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疫情暴露英兒童捱餓問題 曼聯球星拉舒福特:官員不知民間疾苦

 https://news.mingpao.com/pns/%e7%b6%93%e6%bf%9f/article/20201227/s00004/1609006455162/%e7%96%ab%e6%83%85%e6%9a%b4%e9%9c%b2%e8%8b%b1%e5%85%92%e7%ab%a5%e6%8d%b1%e9%a4%93%e5%95%8f%e9%a1%8c-%e6%9b%bc%e8%81%af%e7%90%83%e6%98%9f%e6%8b%89%e8%88%92%e7%a6%8f%e7%89%b9-%e5%ae%98%e5%93%a1%e4%b8%8d%e7%9f%a5%e6%b0%91%e9%96%93%e7%96%be%e8%8b%a6

【明報專訊】隨着疫情加劇,英國的貧窮問題,也因防疫封鎖措施收緊及職位減少變得嚴重。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早前在英國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向部分受疫情影響的兒童提供救濟。這是UNICEF成立逾70年來,首次幫助養活英國兒童,避免基層兒童餓着肚子過聖誕。致力爭取向英國基層兒童提供免費膳食的曼聯前鋒拉舒福特(Marcus Rashford),向BBC訴說小時候全家捱餓的困境,「有時候沒有任何食物,就去睡覺。跟我最親近的人才知道我和家人曾經歷過什麼,我的隊友和教練也不知道」。

資料來源:《衛報》、BBC

英國基層兒童的食物問題由來已久,政府自1980年代削減社福開支,可領取免費午餐的學童減少,學校膳食的營養價值也有所下降。不過每天上學可享用一頓免費膳食,是拉舒福特兒時的救命草。

UNICEF逾70年來首幫助養活英童

拉舒福特來自單親家庭,媽媽梅爾(Mel)要養育5個孩子,即使同時打3份工,家庭經濟仍是捉襟見肘。梅爾在博彩公司擔任出納員,下班後又要去做清潔,周末再去當洗碗工,但即使可以給孩子買到食物,自己卻吃不飽。梅爾說:「有時候,我們家甚至麵包也沒有。但我不會向人透露經濟狀况,因為這很尷尬。」

拉舒福特稱,這個社會制度「不是為了讓我們這種(貧窮)家庭可以成功而建立,無論我的媽媽如何努力工作」也不足以溫飽。他質疑官員不懂民間疾苦。

拉舒福特憶述在其長大的曼徹斯特南部懷森肖(Wythenshawe),當地店家如何支援他們一家。他說:「若他們知道我媽媽在工作,就會給我吃些薯條或什麼。」

拉舒福特7歲加入曼聯青年軍,4年後搬進曼聯的宿舍。梅爾說:「這是必須做出的重大決定。因為我晚上要上班,沒有人照顧他。」拉舒福特為母親向他灌輸正確的價值觀而感到驕傲。他說:「當你來自一個痛苦的地方,很多時候它會轉化成你的動力。」

受兒時的經歷影響,拉舒福特一直為兒童的膳食問題奔波,成功推動英國政府於疫情期間,即使是學校假期也繼續為基層學童提供食物券,並為低收入家庭提供更多支援。

拉舒福特因兒時經歷 為兒童膳食奔波

英國在3月疫情惡化後實施防疫封鎖措施,拉舒福特當時與英國社企FareShare開始籌款,爭取為弱勢社群提供食物。今年6月,他已籌集約2000萬鎊(約2億港元),用於提供300萬份食物。

他又向英國國會議員寫了一封公開信,成功說服政府在暑假期間,為130萬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兒童繼續提供免費食物。

拉舒福特的母校Button Lane小學的校長羅伯茨(Emma Roberts),為拉舒福特的貢獻感到驕傲。校方表示,自疫情蔓延以來,申請免費膳食的家長愈來愈多,受助的孩子由30人增至70人。這些父母失去工作,沒有錢養家。

拉舒福特早前與一些英國主要食品品牌及超市組成工作組,將食物分配給低收入家庭,並呼籲政府擴大免費學校膳食計劃,以惠及更多兒童、延長現有的學校假期膳食計劃,並提升「健康開始」(Healthy Start)代用券的價值,改善低收入家庭的孕婦及年幼兒童的營養。

政府回應稱,已增加對地方政府的相關支持。不過英國下議院有關學校在今年底至明年復活節假期間繼續提供膳食的動議,在10月被議員否決。

拉舒福特稱:「我認為他們對這問題沒有足夠的了解。」不過在議案無法通過後,英國各地的企業、慈善機構及其他組織都出來提供援助,向貧困家庭提供免費食物。

拉舒福特利用自己的社交媒體帳戶,宣傳這些慈善活動。他說:「看到全國各地那麼多人伸出援手,這令人非常自豪。」

在龐大的公眾壓力下,政府最終決定在冬季向貧困家庭提供額外支援。英國首相約翰遜甚至致電拉舒福特,通知他政府將提供新的援助措施,包括價值1.7億鎊(約17.8億港元)的冬季疫情補助金計劃,以幫助最脆弱的社群、價值2.2億鎊(約23億港元)的學童假期額外食物援助、向食物分配機構額外提供1600萬鎊(約1.7億港元),並提升「健康開始」代用券的價值。拉舒福特為新措施感到高興,並期望未來有更大的改變。

[企業地球村]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