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過去,總會覺得難以理解,為何相當明顯的跡象,當時都會忽略。撇除後見之明的因素,預先理解自己在各階段的心理狀態,或對加快反應、減少極端情緒,有點幫助。任職私募基金的Morgan Housel,最近撰文解釋面對好壞消息的心理偏誤循環,不妨參詳一下:
「最初我們看不到壞消息,因為開始時是小事,傳統渠道不會報道。少數專家之間會討論,但不會廣傳。
接著我們會忽視壞消息,因為略過不熟悉的事,感覺較輕鬆。況且究竟是自己不熟悉,還是別人過度反應,事前難以分辨。
到某階段,我們會否認壞消息。報道已難以忽視,但指責其內容數據不正確,比承認它們有可能帶來傷害,感覺舒服得多。
下一步便是恐慌,當我們認清威脅屬實,會嘗試「追回失去的時間」。我們會想像、預測最壞情境,作為早前不慎錯判的心理補償,希望下次不會再犯。
接下來是接受壞消息。預期的力量強大:我們能適應壞消息,即使個人而言非常痛苦也不例外。早已預期的重大壞消息,傷害程度還不及沒有預期的小意外。
然後我們看不到好消息。主因是人對於在別人恐懼時表現樂觀,會感覺不妥。好消息與壞消息其實可並存不悖,然而當別人正在受苦,討論事情的進展,令人感到麻木不仁,所以多數人會避免。
再來就是忽視好消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繩,到時大家的焦點,都集中在避免於更大的下跌中受傷,沒有腦力去確認好消息。
接下來是否認好消息,因為我們異常關注風險,直覺反應地認為好消息必然有誤,提及好消息者會被眾人所批評,皆因安全至上。
到某階段,我們會意識到錯過了好消息。從倒後鏡會見到,大家極端確認情況很差時,形勢卻隱然已轉角。我們事後會察覺,早前明顯過分悲觀,對沒見到清晰的好轉訊號,感到難以置信。
之後我們會接受好消息,認定風險已消退,可以再次享受增長成果。
最後是不再糾結於壞消息,因為好消息已主導所有媒介,樂觀情緒也再度為社會所接受。這樣又回到起點,從頭上路。」
本文章由作者為橙新聞獨家供稿
本文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
2 則留言:
Interesting! Thanks.
^_^
^_^....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