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3日 星期三

謙遜 -- 限制自己只投資於認識 避免這架構受情緒影響 思考如何證明決策是對的?

【黃國英專欄】優秀投資者的性格共通點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9/10/09/010128386.shtml 
投資名宿巴菲特、達利奧(Ray Dalio)、肯恩費雪(Ken Fisher)操作、分析風格各異,但據Silverlight Asset Management的主理人Michael Cannivet在一篇文章中分享,三人有一性格共通點,幫助他們撐過職業生涯的初段,最終達致成功。這項性格特質就是謙遜。

Cannivet指出,華爾街上學霸、強人多不勝數;可是投資有趣之處,是不似學校,沒人能一直擁有正確答案。即使頂級的投資者,犯錯也是家常便飯,精準度如長期平均達60%,已算殿堂級好手。所以優秀的投資者大都虛懷若谷,隨時準備從錯誤中學習

巴菲特可算是首屈一指的範例,即使被譽為當世最傑出的投資者,卻幾乎從沒見他吹噓自己的能力與成績,反而犯下的錯誤,卻一再自揭瘡疤。例如今日作為旗艦的巴郡(BRK.A),巴菲特在致股東的信中表示,當年的收購正是一大愚行,直指可能為自己及夥伴帶來過千億美元的機會成本損失。而他卻毫無掩藏之意,繼續以原本名稱營運。又如1993年以4.33億美元收購Dexter Shoes,結局是幾乎全盤失敗,當時還是發股票收購,傷上加傷,巴菲特笑指自己此一敗仗,應被納入健力士世界大全。

Cannivet認為,巴菲特天賦聰明,卻不時強調對投資而言,單靠智商並非持久優勢。巴菲特在為《智慧型股票投資人》作序時寫道:要投資成功,並不需超高智商、非凡的商業眼光或內幕消息;而是精明的決策架構,及避免這架構受情緒影響的能力。

而謙遜對巴菲特執行其「能力圈」的概念,亦相當重要。因為誠實承認未能掌握的項目,歸類為「太難」,才能限制自己只投資於認識的項目。

那謙遜又是如何幫助對沖基金之王達利奧,從大敗局中翻身?篇幅所限,留待下回分解。

  ************************************

【黃國英專欄】達利奧如何從大敗中學到謙遜

 http://www.orangenews.hk/finance/system/2019/10/16/010128966.shtml

上回提到,投資機構Silverlight Asset Management的主理人Michael Cannivet,在其文章指出,優秀投資者的一大共通點,乃是謙遜,幫助他們從谷底反彈,再創佳績。上次提到巴菲特,這次則以風格有別,但同樣聞名的對沖基金經理達利奧(Ray Dalio)為例。

達利奧在1970年代中期,創立投資機構Bridgewater Associates,逐步發展成全球最大的對沖基金,管理資產規模達1,200億美元。近年他出版回顧職涯與講述其工作與人生的著作《原則》,解釋道他如何從一次大敗中,學到謙遜的價值

1982年時,達利奧已薄有名氣。當時他押下公司的資金與聲望,大膽預測環球經濟將進入蕭條,最終卻成為重大錯判,當時正是史上最大牛市之一的開始。公開預測全盤失敗,令達利奧名利雙失,幾乎倒閉。

但達利奧亦藉這次教訓,學會謙遜的重要。他認為要在虛心與進取之間,取得平衡,思維模式亦由「我是對的!」,演化成自問「怎樣證明我是對的?」。要回答這個問題,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尋找目標一致,但思考角度不一的同伴,索取他們的意見,作為參考。

達利奧自此採取非常激進的開放態度,鼓勵以至要求各級員工表達看法,務求讓最好的意見勝出,透過了解不同意見之間的矛盾,他得以理解他人的思考角度,為自己的看法作壓力測試。

達利奧更將這種文化,推廣至全公司。他鼓勵盡力追求真相,例如所有會議都有錄音;會議中所有與會者,都可即時評價講者的觀點與表現。達利奧本身也樂於接受員工批評,視為有用的反饋。從這些事例,可見達利奧相當重視謙遜,作為自己及下屬的戒條。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