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property.hk/article_content.php?author=PHK_PETERWONG&id=89905
美股上周波幅不大,道指表現最好,但全星期升幅只有約0.8%,上下波幅不足1.5%,納指微跌0.1%,波幅更不足1%,道指跑贏納指,是否代表受惠經濟重開的股份做得特別好嗎?非也,因為代表經濟重開的羅素2000指數,表現遜於三大指數,全星期跌1.1%,既然代表新經濟的納指和舊經濟的羅素2000也下跌,道指和標普500指數又憑什麼造好呢?主要是靠FAANGM和銀行股支撐,美股雖然不斷持續慢升並創新高,但市寬不太理想,不宜過份進取。
首先,過去一年表現亮麗的費城半導體指數SOX,曾連續下跌了6日,直到上周五才止跌,回升約0.7%。過去一段時間,市場不斷傳出晶片短缺的消息,晶片的價格也確實上升,但有分析指出,晶片價格的上升速度已轉慢,並預計明年的第一季開始回落。讀者可能會問,資訊革命年代,人人機不離手,斷線或手機沒電會令許多人患上憂鬱,晶片的需求有增無減,價格又怎會下降?但市場從來是講供求關係,半導體供應商為應付上升的需求會增加產能,這可是巨大的投資,大家都可能聽過一台光刻機動輒數億美元,有生意當然不愁回本,但需求一旦轉弱,太多的產能就會引發同行價格戰。疫情引發企業過去一年大量投資網路基建,升級以後,再來一次大規模投資可能是數年後的事。然後,一些本來預計需要許多晶片的產業,例如5G和物聯網(IoT),卻未能如期迅速發展起來。摩根史丹利最近就有報告指出半導體產業寒冬降臨(Winter
is coming),是否危言聳聽,讀者可自行參考。
上周美國公佈的重磅數據,通脹繼續維持高位,7月CPI報5.4%,令人更憂慮的是7月PPI報7.8%,除了比預期7.3%高之外,PPI高於CPI代表企業未能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最終影響企業盈利,不過市場繼續選擇性閱讀數據,只說核心CPI有回落跡象,卻漠視PPI高居不下的現實,更寧願相信美國拜登總統所說,35000億美元的基建刺激經濟方案不會導致通脹。本欄多次重申,今次的通脹壓力在於多國採取封城抗疫,令供應鏈斷裂,猶如武俠小說裡任督二脈不通,如果再推萬億基建刺激經濟火上加油的話,原材料的價格必然進一步上升。當然,目前參眾兩院對基建方案的規模仍有爭拗,加上中國有意壓低大宗商品價格,市場又久不久拿Delta變種消息來為經濟復甦的預期降溫,暫時成功壓抑商品的升勢。
在市寬收窄、美國政府希望把握今次Delta變種的機遇,要求更多親共和黨州份加強疫苗接種的前提下,不利復甦股(羅素2000指數自本年3月至今只作高位橫行,近半年未能作出突破),科技股(除FAANGM外)又因10年債息有見底跡象而前景未明,投資者還是別太進取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