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30日 星期一

高天佑 : Tesla「進軍印尼」的啟示

 https://hk.news.yahoo.com/%E6%96%B0%E8%81%9E%E9%BB%9E%E8%A9%95-tesla-%E9%80%B2%E8%BB%8D%E5%8D%B0%E5%B0%BC-%E7%9A%84%E5%95%9F%E7%A4%BA-194400662.html

「東南亞」近日成為投資界潮語,擁有接近1億人口的越南尤其炙手可熱,被視為明日之星。另一邊廂,人口多達2.7億、排名全球第四的印尼亦不容小覷,該國投資部部長Bahlil Lahadalia日前聲稱已與Tesla達成協議,這家電動車龍頭將於今年進軍當地設廠。印尼雖坐擁勞動力紅利及豐厚礦藏資源,製造業卻一直停留於中低端代工,未能升級轉型,Tesla設廠及美國打造的「印太經濟框架」或可帶來契機。Tesla同時擱置在中國興建第二廠房的計劃,預料有助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印尼總統佐科(Joko Widodo)5月中到訪美國得州Tesla總部,獲該車企老闆、世界首富馬斯克(Elon Musk)親自接待,雙方言談甚歡。回國後不久,隨同出訪的投資部部長Bahlil Lahadalia接受印尼傳媒訪問時透露,印方已與Tesla達成共識,後者將於印尼興建電動車及電池廠房,預計今年內啟動。他表示,雙方雖未正式簽署文件,然而萬事俱備,短期內將有重磅好消息(this is good stuff, big stuff)。

Tesla現時在全球擁有4座「超級廠房」(Gigafactory,每年電動車產能逾10億瓦時),分別位於美國加州、得州、中國上海、德國柏林。其中,上海廠房在2018年落成啟用,得州和柏林生產線則於今年較早前先後投入運作。假若Tesla進軍印尼設廠消息屬實,將會是該車企在東南亞地區第一個生產據點。

但到目前為止,所謂「Tesla進軍印尼」只是該國政府單方面講法,Tesla不置可否,一直沒承認,態度曖昧。實際上,以Tesla的名氣及規模,每落戶一個地方設廠,創造大量職位、GDP、稅收及外滙之餘,同樣重要是能夠加速當地電動車產業鏈成熟。因此該車企巨擘猶如「皇帝女唔憂嫁」,透過與多個國家及地區政府洽談中挑選最「着數」方案。例如Tesla數年前進軍上海時,獲當地政府「半賣半送」提供大幅地皮,再加16億美元超低息貸款。

所以,Tesla現在若有意進軍東南亞地區設廠,相信不只印尼政府感興趣。雙方不排除仍在討價還價,印方提早放風及Tesla的曖昧態度,皆屬談判伎倆,尚待正式簽約作實。

分散地緣政治風險

無論如何,印尼擁有2.7億人口,屬全球第四大、東南亞第一的人口大國,比菲律賓(約1億)、越南(9000多萬)、泰國(6000多萬)加起來更多,具一定潛力。印尼還坐擁世上最豐厚鎳(nickel)礦資源,佔全球產量及礦藏儲量約30%及20%,而鎳正是生產電動車電池必需原料。馬斯克今年3月份才抱怨鎳價愈來愈貴,說Tesla或須直接沾手鎳礦投資以控制成本。由此角度看,該車企選擇於印尼開廠可算是合情合理。

同樣值得留意,印度及東南亞合計人口超過20億,對於Tesla以至任何國際企業皆屬重大潛在市場。惟印度投資環境尚未成熟,尤其針對汽車業採取保護主義政策,Tesla很難直接赴該國設生產基地。同時,在目前地緣政治形勢下,印度政府講明不歡迎Tesla把made in Shanghai電動車運到當地銷售。因此,Tesla若在與印度關係良好的印尼設廠,不但可開拓東南亞市場,還能作為外銷印度的踏板,堪稱最佳折衷選項。

印尼雖擁有勞動力及資源優勢,其製造業卻長期停留於輕工業及低端代工層面,未能躋身以中國大陸、台灣、日本和南韓為核心的東亞重工業及電子產業鏈。不過,近年愈來愈多國際企業擬把部分生產線從中國外遷,兼且由美國牽頭的「印太經濟框架」聯盟(日本、南韓、印度、印尼、越南等13國屬創始成員)本周一正式成立,該聯盟旨在推動成員國在供應鏈、數碼、環保、勞工等方面統一標準,有助產業鏈遷移,或可為印尼製造業「升級」帶來契機;Tesla設廠倘若成真,更可視為標誌性事件。

產業鏈遷移 中國要出招

中國上海廠房去年貢獻Tesla全球逾半產能,生產成本較美國廠房便宜一大截,可列作該車企歷來最成功投資之一,馬斯克還大讚上海員工非常勤力,「樂於加班到凌晨三點」。有見及此,Tesla原本擬在中國選址興建第二廠房,青島、瀋陽、廣州等城市均曾傳出「好事近」,可是馬斯克本月初明言暫時無意在中國興建新廠,只會擴建上海廠房,變相證實擱置「中國二廠」計劃。

上海自3月底嚴厲「封城」抗疫,令Tesla廠房產能受重創,但這屬短暫事件,理論上不應影響該車企在中國長遠發展大計。不過隨着地緣政治形勢演變,Tesla或想避免把太多「雞蛋」放在中國,轉赴東南亞設廠可分散風險。總的而言,一間半間廠房去留不算什麼,惟面對「印太經濟框架」來勢洶洶,美國盤算借此推動全球化產業鏈「去中國化」,中國難免需要接戰,宜進一步改善營商環境,讓中外企業看到穩定而亮麗的前景,它們自然不捨得離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