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futunn.com/post/7518449?topic_idx=286&src=10&lang=zh-hk
進入10月的第一週,當大家還沉浸在「黃金週當年過」的喜慶氛圍中的時候,蔚來、理想和小鵬迫不及待發布了9月的銷量數據,結果比川建國得肺炎還讓人感到欣慰。
蔚來9月交付4709輛,環比8月增長18.7%。
理想9月交付3504輛,環比8月增長29.3%。
小鵬9月交付3478輛,環比8月增長31%,其中小鵬P7交付2573輛。
都接近月銷4000輛這一大關,也就是説年銷量逼近5萬輛,各項固定成本都可以得到適當的攤銷,短期內就很難破產了。
假期裏特斯拉國產Model 3降價的消息也相當轟動,最低24.99萬的售價彷彿一把刀,刺進新勢力的核心價格區間,不知道緊貼毛豆三打價格差的比亞迪漢和小鵬P7有沒有感受到秋天裏的第一次顫抖。
我們之前分析過汽車行業的兩種競爭策略;
1、低成本戰略,基於汽車行業設計、生產和銷售過程中的規模效應,尋找具有最大消費羣體的大眾市場,儘量拉高單車型銷量,或者通過平台化戰略拉高零部件複用率,從而實現規模效應,固定成本得以充分攤銷,因此成本和售價做到競爭對手難以企及的地步。大眾、豐田、現代是戰略1。
2、差異化戰略,通過大量營銷費用維護品牌調性,他們互相之間又有差異化,寶馬強調性能、奧迪強調科技感、奔馳強調優雅等等。品牌形象易守難攻,豐田苦心經營多年的雷克薩斯至今也只是‘二線豪華品牌’而已,而且豪華車品牌和茅台一樣,歷史越久越香。比如BBA、法拉利、保時捷、雷克薩斯屬於戰略2。
新勢力也能據此劃分,特斯拉、小鵬、威馬、比亞迪是戰略1,蔚來、理想是戰略2。
先説結論,大部分的戰略1企業都會被特斯拉打得很慘,這幾乎是一條死路。
01、為什麼特斯拉要降價?
有人認為,特斯拉降價是一個錯誤的戰略決策,但並非如此。
我們來看這個眾所周知的圖,由於電機在動力性能和線性輸出方面遠優於燃油機,而且三電系統的成本固定,一旦價格上升到30w以上的區間時,電動的性價比會快速超越燃油車。
特斯拉原本的舒適區就是30w以上的豪華車,用超強的駕駛性能吊打BBA,同時賺的盆滿缽滿。
原本特斯拉可以選擇戰略2,重金投入營銷打造高端品牌,改善內飾品質、舒適性和空間,成為BBAT中的一員。
但特斯拉的征途是星辰大海,「讓更多的人享受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的樂趣」。
我們假設特斯拉可以以零利潤率銷售汽車硬件,假設均價是22w,這個價位直接衝擊了常規的家用B級車市場,佔領帕薩特、雅閣、凱美瑞等出貨量最大的市場。這時候Model 3的銷量可以放很大,並且具有戰略1的低成本壁壘。
同時假設FSD的配置率達到80%,税後單車價值4.48w,則特斯拉可以做到17%的淨利率,這已經是一個可以比肩BBA的利潤率水平。
FSD也是一個具有網絡效應的軟件——用的人越多,大數據積累之下,性能越好。考慮到這一點,特斯拉儘管切入傳統的大眾市場,這種差異化友商難以複製。
也就是説,特斯拉實現「降價」-「放量」之後,同時具有了戰略1和戰略2兩種競爭優勢。
30w以上的豪華車一貫盈利能力強,玩家基本上就BBA+保時捷+雷克薩斯,在不同的車型週期裏你來我往,輪流坐莊。
但特斯拉不是這種思維,特斯拉猶如DOTA裏面的DOOM——所到之地,寸草不生。
如果沒有意外,Model 3在未來還會繼續降價,直到豐田本田都感受到疼痛。
02、蔚來、理想、小鵬做對了嗎?
所謂君子不立危牆之下,或者芒格説的「如果我知道我將死在哪裏,我就永遠不會去那裏」,直面特斯拉的屠刀是不明智的。
國內造車「四小龍」的戰略是有差異的。理想和蔚來做的是BBA的生意,而小鵬、威馬、比亞迪做的是大眾的生意,這將極大影響企業的存續可能性。
BBA的生意就是維持品牌格調,滿足中產階級的品味,在某些領域做出差異化來。
蔚來極為重視用户社羣運營,重金打造的NIO House,格調不輸奔馳之星最奢華的4S店,為本地高端客户定期舉行露營、瑜伽、休閒沙龍等活動。
正如很多摳腳大漢買寶馬Mini只是為了打入女性車友會一樣,購買蔚來汽車可以視作一張進入本地高端社交圈的門票。
即便在去年蔚來最困難的時期,也有一些死忠粉極力支持蔚來,這和我們的印象一致,教育背景良好的中產階級是蔚來的基本盤。
理想和蔚來相似,王興親自下場帶貨,客户羣體從購買力極強的互聯網圈鋪開,逐步下沉到中產階級市場。
但理想佔了一點技術路線的優勢,ONE使用的增程式技術既解決了續航焦慮難題,也降低了電池成本。這使得理想ONE貼近蔚來ES8的軸距和車長,價格只要32.8萬,比空間小一圈的ES6還要便宜3萬。
所以理想ONE銷量很快就能上4000的水平,毛利率表現也很讓人滿意,這也是一種差異化競爭的思路。
按照目前的趨勢繼續走下去,蔚來和理想不一定可以做出多大的量,但是大概率可以獲得不錯的盈利能力。
小鵬、威馬、比亞迪不一樣,他們從十多萬的低端車開始做,按照我們之前的效用曲線,這一價位並不具有性價比優勢,小鵬G3和威馬EX5看起來更多針對限牌城市的佔號需求,或者網約車市場。
銷量也的確能説明問題,這一價位的電動車並不受消費者歡迎。
小鵬和威馬順勢推出了更高端的中型轎車P7和Mavens,跟比亞迪漢的打法一樣,緊貼model 3 的價位向下2-3萬元,還更大碗,續航更長,內外飾更好,空間更大。
價格競爭策略很有效,比亞迪漢跟小鵬P7都取得了接近4000輛/月的銷量水平。
但問題來了,如果成本無法做到比特斯拉更低的話,特斯拉降價怎麼辦?除了最近的這次降價,特斯拉還可以連續降價3次。
還是那個問題,短期的最優策略在長期也是最優的嗎?
或許有些新勢力想不了那麼遠,先活過明天再説吧。
編輯/Jeffy
免責聲明:本頁的繁體中文版由軟件翻譯,富途對翻譯信息的準確性或可靠性所造成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
風險提示:上文所示之作者或者嘉賓的觀點,都有其特定立場,投資決策需建立在獨立思考之上。富途將竭力但卻不能保證以上內容之準確和可靠,亦不會承擔因任何不准確或遺漏而引起的任何損失或損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