易見。

“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採取措施,以有效激發國內需求。”他強調。

章先生提到,他最近正考慮在一些中小城市建立內銷網點。“但現在還是擔心市場購買力有限,我們注意到近兩年的促消費政策都在向農村市場下沉,不知道會不會對我們來說是個發展的空間。”

中金公司最新研報稱,雖然4月中國出口增速超預期、且5月以來海外經濟開始逐步重啟,但外需回升的路徑可能“道阻且長”,同時,由於“第三波疫情”仍未顯現緩和跡象,中國內需穩增長的步伐暫時也不會停歇。

廣告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在一場線上論壇建議,對於轉內銷的產品可以在一定時間內給予特殊政策,免徵國內增值稅,同樣享受出口退稅的政策,視同出口。

他指出,轉內銷後收取國內增值稅和其他稅負,成本上漲後可能會不適應國內銷售。而且,外貿企業在國內銷售方面本就缺乏人才和經驗,需要重新建立銷售網絡,不適合再過多給他們增添資金壓力。

中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日前指出,當前全球疫情和經濟形勢嚴峻複雜,中國發展面臨風險挑戰前所未有;建議今年要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保持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加強宏觀政策的統籌協調、精準操作和實施力度。(完)

憧憬染藍 阿里流通市值兩月飈660億 分析估計權重將不止3% 美團料更高

 
【明報專訊】市場關注同股不同權(WVR)架構公司「染藍」細節,恒指公司昨發布網誌解畫,指截至3月底止,阿里巴巴(9988)流通市值約2610億港元,因此若納入恒指,權重約3%。網誌首次披露阿里股份在港註冊架構,據中央結算系統(CCASS)變動推算,由4月至今已有逾3億股阿里股份「搬倉」回港。有分析亦認為,阿里流通市值有望因搬倉再變動,權重可望進一步提升。

明報記者 馬迪帆

投資者搬倉回港 涉逾3億股阿里股份

截至3月底,阿里於香港註冊、存於CCASS的股票約為48億股。恒指公司網誌指出,當時花旗的35億股阿里持倉,幾近全數屬用於發行美國預託證券(ADR)的基礎證券,相當於最終阿里流通股份僅13億股。

但根據最新數據,花旗持倉已減少至31.6億股,由於同時存於CCASS阿里股數變化不大,意味已有投資者將阿里ADR轉換為港股,涉及約3.4億股。以昨日收市價194.3元計算,阿里在港的流通市值在兩個月內已增加逾660億元。

美團股價新高 流通市值現逼7500億

不過,即使計入近期的股數變動,阿里5月流通市值也估計僅有3100億元,而美團(3690)股價一路破頂,其流通市值現已達近7500億元,遠遠將阿里甩在身後(見表)。恒指公司昨日網誌則未有提及美團、小米(1810)佔指數的估計權重。網誌僅表示,將在8月季檢開始考慮納入WVR及第二上巿公司,「現在認定阿里必然染藍始終言之尚早」,屆時委員會將對各公司進行分析,經商討後方可敲定。

 


耀才證券研究部總監植耀輝表示,雖然初步公布阿里「染藍」權重僅3%,但已經有股東頻繁將美股轉為港股,至8月其流通市值及比重均有希望繼續提升。

植耀輝又表示,即使最後在納入權重上有差異,也不認為阿里就會因此「跑輸」美團。

券商看好阿里股價追落後

中國通海證券投資策略聯席總監阮子曦則表示,市場應對阿里佔恒指比重有所預期,不認為股價會因權重上的落差而「插水」。他表示,近期股價受壓因素主要仍是美國對中概股態度收緊,但中期而言依然睇好阿里。阮子曦表示,天貓下月的大型購物節「618」已開始造勢,不少主播的「presale」已經錄得大幅成交。同樣有「618」購物節的京東將來港上市,阮子曦則認為,兩電商巨頭定位、路線仍有不同,雖然一定會與阿里產生競爭,但市場未必要二選一。

5G概念投資期可達10年以上 基礎建設、衍生產品和業務甚麼時候會踏入收成期? | 林子俊


科技發展賽道有很多,例如人工智能(AI)、大數據和雲服務等,其中近兩年最多人關注和議論的,相信大多數投資者會首推第五代流動電話(5G)。儘管如此,不少讀者對5G了解不深,選擇公司時常常會有疑問。趁近日上市公司業績空檔期,筆者嘗試由淺入深分析,希望可以幫助到讀者。

撰文:林子俊|圖片:unsplash

讀者應該還記得任天堂(Nintendo)曾推出一款遊戲 Pokemon Go,一度在香港引發熱潮,由於其應用了擴增實境(AR)技術,資本市場上也曾炒作一番,可惜熱潮只持續一段不長的時間。

5G產業鏈長 所有互聯網相關產業都可受惠

筆者想論述一個觀點:為何選擇5G? 5G和上述技術有三個不同:

  1. 第一,其屬於底層設計,在5G架設完成後,幾乎所有互聯網相關的產業都可以從中受惠。
  2. 第二,其產業鏈非常長,從大型基站搭建到每個地區的訊號接收器;從軟件的研發到手機硬件;從飛機郵輪火車到家裏的智能電燈和掃地機器人,都可以牽涉到5G技術(這也是為何投資市場上噪音如此多的原因);
  3. 第三,這涉及國家層面網絡安全的爭議。 5G的熱潮可以持續多久?筆者保守估計是十年時間,這還不包括其衍生出來的其他關聯產業投資週期。

目前雖有限制 惟5G全球普及化只是時間問題

參考4G的經驗,最早2010年12月由日本開始商用,一直到2012年滲透率才明顯提升。 內地更是自2013年12月才真正實現商用,一年後的滲透率也只不過是7.56%;到2016年12月才達到58.33%。 5G呢?根據市場預計,到了2020年底,內地的滲透率有機會達到7%;2022年有機會達到28%。

內地之外的地方,受制於某些政府的限制,滲透率有機會更慢。 雖然如此,科技的改革並不會受到某些政治因素長遠地阻難,換言之全球普及化,相信只是時間的問題。

5G投資週期可達10年以上

讀者假如專注研究5G和5G投資機會,是十分划算的,因為這個技術的投資週期,可以長達十年甚至更久。 正如上述,5G的產業鏈非常長,不同時期會有不同的投資機會,過早入場很可能會遭受較大損失。

過早入場可能會導致較大損失。

例如,網購業務無疑是受惠於4G技術的發展而銷售額節節攀高,惟2010至2015年期間投資內地大型的網購上市公司,股價表現其實非常一般。 儘管事後諸葛亮復盤,投資者可以話無論甚麼時候入場買入相關股份,持有到今日的回報都非常豐厚,但筆者想指出,並非所有投資者都有足夠耐心和資本實力。 因此,直至今日,筆者認為5G還是處於投入期,最值得關注、可以預期有較好表現的,是基礎建設的部署和承建業務。

其衍生出來的商業化產品和服務,無論是手機還是其他,均處於戰略性投入階段,距離收成期還需要一段頗長時間。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