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7日 星期二

華爾街巨頭突然"全面看多",騰訊、阿里、京東、美團…嗅到了什麼?全球最大對沖基金大舉抄底

 https://finance.sina.com.cn/china/2022-05-17/doc-imcwipik0220817.shtml?cref=cj

 

經歷史詩級拋售潮後,外資機構正在重新審視中國互聯網科技企業的投資價值。5月16日,摩根大通突然對中國互聯網科技股“全面看多”,集體上調了中國互聯網科技股的評級、目標價。其指出,正在重新審視短期和長期基本面前景,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擺脫各種不確定性,未來頭部公司的股價或將超預期上漲。

  其次,華爾街“頂流”機構已經掏出真金白銀抄底中概股。其中,摩根大通的旗艦中國基金在一季度大舉加倉了京東,加倉幅度達1253%;橋水基金、福達國際也增持了騰訊、阿里巴巴、美團、拼多多、百度等多只中國互聯網科技股。

  風險是漲出來,機會是跌出來。一輪兇猛拋售潮之下,2021年1月至今,恆生科技指數的最大跌幅已超過63%,30只成份股的總市值合計蒸發一度超過13萬億港元,不可謂不慘烈。

  站在當前時點來看,中國互聯網科技股是否已經到了最便宜的時刻?未來的新機會是否已經來了?

  全面翻多

  5月16日,摩根大通最新發表的一份研報再度引發熱議,這份研報的觀點非常明確,全面看多中國互聯網科技的頭部企業,其對部分頭部企業的最新投資評級如下:

  騰訊評級上調至“超配”,目標價470港元;

  阿里巴巴評級上調至“超配”,目標價130港元;

  網易評級上調至“超配”,目標價185港元;

  美團評級上調至“超配”,目標價220港元;

  京東集團ADR和H股評級上調至“中性”;

  百度ADR評級上調至“中性”,目標價125美元;

  嗶哩嗶哩H股評級上調至“中性”。

  摩根大通在研報中給出了全面看多的原因,其指出,正在重新審視短期和長期基本面前景,中國互聯網行業正在擺脫各種不確定性,將受到短期及長期基本面因素的驅動,未來頭部公司的股價或將超預期上漲。

  具體來看,摩根大通認為,數字娛樂、本地服務和電子商務等細分領域的頭部企業將成為第一批跑贏大市的個股,而旅遊、廣告等細分行業啟動時點或將延後1-2個季度。

  摩根大通進一步表示,電子商務、本地服務運營商或將比數字娛樂領域產生更為直接的收益表現,而遊戲行業或將是數字娛樂領域表現最優異的細分子行業。

  這份全面看多中概股的研報,引發熱議的另一個原因是,摩根大通的觀點反轉的速度太快。

  今年3月14日,摩根大通發布的研報顯示,集體大幅下調中概股的評級及目標價,一度引發投資者質疑其報告的真實性,具體來看:

  騰訊評級降至減持,目標價由570港元降至265港元;

  阿里巴巴評級降至減持,目標價由175港元降至63港元;

  美團的評級降至減持,目標價則由295港元降至90港元;

  京東評級降為減持,目標價由380港元降為135港元;

  網易美股降至減持,目標價由125美元降至60美元。

  其3月份的研報甚至表示,京東、阿里巴巴、騰訊等中國互聯網公司在短期內“不可投資”。這則研報發布後,一度被華爾街投資者抨擊與質疑。

  據知情人士透露,摩根大通針對這份研報進行了內部調查,結論是,在發布前,撰寫研報的分析師、主管都認為“不可投資”是不合適的字眼,但因為編輯方面的失誤,未能將報告中的“不可投資”刪除。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巴巴、騰訊、京東等中國互聯網龍頭均將在本週內披露2022年一季度財報,而在此時,摩根大通突然“全面翻多”或許嗅到了中概股業績觸底回升的信號。

  真金白銀“抄底”

  資金的“態度”,永遠是最真實的。

  在發表“看空”報告的一季度,摩根大通卻在真金白銀“抄底”中國互聯網核心資產。據晨星數據顯示,來自摩根大通的旗艦中國基金“JPMorgan Funds - China Fund A (acc)–USD”在一季度大舉加倉了京東,加倉幅度高達1253%,截至一季度末,京東昇至該基金的第四大重倉股,持倉市值為2.12億美元。另外,該基金對騰訊、阿里巴巴也有小幅度的加倉。

  另外,其他華爾街“頂流”基金也在低位加倉了中國互聯網科技股。其中,橋水基金在今年一季度增持了阿里巴巴、拼多多、百度等多家頭部企業。

  橋水基金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的最新持倉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橋水基金增持阿里巴巴達321.22萬股,創單季度增持最高紀錄,增持幅度為75%,持倉股數升至748萬股,持倉市值達8.14億美元,升至第六大重倉股;增持拼多多227.75萬股,增持幅度超85%,持股數量升至493.94萬股,持股市值為1.98億美元;增持百度37.66萬股,增持幅度達50%,持股市值為1.49億美元。

  但橋水在一季度減少了對京東的持股數量,減持幅度19%,持股市值降至1.24億美元。另外,橋水基金在一季度直接清倉了特斯拉。

  數據顯示,截至一季度末,橋水的整體持倉規模達到248.07億美元,較上季度增加44%,十大重倉股集中度為33.94%。

  除了摩根大通、橋水基金之外,富達國際也在“抄底”中國互聯網科技股。晨星數據顯示,今年3月,富達國際旗下中國消費動力基金大舉增持了美團、京東等互聯網股票,增持幅度分別為20.27%、10.22%;持倉市值分別為1.8億美元、1.39億美元。

  該基金的第一、二大重倉股分別是騰訊、阿里巴巴,在3月也進行了小幅加倉,加倉幅度分別為4.26%、0.96%。

  2022年一季度,千億私募巨頭—景林資產也對中概股進行了大幅加倉。具體來看,其對網易、貝殼、京東、BOSS直聘進行了加倉,加倉數量分別為82.7萬股、1088萬股、308.7萬股、152.1萬股,網易、貝殼、京東分別升至第一、二、三大重倉股。

  景林資產表示,投資組合中充分考慮了當前相關國內、國際事件的影響,傾向選擇基本面質地優秀的公司,從現在時點往後2-3年,持有的優秀公司盈利會持續增長。

  至暗時刻已過?

  風險是漲出來,機會是跌出來。

  在經歷了一輪兇猛拋售潮後,中國互聯網科技股是否已經到了最便宜的時刻?未來的新機會是否已經來了?

  其實,复盤中國互聯網科技股的這一輪大跌,導火索是國內對互聯網反壟斷監管政策,疊加科技股的估值泡沫,而2022年以來,美聯儲加息、俄烏局勢、美國監管機構對中國在美上市公司的摘牌警告等一系列利空因素疊加,進而加速了中國互聯網科技股的拋售潮。

  以恆生科技指數為例,相較於2021年1月的高點,截至5月16日收盤,該指數的累計跌幅已超過63%,已經腰斬,其中30只成份股的總市值合計蒸發超13.6萬億港元,不可謂不慘烈。

  站在當前時點,中國互聯網科技股面臨的政策風險已經大幅釋放。首先是,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定調:關於平台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範、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並儘快完成大型平台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台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對於美國PCAOB審計底稿的談判一直在持續,國務院金融委也指出,目前中美雙方監管機構保持了良好溝通,已取得積極進展,正在致力於形成具體合作方案,中國政府繼續支持各類企業到境外上市。

  很顯然,目前監管層面已經出現了積極信號,監管最嚴厲的時點大概率已經過去。

  回到估值層面,當前香港恆生科技指數已經處於問世以來最低估值區域。以騰訊為例,截至5月16日收盤,騰訊的PE(TTM)已降至12.23倍,這是十年以來的最低估值,甚至是騰訊上市以來的最低水位。

  客觀來看,這一輪監管風暴過後,中國新經濟的發展環境將進入良性增長,而中國新經濟巨頭在適應監管後,經營業績也大概率將會重回增長。以美國的科技企業為例,美國的監管政策一直都非常嚴苛,在適應監管節奏之後,美股的科技互聯網巨頭的經營業績,大部分都重新回歸正增長。

  綜上所述,當前時點,大概率是投資中國科技互聯網行業最好的時點,可以用超低的價格,獲得一大批中國最具競爭力的核心資產。

  責編:戰術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