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8月30日 星期一

商湯智能駕駛 未來貢獻可觀

 https://hk.news.yahoo.com/%E5%95%86%E6%B9%AF%E6%99%BA%E8%83%BD%E9%A7%95%E9%A7%9B-%E6%9C%AA%E4%BE%86%E8%B2%A2%E7%8D%BB%E5%8F%AF%E8%A7%80-191500956.html

本港獨角獸商湯集團上周五已向港交所(00388)提交上市申請,即將躋身上市公司行列。商湯香港公司、澳門公司總經理尚海龍於遞交IPO申請前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公司自2015年起研究自動駕駛技術,並以人工視覺為優勢,相信未來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將對公司有很大貢獻。

尚海龍指出,商湯成立翌年隨即着手研發智能駕駛,克服不少困難,譬如分辨不同光線和場景下的人、車、障礙物,辨別人的方向,逐項解決技術難題。他透露,商湯花了兩年時間取得人工智能(AI)賦能智能汽車的30多個專利,並形成初步的無人駕駛,即L4級高度自動駕駛能力。

商湯2017年推出智能汽車方案,尚海龍介紹主要分為個3方向,包括汽車的人工智能感知技術、車與道路網絡的協同,以及車廂內的監測系統。

夥30車企 產品獲50款車選用

據公司的初步招股文件,截至今年6月底,商湯與30多間汽車公司合作,獲選為50多款車型的供應商,將在未來數年內向逾2000萬輛汽車供應智能汽車產品。

尚海龍稱,最受車廠歡迎的仍是智能車廂方案,可監測乘客有否佩戴安全帶、司機會否處於疲累駕駛等。另一獲採用較多的方案為L3級別(有條件自動駕駛)的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若駕車時遇到危險會提示司機。「完全無人駕駛,從比例而言暫時較少,因為商湯做產品提供商,車廠都要有消化技術的能力,配合自己的硬件、市場定位,推出後市場有好反應,才會逐步發生。」他又說,各地法例、社會接受程度不一,需要一段時間消化新技術和工種變化。

現時已有多間車企、互聯網巨頭研發及推出自動駕駛技術,談到商湯的優勢,尚海龍認為在於集團的人工智能視覺技術,以及通過視覺感知、激光雷達感知和多傳感器融合的全面解決方案。他解釋,有些公司只採用雷達作為感知探測,惟有車廠反映這種方案成本太高,「一架10萬元的車配個50萬元的雷達,是本末倒置。」他指出,鏡頭的視覺感知在成本上較具優勢,隨着技術進步,希望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都可以降至合理價錢,再配以鏡頭,達到較完善、保障度高的解決方案。

不過,智能汽車業務目前在商湯的收入佔比甚微,據招股文件,今年上半年只佔4%,約7060萬元人民幣,按年升4%。尚海龍提到,商湯推出商業化方案已4年,行業上的自動駕駛技術慢慢成熟,相信挑戰在於政府對牌照發放、修改法例的態度。他並稱,內地部分區域陸續放寬無人駕駛車輛使用,例如廣州、上海、北京、深圳,預計未來智能汽車業務會為集團提供很大貢獻。

研發開支龐大 上半年處虧損

至於商湯最「搵錢」的業務,則是智慧商業和智慧城市,今年上半年分別佔總收入39%和47%,合計比重超過八成。智慧商業是一站式軟件平台,內置9300多個人工智能模型,應用行業涵蓋製造、基礎設施、交通、商業空間管理、住宅物業管理及金融服務,客戶達635個。智慧城市業務主攻公共部門,訂造一站式軟件平台,管理交通、城市服務等,截至今年6月底服務119個城市,連接逾100萬個物聯網設備。

據招股文件,商湯仍處虧損狀態,今年上半年經調整虧損淨額7.26億元人民幣,按年收窄33%,部分歸因研發費用龐大。研發開支由2018年佔收入比例約五成,擴大至去年的七成,今年上半年更達107%,即金額已超越收入。公司對此表示,行業受快速技術變革影響,需投入大量資源於研發,以取得技術進步,擴大產品線並使服務具創新性及競爭力,故預期研發費用繼續大幅增加。

採訪、撰文:卓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