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2日 星期一

炒股炒期權賭波multi-task 恐成疫後新常態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2716620/+%E7%82%92%E8%82%A1%E7%82%92%E6%9C%9F%E6%AC%8A%E8%B3%AD%E6%B3%A2multi-task+%E6%81%90%E6%88%90%E7%96%AB%E5%BE%8C%E6%96%B0%E5%B8%B8%E6%85%8B  

 

 2月21日,週日。同文高天佑日前談及“女股神”Catherine Wood明星效應對股市利弊,單看標題,老畢還以為高兄說的是年輕散戶跟“契媽”搵食好過打工,一個二個興起全職炒股念頭,不想努力工作了。

 

細讀內文,才知所指乃契仔契女們只懂抄功課忘了做功課,方舟(ARK)有朝一日“超載”翻艇,契媽自身難保,如何救得了盲目跟風的散戶?

 

作者所言甚是,惟撇開努力揀股及管理倉位等層次較高的問題不談,近月錄得“變態級”回報的股份多不勝數,參與炒賣既賺得快收穫又豐,而所謂破壞性創新企業十之八九在美國上市。今天科技發達,投資早已無疆界兼零成本,觀乎美國網上券商的宣傳攻勢,本港散戶轉戰美股風氣愈來愈盛之餘,“女股神”於多只香港掛牌中資股身上亦押下重註,吸引本地股民蜂擁追隨。

 

由此看來,許多人已不分西東“雙邊投注”,炒股炒到廢寢忘餐,因此而無心工作,高呼我不想努力了,著實不足為奇。

 

目標單純參與者眾

 

Catherine Wood的契仔契女非但炒股當返工,從美股新開倉認購期權(buy calls to open)的壯觀情景可見,散戶利用衍生工具代替正股蔚然成風。根據SentimenTrader的統計,單在過去四周,相關交易涉及期權金總額便達444億美元 !

 

期權是一種非常靈活的投資工具,有實貨在手想賺點收入,又或一舉兩得降低股票買入成本,可選擇covered calls策略,代價是犧牲股價潛在升幅,履行按特定價格(期權行使價)出售持股的義務。倘若保證金或現金足夠,也可考慮沽出認沽期權(put-selling)策略,邊收取期權金,邊等待以“折讓價”接貨。假如對後市感到不安,還可透過購入個股或指數認沽期權(put-buying),為個別股票或整體持倉買保險,把無法估計的下行風險轉嫁給期權賣方。

 

眼前所見,年輕散戶獨沽一味Long Call,以有限資金博食大茶飯,壓根兒沒興趣理會什麼策略。簡而言之,新生代賭性大發,且非常享受投機帶來的刺激和樂趣,零佣金徹底消除交易門檻,參與的人不斷增加,惟目標單純得很,投機活動焉能不火上加油?

 

挫折無損戰意

 

 

美國債息顯著抽升,股市漸趨波動,單邊博漲不再無往而不利,年輕散戶的愛股近日更出現較大回調,槓桿效應起作用,認購期權跌幅非同小可。然而,證諸數據,小股民有打不死的精神,並未以虧損為懼,一於哪裡跌倒哪裡企翻起身,戰意絲毫沒有受挫。

 

在新冠疫潮初起時,美國忽然冒出一批熱愛炒股的年輕人,跟金融海嘯後新世代不問股事的坊間認知處於兩個極端。許多論者當時認為,抗疫封城措施迫使人人足不出戶,體育賽事暫停更令喜愛賭博之輩悶出鳥來,反正留在家中無所事事,以股代波聊勝於無,投機風氣遂一發難收。

 

驟聽之下,這種解釋言之成理,惟細心一想,若真的如此,股市炒風應在大型體育活動逐步恢復後漸漸收斂。事實剛好相反,賭波與炒股的關係顯非此消彼長,股市投機風氣變本加厲。

 

嚐過甜頭誘因難除

同一道理,即使限聚禁足等措施隨疫情受控而陸續放寬,上班一族重回辦公室,炒風恐怕也不會冷卻,皆因股民一旦嚐過甜頭,繼續參與的誘因就很難消除,開始染上炒癮也許與疫情有關,但時間久了,是否宅在家中已無關宏旨。百業重啟經濟復常後,更多人可能瓣瓣都啱,炒股炒期權賭波multi-task,界線不僅比疫前模糊,恐怕還會成為疫後新常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