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周一。生活成本危機演變成全球現象,記不清已有多少個月,發達國家通脹率不斷改寫三四十年新高。以美國為例,6月份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飆升9.1%,上次通脹如此厲害,已是1981年11月的事。每次看到這些數字,老畢總禁不住好奇,消費者除了嘗到百物騰貴之痛外,如何把40年前的高通脹跟今天聯繫起來?這與年齡當然有直接關係,八十年代初倘若還未出生,自然就沒有第一身感受,頂多透過紀錄片、舊文章等二手資料,探索9%通脹是什麼回事。
1981年底,老畢才十五六歲,少年不知愁滋味,高通脹為日常生活帶來的壓力,概念主要來自兩個渠道,其一為父母言談互動間的耳濡目染,其次是影視作品及流行音樂折射出來的社會實況。十來歲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聽多了自然入腦。
年深月久,即使上了年紀之輩,要把幾十年前發生的種種鋪陳出一幅完整圖像,甚難。每個人的敘述可能都不一樣,但對雙位數通脹和利率,記憶大概沒什麼偏差,這正好解釋了何以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正在供樓的人,相隔40年仍能清楚說出那個時候按揭利率有多高,皆因有些體驗是永遠忘不了的。
你睇我好.我睇你好
香港樓價跟八十年代初相比漲了不知凡幾,惟民眾收入也不可同日而語,以當時動輒十多二十厘的按息,打工仔大半份糧何嘗不是拿來應付供樓支出,儲錢上車較今天容易,不代表置業就如想像般輕鬆。不同世代經常爭辯誰的日子更艱難,說穿了不外乎你睇我好、我睇你好而已。
美國通脹率「倒流」至九個巴仙(1981年11月9.6%,2022年6月9.1%),許多財經博客都在檢視當年與今日的異同。40年新高只是一個數字,年代相差如此遠,某些地方確實不乏共通點,如能源危機、央行加息遏物價,惟差異之處更多。老畢早前提及的德銀分析師里德(Jim Reid),在論述聯儲局此輪緊縮周期時之所以用上「詭異」一詞,也許正是參考了幾十年前的情況,想當然地認為歷史理應重演,事實卻遠遠偏離劇本,感覺上無法接受。
試想,同樣是9%通脹,美國10年期國債孳息率1981年底達13厘以上,較通脹率高4個百分點。反觀今天,10年期債息僅3厘左右,落後通脹逾6個百分點。換句話說,在物價升幅幾近相同的這兩個時期,長息水平相差多達10個百分點!1981年底,美國30年定息按揭利率高達17厘,儲蓄存款利率也有10厘。
兩相對照,通脹同樣約9%,回到當年的話,「紅簿仔」利率10厘、長債息率13厘、按息17厘。今時今日,消費物價以相若步伐攀升,但儲蓄利率1厘、10年期債息3厘、按揭利率約5厘。那個年代艱難一些?
這種簡單對比,往往忽略了背景和前文後理。金融市場去年下半年經歷了通脹震撼(inflation shock),今年上半年又硬食利率震撼(rates shock),全因一切發生得太快,速度較絕對值更令人震驚,不論消費群眾還是投資者,都好像進入了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
1981年利率當然比今天高許多,但拜已故聯儲局主席伏爾克鐵腕鎮壓通脹所賜,到了1980年,美國CPI年升幅已在14.8%水平見頂,前面用作對比的數字,實際上反映通脹、債息已從高位回落,「雪茄伏」通過摧毀需求把失業率推上11%,以此換來隨後三四十年的物價穩定和經濟繁榮。再看今天,通脹從開始升溫到逼近雙位數,頭尾不過十多個月,雖足以粉碎物價急升只是暫時現象(transitory)的論述,惟從債市乃至消費者對未來5至10年的預期可見,通脹長期維持在目前般高的水平,並非多數人的基本假設,這是今天跟40年前的另一個重大差異。
震驚vs常態
即使計入過去一年多的極速升溫,美國通脹率過去10年平均仍只有2.18%,以歷史眼光看屬偏低水平。反觀1981年之前的10年,通脹最高點接近15%,但10年平均值也達到9% 。換句話說,根據這一代人的經驗,9%通脹高得不可思議,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至八十年代初,通脹拉勻計9%實屬常態。這個差別很重要,也是判斷未來如此困難的原因。
如果要老畢揀,我寧可擔心聯儲局反向落後於形勢,為挽回公信力「雪茄伏」上身,於通脹接近見頂時繼續進取加息,最終拖垮佔美國家庭財富極大比重的樓市,而不是高通脹長期化;也就是說,2008年重演比上世紀七十年代翻版更令人擔憂。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