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2日 星期日

內地培育國產晶片產業!呢批股票要留意

內地培育國產晶片產業!呢批股票要留意

中國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半導體市場,但內地的半導體產品需求主要通過依賴由美國進口,以滿足需求。為減少對進口晶片的依賴,內地一直試圖提升國產晶片的生產和技術能力,例如成立中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投放研發資金以拉近與美國的技術差距。儘管已增加投入,但分析估計,中國的晶片研發技術始終落後於海外約十年。


國防軍工均會用到晶片

晶片被視為產業和技術升級的主要核心技術,小至智能手機、電器;大到國防軍工均會用到晶片,而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進口國和消費國,卻相當依賴由海外進口。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IC Insights發表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半導體產業市場的1,550億美元(約12,100億港元)規模中,僅有240億美元(約1,878億港元)成品在中國生產。
在中美貿易戰邁向科技冷戰,華為與商湯科技等公司的晶片供應先後被美國下令切斷,既令中國在科技發展上的弱點浮面;也令中國更為迫切要擺脫對海外晶片供應的依賴。 美國亳無疑問是現時半導體領域的領導者,擁有領先晶片設計技術的,幾乎都是美國企業。
據TrendForce公布的最新研究統計,全球最大晶片設計企業依次分別為,博通(Broadcom)、高通(Qualcomm)、輝達(NVIDIA)、聯發科(Mediatek)及超微(AMD)等。

望在晶片技術上自給自足

在首五晶片設計企業中,美國企業佔了四間;聯發科則為台灣企業,尚未有未有中國企業能擠身。 目前中國算得上規劃較大的兩家晶片設計企業,分別是華為旗下的海思半導體和清華紫光展銳,但與國際上大型晶片設計企業有一定距離。
中國一直希望在晶片技術上可造到自給自足,在2014年,成立首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向主要的晶片製造計劃提供支持,其中包括清華紫光集團等。 另外,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發表報告,指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對手相比,中國半導體企業獲得過多的政府支持和介入。 OECD對全球最大的21家半導體公司進行分析,包括英特爾(Intel)和高通等六家美國公司。
另有紫光集團、華虹半導體(01347)、中芯國際(00981)及長電科技這四家中國公司。 當中,以紫光集團得到的政府支持規模最高;其次是南韓的三星電子(Samsung Electronic)和英特爾,政府支持的方式包括直接撥款和持股。

設千億基金扶助行業

經歷多年政府加大力度投資,中國雖然在晶片設計上已有所提高,但在高性能微處理器和圖形晶片等關鍵領域仍處於落後,仍然相當依賴外國入口。 為進一步增加在有關領域的資金投放,內地在2019年10月成立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二期,規模達2,040億元人民幣。 該基金旨在推動內地,打造從自主晶片設計到晶片製造的半導體產業供應鏈,減少對美國晶片的依賴。
為應對美國技術隔絕的風險升溫,中國企業的確加快了自行研發晶片技術的速度,例如華為已開始生產不含美國晶片的智能手機。 根據瑞銀聯同日本技術實驗室Fomalhaut Techno Solutions的分析,華為在2019年9月發售的旗艦手機Mate 30並未採用美國零件。 事實上,華為在2019年上半年推出的智能手機P30 Pro為例,已逐步減低對美國技術的依賴。 據法國研究公司System Plus Consulting分析,P30 Pro的存儲晶片來自美光科技(Micron)和日本東芝(TOSHIBA)。 而相機技術來自日本索尼(SONY);手機的處理器,則由華為自己研發。 另外,百度和三星電子早前宣布,百度首款雲到邊緣人工智能(AI)加速處理器百度崑崙已完成開發,將於2020年初批量生產。

百度夥三星生產晶片

百度崑崙晶片基於百度自主研發的,面向雲、邊緣和人工智能的神經處理器架構XPU,晶片將採用三星的14納米製造工藝及I-Cube (TM)封裝解決方案。 這是百度和三星的首次晶片合作,據百度創辦人李彥宏稱,這款晶片由百度自主研發,未來將運用在智能汽車、語音圖像等領域。 百度選擇與南韓的三星合作生產晶片,分析認為正是反映中國企業正試圖避開美國供應商,加強國產晶片供應。
有分析估計,中國高科技企業受美國制裁和加強限制後,對中國晶片企業供應的需求將增加,為中國晶片業發展帶來了3,000億美元(約23,500億港元)的投資機會。 不過,分析指出,中國的技術成功在於技術應用,而不是技術創造,在高性能微處理器和圖形晶片等關鍵領域仍然落後。 外界也質疑,中國企業在開發自己的晶片和操作系統時,其晶片和操作系統是否能像高通等美國晶片巨擘般具有競爭力,相信中國晶片產業要追上仍海外技術,還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實現。

免責聲明:本專頁刊載的所有投資分析技巧,只可作參考用途。市場瞬息萬變,讀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理應審慎,並主動掌握市場最新狀況。若不幸招致任何損失,概與本刊及相關作者無關。而本集團旗下網站或社交平台的網誌內容及觀點,僅屬筆者個人意見,與新傳媒立場無關。本集團旗下網站對因上述人士張貼之資訊內容所帶來之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