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16日 星期四

畢老林 棄現金加碼股債 芬佬應可叻番次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614407/%E6%A3%84%E7%8F%BE%E9%87%91%E5%8A%A0%E7%A2%BC%E8%82%A1%E5%82%B5+%E8%8A%AC%E4%BD%AC%E6%87%89%E5%8F%AF%E5%8F%BB%E7%95%AA%E6%AC%A1

11月15日,周三。老畢早前講過,美股淡友幾個月辛苦建立的「戰功」,幾個禮拜便付諸流水,基金經理則因怕輸而持倉不足,一旦焗住追貨,聖誕升市隨時自我實現。果不其然,聖誕老人還有個多月才派禮物,芬佬已棄現金擁抱股債,Santa Claus Rally似可提前兌現。

美銀最新11月份環球基金經理調查顯示,受訪者整體股票部位轉為增持,是2022年4月以來首見。在鐘擺的另一端,現金水位從5.5%降至4.7%,兩年最低。然而,本月調查最搶眼的環節,當數基金經理「極度確信」利率明年走低,債券加碼部位創2009年以來新高,看好情緒為金融海嘯至今所未見。


散戶圍爐添話題

 

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上月下旬觸及5厘,短短三周內狂插60個基點,對沖大鱷阿克曼(Bill Ackman)沽空30年長債,出手與平倉拿捏精準,技高一籌就要服,無謂動不動以陰謀論酸人。反觀散戶,債價跌咁耐守咁耐,最怕係黎明降臨前魂不附體,觸底一刻才止蝕投降。輸掉的錢固然喊唔番,不憤氣想話翻兜,現在入市同人搶美國長債ETF(TLT),比三個禮拜前至少買貴十個巴仙。這類「悲劇」在股海經常上演,隨着債市不斷「ETF化」,老散圍爐又多一個聊通頂聊不完的話題。

阿克曼Short債恍如空手入白刃,打開口牌也可予取予㩦,但唔係個個專業操盤人都擁有Bill哥的身手和影響力,有時候人在江湖,最難應付反而是無色無形的「職業壓力」,遇上melt-up或melt-down往往身不由己,只能隨波逐流,起碼輸贏都有人陪,勝過單打獨鬥衰咗唔知點解釋。

回想年初,專業投資者的共識是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中國疫後強勁復甦。說到投資,最「擠擁」的觀點乃東升西降、最熱門的概念是中特估。結果呢?不論經濟抑或股市,實情與想像皆背道而馳,敢把這些意見當作相反指標,贏面隨時高幾籌。不過,美銀最新調查反映基金經理押重注明年利率掉頭,操作上則減持現金加碼債券,連帶股票敞口也明顯提升,老畢認為叻番次的機率頗高。

 

自揭底牌遭反噬

 

美國近期公布的經濟數據全線走弱,就業市場寒意漸露,物價亦朝着聯儲局樂見的方向走,若非決策者對經濟下行的擔憂甚於通脹反彈,該不會失策到搬石頭砸自己腳,拿債息上升當加息。投資者「獸性」一經釋放,疊加數據都幫埋手,10年期債息話咁快跌穿4.5厘,完全是金融條件以寬鬆姿態反噬格局,奈何官員在早前的言論中自揭底牌,現在才講必要時將毫不猶豫繼續加息,誰還會認真看待?

如果你問美國老百姓,怎樣才算通脹受控,我想他們會回答物價重回疫前水平。新冠初爆至今,美國消費物價指數(CPI)累升近20%,聯儲局理事庫克(Lisa Cook)近日在一篇演說中,對這個現象有十分「貼地」的論述。她說,經濟學家提及通脹降溫,尋求的是disinflation,普羅大眾卻往往理解成通縮(deflation),並非物價上升速度持續放緩。這種認知上的差別,令許多人誤以為物價重返疫前水平值得慶幸。

有強烈理由相信,美國通脹持續降溫勢頭不變,聯儲局的政策立場可望逐步偏鴿(incrementally dovish),當中最重要的線索來自住房成本。

 

住房成本續降溫

美國10月份CPI按年上升3.2%,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年升幅則為4%,與聯儲局2%目標雖仍有距離,惟核心通脹已是逾兩年來最溫和,起關鍵作用的正是住房成本開始「退燒」。這個領域在核心CPI中比重接近四成,10月份按年上升6.7%,明顯低於今年3月高點8.2%。

住房成本主要由租金上漲帶動,單看房租,10月較去年同期升7.2%,3月為8.8%。有趣的是,房地產資訊商Zillow 9月數據顯示,全美房租指數年增幅已降至3.2%,與去年2月高峰時的16.1%相差甚遠,峰值出現時間比美國勞工部的評估足足早了13個月,主要由於勞工部衡量的房租不僅計算新簽租約,還納入一段時間以前所簽合約,降溫需時體現。聯儲局主席鮑威爾過去談論住房成本時,就曾多次提及這種滯後效應。

住宿相關開支降溫,可能還要多花幾個月才會完全展現出來。然而,這個佔核心CPI五分之二的環節「熄火」,通脹接着「冷卻」只是時間問題。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