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1日 星期日

香港問題加深英國與中國裂痕 雙邊關係何去何從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uk-52850618

新冠病毒疫情全世界蔓延以來,美國與中國的對抗愈發嚴重,英國國內雖然出現不少認同美國看法的聲音,但是英國政府最高層一直非常謹慎,避免公開表態支持美國對中國掩蓋疫情等多方面的指責。

然而,英國對中國人大決定在香港實施《國安法》迅速作出了回應:聯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共同發出聲明表示譴責。而此前,英國政府透露消息稱,有可能改變以往在選擇華為5G技術問題上與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有所不同的政策。

香港《國安法》與華為5G退出英國市場,無疑將對英中兩國關係造成嚴重影響。中國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最近刊登社論警告說:據報唐寧街計劃讓華為在2023年之前全面退出5G網絡的建設。「果真如此,這將會是極為昂貴的政策轉向,對所有利益各方將是全盤皆輸的局面,而且後果將毫無疑問波及技術以外的其它方面。」

新冠疫情、香港、華為會成為改變英國與中國關係的重大砝碼嗎?2020年,英國政府是否會改變以往的對華政策,不再對中國技術、中國投資給予厚望呢?果真改變,英國又將承受多大的代價?中國又會失去什麼?

疫情效應

英國牛津大學研究員、《絲路——世界新曆史》 一書的作者彼得·弗蘭科潘(Peter Frankopan)向英國廣播公司BBC表示,過去一年,中國和英國雙方都有一些改變。

他說,到去年年底,中美貿易關稅問題持續了近兩年,英國和歐盟也試圖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濟情況,譬如市場准入, 知識產權保護等等。「不過我認為病毒給了一個更大理由來公開討論(對中國政策)。在過去4、5個月,特別是來自美國方面的呼聲越來越強硬,認為現在是對中國提出要求重新定義雙邊關係的好時候。」

弗蘭科潘說,在中國方面則需要看兩個方面,一是中國長期以來的方向,其二是習近平領導下的中國最近兩三年對內對外所制訂的策略。

最近幾年,中美的對抗已經影響到了其它西方國家與中國的關係:孟晚舟被拘捕使中國與加拿大關係緊張; 澳大利亞要求調查新冠病毒起源後,中國加大了對澳大利亞出口產品的限制。

弗蘭科潘說,澳大利亞三分之一的出口去了中國,這就會成為很便利的施壓工具。在他看來,英國並不像澳大利亞與中國經貿關係極為緊密,「但是過去30年的一個普遍情況是,全世界對中國的依賴程度越來越高,而中國對外部世界的依賴卻在減少。」

他舉例說,英國20多所著名大學組成的羅素集團(Russell Group)約20%的收入來自中國學生。

中英之間

那麼英國又有什麼對等的實力,可以平衡對中國的依賴呢?

英國皇家聯合研究所(RUSI)的高級研究員查爾斯·帕藤(Charlers Parton)曾是英國駐大中華地區的資深外交官。

他接受BBC訪問時分析認為,英國政府應該仔細研究調查五個方面,看看中國在這五個方面是否真的能對英國造成嚴重的威脅。

投資——英國真的需要中國投資嗎?查爾斯·帕藤引用一份在北京的美國學者撰寫的論文說,結論是英國並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反而是中國從中受益。

出口貿易——查爾斯·帕藤引用幾個國家對華關係緊張後的貿易數字說明,雙邊外交關係緊張並不會影響出口貿易,其中包括2012年達賴喇嘛訪問英國後的中英貿易數字、2010年劉曉波獲得諾貝爾和平獎之後的中國與挪威貿易關係以及2016年韓國部署美國薩德反彈道導彈系統後的中韓貿易。

倫敦金融城對中國資金的重要性。他分析說,在目前中美關係緊張的局勢下,「中國更需要倫敦金融城,而不是倫敦金融城需要中國」。

教育產業——查爾斯·帕藤認為中國中產階級家庭都希望把子女送到英語國家受教育,而中國當局應該不會限制出國留學。

旅遊業——雖然中國曾經因為雙邊關係,禁止旅行團前往菲律賓、韓國和台灣,但查爾斯·帕藤認為中國當局應該很難限制前往英國的中產高端遊客。

他最後總結說:「應該多元化,過分依賴一個人會讓風險大增。」

英國政治

觀察人士注意到,中美對抗的同時,中國已經成為英國政治中一個無法迴避的話題。

BBC外交事務記者詹姆士·蘭德爾(James Landale)報道說,在執政的保守黨議員當中,新成立了一些小組,如「中國研究小組」等,推動對華採取更強硬的路線。

而據智庫「政策交流」(Policy Exchange)的主任迪恩·高德遜(Dean Godson)的說法,在保守黨內部不同傾向的議員們正在合流,要求對中國更加強硬。高德遜把這個同盟稱為「疑華派"(PRC-sceptic),其中包括親美國的議員,他們擔心如果英國不與特朗普總統同仇敵愾,英美之間的貿易協議會泡湯;其中還包括倡導人權關心維吾爾人的議員、不滿中國挑戰國際秩序的議員以及來自英格蘭北部擔心中國影響當地工廠生意的議員。

那麼英國對中國的了解究竟有多少?又有多少人既懂中國語言又懂中國國情能夠幫助制訂明智的對華政策呢?

牛津大學的歷史學家弗蘭科潘向BBC表示,在如何分析中國,乃至亞洲、非洲方面,英國都做得很不夠。

他說:「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在學校大學裏思考西方問題,觀察特朗普,但其實還有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我們都默認以為全世界都想成為和我們這些歐洲國家一樣的地方,但是新冠病毒疫情已經讓人們開始反省,因為我們在疫情中的表現並沒有讓我們的制度顯得比別人更強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