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高天佑: 拆解中國「限電」之謎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6%96%B0%E8%81%9E%E9%BB%9E%E8%A9%95-%E6%8B%86%E8%A7%A3%E4%B8%AD%E5%9C%8B-%E9%99%90%E9%9B%BB-%E4%B9%8B%E8%AC%8E-195600091.html

中國今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不過在這個冷冬,全國多省突然「全面限電」,包括浙江、湖南等富庶省份,多個城市夜晚關停路燈漆黑一片,民眾暖爐停擺徹夜難眠,不少人抱怨「一夜回到解放前」。對此異象,有人解讀為反映中國抗疫成功,出口訂單應接不暇,令工業用電需求驟增;又有人歸咎於中國為了「反制」五眼聯盟之一的澳洲而停購當地煤炭,猶如「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實際上,這兩種說法皆沒錯,更具體而言是有三大特殊因素疊加,導致中國「結構性缺電」,某程度屬於「富貴病」(happy problem)。

首先,中國11月出口貨額達2681億美元,按年大漲21.1%(對美國出口增速達46%),遠超市場預期的12%增幅。今年首11個月,中國出口貨額2.31萬億美元,按年微升2.5%,但這包括上半年全國「封城」期間工業及出口幾乎停頓,而下半年短短幾個月已收復所有失地有餘。

工廠復產與供暖需求疊加

簡單來說,中國確實是全球唯一成功控制疫情的大型經濟體,工業產能已經接近全面恢復,加上歐美零售商「補庫存」,帶動出口商訂單異常暢旺,工廠開足馬力趕產,致用電需求急增。

另一個可參考數據是中國10月份全社會用電量,按年上漲6.6%,而第二產業(製造業)升幅更達7.7%,據估計在11月份增速可能達到雙位數字,正反映近月用電需求有幾「勁」。

其次,近日很多香港人表示「終於有冬天」,事關經過此前幾年「暖冬」之後,今年輪到拉尼娜現象(La Niña,即厄爾尼諾現象之相反顯現)發威,令太平洋中部及東部(覆蓋華東、華中及華南地區)進入冷冬。香港人大多具有「西伯利亞精神」,不開暖爐也撐得住(筆者不少北歐朋友抱怨香港冬天難捱過其祖家),但內地人慣用空調,況且華東與華中地區在冬天會落雪,偏偏採用天然氣的中央供暖系統未像華北地區普及,所以每逢冬季都會用電暖爐和電空調「狂扯電力」,在這個寒冬尤甚。

再者,工廠以往在年尾臨近收爐,其用電需求會跟家庭供暖需求錯峰,但今年因疫情緣故,訂單反常急增,兼逢冷冬來得太早,導致兩大用電高峰疊加,對中國發電、供電系統構成重大考驗。

第三,屋漏逢夜雨,中國近月停購澳洲煤炭。據該國最暢銷報章《澳洲人報》(The Australian)報道,11月頭三個星期,銷往中國的澳洲煤炭按年急跌96%,目前有逾50艘來自澳洲的運煤船滯留於秦皇島港口外,不准泊港卸貨。

實際上,中國去年本地煤炭產量達37.5億噸,而從澳洲進口的煤炭約7700萬噸,佔比僅約2%,看似無關痛癢?然而,一來中國煤炭供需向來處於緊平衡狀態,邊際(marginal)變化有可能構成超乎比例的影響(就像中國豬肉產量佔全球48%,但從美國和巴西進口的豬肉倘有任何阻滯,都會令肉價顯著波動),何況是在工業用電及家庭供暖「雙高峰」帶動需求猛增之下。

更重要的是,大家有否留意,煤炭不像其他大宗商品般有全球統一的期貨指數(例如油價、金價),皆因「同煤唔同命」,別以為「煤炭屎鬼」看似都是黑擝擝一嚿,惟其產地、質素和成份不同,用途及價值亦有很大差異。

禁澳煤或令發電機組暫停

簡單而言,澳洲出口的屬高質煤炭(當地煤炭並非一概高質,但低質的缺乏出口需求),來到中國約一半用於煉鋼(煉焦煤),惟近年用於發電(動力煤)的比率正在逐步提高。事關華東省份富庶起來之後,為着改善空氣質素,陸續推進「燃煤機組改造工程」,把部分發電廠機組改裝為燃燒澳洲「靚煤」,由於雜質較低,其排放的污染號稱跟天然氣發電相若,所以此番德政深受當地民眾歡迎。

問題是每次改裝需時幾個星期,不可能「今日燒澳洲煤,明日燒山西煤」這麼「彈出又彈入」;恍如一輛車若改用無鉛汽油引擎之後,當然不能再用柴油驅動。理論上,內蒙古、俄羅斯、印尼部分產地的煤炭可作為澳洲煤「代用品」,然而供應有限,發電效率也不及「澳洲貨」。若是在用電量淡季,政府尚可安排發電廠分批停工改建,恢復燃燒國產煤炭,但現在屬「反常旺季」,加以臨時臨急停購澳洲煤,難免令不少發電機組面臨停擺。

綜上三點,正可解釋為何華東富庶省份「限電」特別嚴重,一來沿海地區屬出口工業重鎮,二來人民富起來後,家家戶戶都安裝空調取暖,三來當地部分發電機組「冇(澳洲)煤用」。

很大程度上,這次「限電」也是一種「富豪病」,堪稱happy problem,畢竟工廠訂單飆升、家庭空調用電量大,都反映經濟向好,總勝過工廠蕭條減產,家庭住戶交不起電費。至於澳洲煤炭則關乎政治問題,就像今年國產大片《冰雪長津湖》劇情,當年中國志願軍抗美援朝,在冬季零下三十多度單衣橫渡鴨綠江,民眾現在「為國捱凍」,何嘗不是一種光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