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高層近年來人事更迭頻繁如走馬燈,最新又傳出一則頗為出人意表的消息。內政大臣柏斐文(Suella Braverman)被革除職務,接替者是原任外相的祁湛明(James Cleverly),而懸空的外相一職竟然由前首相卡梅倫(David Cameron)頂上。曾經入主唐寧街十號卻因脫歐問題而引咎辭職的卡梅倫,時隔七年回鍋入閣再戰江湖,已然人面全非,首相換了四個。
現任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之所以作出如此破格安排,導火線是柏斐文禍從口出,包括倫敦市長簡世德(Sadiq Khan)在內的重量級人物要求她下台的呼聲此起彼伏。事緣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武裝組織哈馬斯激烈衝突,英國出現抗議活動,柏斐文在《倫敦時報》撰文,批評倫敦警方雙重標準,偏袒親巴示威者,容許他們在上周六(十一日)「國殤紀念日」(Remembrance Day)上街遊行,而且形容他們的活動是「仇恨示威」(Hate Marches)。反之,柏斐文認為倫敦警方面對極右示威者態度強硬。
柏斐文的右傾思維早已引起輿論關注,雖然她自己是印度裔移民後代,卻聲稱「外來移民入侵英國」,必須採取措施打擊非法移民,以及限制合法移民入境數量。同樣是印度裔移民後代的辛偉誠決定炒柏斐文魷魚,相信是要避免執政保守黨被標籤為排外甚至仇外的種族主義者。
柏斐文被革除職務,連鎖反應牽動內閣改組。外相祁湛明轉職內政大臣,此舉沒有什麼突兀之處,冷不防接替祁湛明擔任外相的是始料不及的卡梅倫,英國政壇無不驚呼連連。嚴格而言,卡梅倫沒有資格入閣,因為他不再是民選下議院議員,但恰巧剛獲英皇查理斯三世賜予終身男爵爵位,辛偉誠順勢安排這位新晉貴族進入上議院,解決了入閣的資格問題。
本來仕途光明的卡梅倫,在二〇一六年黯然下台離開首相府,主因是他在任內胸有成竹開出一場破天荒的政治賭局,就英國脫歐與否展開全民公投,揭盅結果是押錯了注,贊成脫歐的民意稍稍過半(百分之五十一點九),卡梅倫輸掉相位。自此以後,英國頻繁更換首相,且都是走得不光采,文翠珊上了又落了,約翰遜上了又落了,卓慧思上了又落了,並且創下在任僅得四十五天的「史上最短命首相」紀錄。
前首相回馬槍入閣,英國歷史上不是唯一的特例。譬如保守黨籍的霍姆(Alec Douglas-Home),一九六三至一九六四年擔任首相,隨後於一九七〇至一九七四年擔任外相。英國政府沒有明文規定,首相離任後可做什麼或不可做什麼,再戰政途也好,頤養天年也好,悉隨尊便,卻都可每年領取終身津貼。
卡梅倫本周一獲任命為外相後表示,英國將會與盟友站在一起並加強合作,讓外界聽到英國的聲音。他說:「雖然我或者不同意部分決定,但我很清楚辛偉誠是一個有能力的首相,在困難的時刻顯示出超卓的領導才能。我希望為他帶來我們國家需要的安全和繁榮,在大選中向全國展示這個是服務英國的最強團隊。」保守黨能否在預計明年舉行的大選中得力於卡梅倫,目前言之尚早,不過有一點應該「雖不中,不遠矣」,作為外相的卡梅倫具備條件為中英關係創造改善的空間。
卡梅倫的親中形象深入民心,二〇一〇至二〇一六年擔任首相期間,外交政策的重點之一是大力推動與中國在經貿等領域交流合作,支持「一帶一路」倡議,形容中英關係為「黃金時代」。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二〇一五年十月訪問英國,卡梅倫與他一同到酒吧品嘗啤酒和炸魚薯條,友好象徵傳為佳話。然而,國際博弈變幻莫測,隨着中美角力激化,英國亦漸漸與中國疏離,頗多爭拗,辛偉誠去年十一月發表外交政策演說時明言,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
啟發聯想的是,辛偉誠本來揚言關閉孔子學院,但沒有兌現承諾,今年八月派出外相祁湛明訪問中國,安撫北京的意圖溢於言表。因此不難推測,辛偉誠安排立場溫和兼親中的卡梅倫肩負外交重責,任務之一是修補中英關係,透過經貿合作提振英國的疲弱經濟,以利保守黨在來屆大選爭取延續執政。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