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發布2020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秦英林以185億美元穩坐河南首富之位,且成為中國內地上榜富豪的第6名,位居全球第43名,名列網易丁磊、拼多多黃崢、字節跳動張一鳴、萬達王健林之前。
“我們都知道今年有一個很大的事件是豬肉漲價,我想你們今年一定賺大錢了,到底賺了多少錢?”2019年12月上旬,在中國企業領袖年會上,万科創始人王石開門見山地向新希望集團董事長劉永好問道。
“我們今年的效益不錯,比去年同期翻的比較多,我想請你吃飯一點問題都沒有。”彼時,劉永好並未直接回复具體數字,而是賣了關子笑答道。
4個月後,謎底揭曉。新希望2019年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達820.51億元,同比上漲18.80%;淨利潤達50.42億元,同比暴漲195.78%。其中,豬養殖業務實現營收74.87億元,較2018年同期的32.24億元增長132.16%,營收增幅位列該公司5大業務板塊之首。
淨利潤增速超過三位數、出欄量高增長、產能逆勢擴張……除了新希望之外,不少上市養豬企業都交出了近年來最優答卷。與此同時,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2019年,29家豬肉概念股總市值累計增長了約3783.48億元。其中,市值增長幅度最大的當屬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由於市值大幅增長,其創始人及董事長秦英林更是以1173.8億元的財富值位列2019年度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第九,成為河南首富。
那麼,作為典型的周期性行業,豬肉概念股目前業績與股價齊飛的強勁勢頭還會延續多久?之後生豬養殖行業又將何去何從?
1
養豬“催肥”業績
“報告期內,受國內生豬供給偏緊的影響銷售價格,公司養豬業務收入及盈利同比大幅上升。”在豬肉概念股2019年年報中,這句話幾乎均可找到對應原文。
根據牧原股份在年報中的表述,2019年全年,受豬週期、非洲豬瘟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全國生豬產能、存欄量以及出欄量下降幅度均超兩成,豬肉市場供給持續偏緊。2019年12月,全國活豬平均價格33.28元/公斤,與2018年同期相比上漲138.57%。
“受市場肉豬供給減少影響,報告期內公司肉豬銷售價格同比上漲46.57%,公司肉豬類營業收入及毛利同比分別增長23.83%和189.75%。”溫氏股份在年報中如是寫道。
目前,溫氏、牧原、正邦和新希望是國內養豬規模最大的四家企業。2019年,溫氏股份的生豬出欄量由2018年的2229萬頭下滑至2019年的1851萬頭,同比下降近17%。不過,該公司仍憑藉超250%的增速,近140億元的淨利潤規模位居2019年最賺錢的A股上市豬企榜首,平均日賺約3827萬元。這也是溫氏股份自上市以來亮出的一份“成色”最佳的成績單。
從業績來看,其它三大巨頭的淨利潤增速亦超過3位數,以生豬養殖與銷售為主營業務的牧原股份更是超過4位數達1075.37%,超過2014-2018年五年歸屬淨利潤的總和;主要從事飼料、生豬、獸藥及農藥生產與銷售的正邦科技則以751.53%的增速緊隨其後;豬產業營收佔比不足10%的新希望淨利潤增速也達到195.78%。
不止是上述四大上市豬企,其他生豬出欄量較大的企業2019年的盈利能力也較為可觀。天邦股份淨利潤增速117.55%,這是該公司近三年來首次重回三位數;天康生物的這一數據則為105.43%,創自2006年上市以來最高紀錄;中糧肉食的淨利潤增速更是達350.73%,實現扭虧為盈。
養豬“催肥”業績顯而易見,這也使得該業務深受各大企業青睞。在上述四大養豬規模最大的企業中,牧原股份算的上是“根正苗紅”養豬股,1992年其創始人秦英林從22頭生豬起家,截至2019年末,該公司生豬養殖業務營收佔比仍超過9成。反觀以養雞起家的溫氏股份,目前其肉豬類營收已超過肉雞,佔比57.18%,高出肉雞類營收佔比20.55%。而作為國內最大的飼料企業,新希望自2016年開始逐步加大豬養殖業務的發展,2019年其豬產業的營收從2018年的32.25億元上升至74.84億元,超130%的營收增幅與其飼料業務僅7.64%增速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半個多月前,新希望董事長劉暢在2019年業績說明會稱:“公司近年來養豬業務大發展,也集中了更多的資源在養豬上,其他產業也是以養豬為核心。”
2
“飛豬”造就富豪
隨著業績的大幅增厚,在生豬養殖行業的好年景之下,豬肉概念股也備受資本市場熱捧。由此,一路“高歌”的股價以及不斷飆升的市值,也造就了一批億萬及千萬級養殖富豪。
其中,最耀眼的莫過於牧原股份——其股價由2019年年初的28元扶搖而上,在當年10月底一度站上百元大關,全年漲幅超200%,市值超過2000億元。4月27日,牧原股份報收133.2元,總市值達2936.54億元。當前,秦英林及妻子錢瑛合計持該公司41.29%的股份,賬面價值1212億元。
4月7日晚間,福布斯發布2020年度全球億萬富豪榜,秦英林以185億美元穩坐河南首富之位,且成為中國內地上榜富豪的第6名,位居全球第43名,名列網易丁磊、拼多多黃崢、字節跳動張一鳴、萬達王健林之前。值得一提的是,同樣入圍上述榜單還有新希望的劉永好家族,其以123億美元的資產規模,排名第98位。當前,新希望的最新總市值為1433億元,而在2019年年初,其總市值僅為306.93億元。
除了秦英林外,牧原股份的員工們同樣在此番“造富行動”中滿載而歸。2019年12月上旬,牧原股份表示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全部出售完畢。據了解,該計劃於2015年底推出,彼時該公司以30.42元/股的認購價共發行2235萬股股份,鎖定期至2018年年底。而後通過2次高轉送,員工持股成本降至每股8.45元。根據choice數據,以牧原股份2019年60元/股的均價粗略計算,經過三年時間,其第一期員工持股計劃收益增長約7倍。
2019年10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19 LEXUS雷克薩斯·胡潤百富榜》,對於溫氏股份共有9位股東上榜,僅次於阿里系這一現象,胡潤曾評價道:“今年是豬年,屬豬的、姓朱的、養豬的、殺豬的企業家表現都不錯。”在該排行榜中,溫氏股份的實控人溫鵬程家族以193億元位列第183位。
3
豬舍成為“新賭場”
目前,生豬養殖行業的造富能力仍不容小覷,因此,斥巨資進行產能擴張也已經成為各大企業的共識。
“2019年2月,生豬價格逐漸回升,3月開始加速上漲並創歷史新高,2019年是生豬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週期的起始之年,在非洲豬瘟疫情的持續影響下,我國生豬存欄大幅下滑,生豬養殖行業的進入壁壘更高,受此影響,預計本輪豬週期的持續時間和上漲幅度均有望創出新高。”正邦科技方面表示,對於下一步的規劃,其生豬養殖業務的首要任務仍是繼續以擴大規模為主。
一周前,新希望集團與四川省人民政府簽訂的戰略合作協議,擬三年內在四川總投資500億元,其中300億元用於養豬產業,未來三年計劃在全川範圍內建設年出欄1200萬頭生豬產業化項目及相關產業鏈配套。而在此前披露的2019年年報中,新希望就已表露出勃勃野心,“在養豬業務上,將力爭成為國內出欄量前三,2022年爭取實現2500萬頭出欄目標”。
就在新希望集團簽訂上述協議的同日,牧原股份全資子公司汝州市牧原農牧有限公司生豬養殖綜合體建設項目已獲備案,該項目投資35億元,主要建設商品豬全線場等。而早在2019年11月底,該公司已與華能貴誠信託有限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聯合設立生豬養殖項目,未來一年內,牧原股份投資總規模不超過110億元。此外,上月初,公司在回复投資者相關提問時曾透露,公司預計2020年資本開支大概在200億元,將增加約2000萬頭產能。
同樣沒閒著還有溫氏股份。其在年報中稱,力爭2020全年新增肉豬飼養能力500萬頭以上,要在2024年實現超過5600萬頭的肉豬出欄量。溫氏股份預測,當前,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養殖行業的影響仍未消除。如果不考慮非洲豬瘟疫情對生豬復產擴產的影響,僅從母豬配種到肉豬出欄的時間推算,全國生豬存欄回歸正常年份水平,大概仍需要一年左右時間,因此,預計2020年生豬供應仍然偏緊。
與此同時,根據相關數據,2020年3月份以來,我國新增超1.8萬家“豬養殖”企業,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速超過130%。
卓創資訊高級分析師李晶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按照從能繁母豬補欄到商品豬出欄12-14個月的生長周期,預計2020年9-10月前後,生豬出欄量或會明顯增加,“而對於養殖公司來說,自繁自養的養殖模式成本相對較低,當前自繁自養盈利值在1600元/頭左右,後期盈利會被壓縮至正常範圍;但對於育肥場來說,後期隨豬價下滑至低點,虧損的可能性偏高”。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典型的周期性行業,“豬週期”終將迎來轉折點,養豬也不總是一筆永遠賺錢的買賣,倒在“超級豬週期”之前的“中國養豬第一股”雛鷹農牧便是先例。就生豬養殖企業如何平衡規模擴張量與度的相關問題,4月27日,《國際金融報》記者多次聯繫溫氏股份董秘辦,但其電話一直處於無法接通狀態。而牧原股份方面亦未在在記者發稿前回復相關採訪函。
“本次非洲豬瘟的影響較廣,行業中產能恢復主要來自於兩方面,一個是種豬數量銳減,許多豬場已經延長了目前能繁母豬的淘汰期,以面對這一問題。另一方面,發生過豬瘟的豬場,恢復產能週期較長,這也導致了供給的進一步不足。”在CIC灼識諮詢總監姜驍瀟看來,至少2020年內,豬價還會在高位運行。
值得一提的是,據新京報報導,由於毛豬積壓嚴重、需求沒有完全恢復,豬肉價格進入下行通道。4月27日,北京新發地市場上豬肉平均批發價為18.88元/斤,與2月份最高25.38元/斤相比,每斤降了6.5元。此外,亦有媒體報導,湖南、海南三亞等地的豬肉價格也有回落,其中三亞地區豬肉零售價格部分已回歸“30元時代”。
在此背景下,站在風口上的“豬”還能飛多久?
記者馬雲飛
作者:國際金融報
https://xueqiu.com/4198399524/1479963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