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6日 星期日

西方圍堵中國 香港再工業化契機

 https://monthly.hkej.com/monthly/article/id/2649820/%E8%A5%BF%E6%96%B9%E5%9C%8D%E5%A0%B5%E4%B8%AD%E5%9C%8B%20%20%20%E9%A6%99%E6%B8%AF%E5%86%8D%E5%B7%A5%E6%A5%AD%E5%8C%96%E5%A5%91%E6%A9%9F

撰文:李潤茵 本刊記者

民主制度無法選出最優秀的人,起碼能夠趕走不合格的人──抱着「特朗普以外任何人」(Anyone but Trump)的美國人,用選票體現了這句經典對白。然而,儘管兩黨鬥得難分難解,美國朝野內外還是達到一大共識──就是「沒有人再敢提中美友好,否則是自殺行為!」港大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向本刊表示。

拜登比特朗普難纏

熟悉美國政經的鄧希煒,兩年前已提出中美走進新階段──未來十年都會長期摩擦。此前,他曾居美近廿年,先後在加州、波士頓及華盛頓生活,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任國際經濟學終身副教授,並為美國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的研究員。

對於坊間許多評論,例如民主黨親華、拜登與中國領導人私交甚篤,鄧希煒不以為然。「首先,所謂『私交』實際年代久遠;其次,美國經過疫情後,氣氛已經很不同。」

民主黨不見得對華手軟,相反比起特朗普,拜登政府更難應付。單單從國際貿易角度,這位專家就解釋「打貿易戰」屬雙邊制裁,特朗普逐單簽訂協議,隨時可以因中方增購美國產品,對華態度因而軟化;再說,儘管美國海關能追蹤原產地,但實際操作存在漏洞,例如執法不嚴,變相給中國保留「生存空間」,例如精明的出口公司便會繞道越南出口美國。

然而,隨着美國告別單邊主義,重返多邊主義模式,將會扼殺所有「空間」。鄧希煒表示,民主黨要圍堵中國,甚至可將她踢出全球供應鏈──早在奧巴馬年代,時任國務卿希拉莉已經提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簡稱TPP),如今拜登再次重提。

美方可能的做法是,聯同盟友孤立中國,藉着自由貿易來施壓,迫使北京進一步開放市場。鄧希煒認為,若美國與其他國家達成對華共識,屆時由於牽涉不同利益,美國簽署協定後,恐怕難以單方面退出,對中國影響更見深遠。

中國在「十四五規劃」提出「雙循環」,試圖以內需取代出口作為經濟主要引擎。實際上,鄧希煒認為即使沒強調「內循環」,中國中產階級日益壯大,估計達四億人,本身內部消費力巨大,「現在因疫情無法出國,亦進一步帶動內需」。

無法全盤封殺科技

真正痛點在於高科技產業鏈,「半導體要自力更生非易事,華為就是經典例子」。鄧希煒預期,科技制裁短期內不會改變,特別是西方經此一疫後,更加緊張關鍵技術,「皆因攸關國家安全」;儘管如此,科技牽涉領域甚廣,他相信不會全盤封殺,以電動車為例子,特斯拉(Tesla)都能成功登陸。

他續道,在美國自由派眼中, 中美關係不友善,黃金時代一去不返,但美國仍需要與中國共存,尤其在新能源及氣候變化等議題上,變相帶動相關產業。

「特朗普打算完全不同中國合作,拜登則會保留跟經濟、科技沒直接關係的項目,以緩和兩國關係,不會胡亂開戰場。」

投行直接進駐中國

過去兩年,中美先後開打貿易戰及科技戰,金融戰卻一直只聞樓梯響。鄧希煒形容「這逼了中國走向開放金融」。跨國投行覬覦中國市場多年,中國面臨美國全方位打壓下,意外加快金融開放步伐,令業界大感雀躍。單單四大美資銀行,中港人手編制已經此消彼長,「除摩根大通還在香港增聘外,高盛等已經炒人,改為擴大北京及上海團隊」。

在中美博弈下,香港是最大受害者。鄧希煒警告,當中國完全對外開放資本市場,中港差異會逐漸消失,香港恐怕難繼續扮演「金融中介人」。國家放寬外資限制有跡可尋,舉例繼「滬深股通」後,QFII及RQFII投資額度限制亦已被取消。綜合中國近年走勢,外資進場門檻不斷降低,相反投資範圍則在擴大,假以時日「外資跳過香港」,直接進駐內地實不足為奇。

「儘管國際商貿界熟悉普通法制度,香港能夠擔當仲裁角色;不過經歷種種事件後,大型投資公司都開始分散風險,寧可回本國或新加坡訴訟,亦不再集中於香港;再說,金融無非是風險控制,外資選擇得進入中國,已經計算法律成本,只要賺錢仍然會照入。

「再工業化」的契機

當世界經濟劇變,香港食「老本」只怕坐食山崩,鄧希煒則提出一條出路──「再工業化」。具體而言,就是先從優勢產業起步,例如金融及醫療,以數據帶動技術、資金及人才,尤其可重點發展數據中心(IDC),「否則我想像不到十年後,香港還可以做什麼?」

鄧希煒強調,目前香港只能釜底抽薪,下定決心進行第三次經濟轉型,才能化危機為契機;而且,作為中國一部分,香港亦別無他選,只能選邊站配合國家的「雙循環」。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拜登上場,鄧希煒預計首半年,中港政策仍會沿用貿易戰及制裁等「特朗普產物」。皆因「拜登當務之急,相信是修補內部撕裂──從很多搖擺州份可見,得票差距少於1%,足證美國社會相當分化」。

他解釋,美國向來「政治正確」,無論對移民或中國政府,民眾即使內心不滿,昔日亦很少宣之於口;詎料,特朗普卻打開「潘朵拉的盒子」,不但高舉「白人為先」, 更鼓吹群眾渲泄情緒,結果散播民粹種子,疫情爆發後更見極端,拜登這位77歲老人,最起碼要先修補種族關係;

其次,鄧希煒估計,綠卡數量亦將會逐步調節,皆因美國需要重新吸納外國人才,當中包括亞洲留學生及科學家,此關乎美國長遠發展利益;隨後,相信就會跟盟友商討對華策略。

——取自《信報財經月刊》12月號《數碼人幣殺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