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8日 星期五

中國考慮提前下達明年地方專項債限額 據悉將於下半年啟動發行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4%B8%AD%E5%9C%8B%E8%80%83%E6%85%AE%E6%8F%90%E5%89%8D%E4%B8%8B%E9%81%94%E6%98%8E%E5%B9%B4%E5%9C%B0%E6%96%B9%E5%B0%88%E9%A0%85%E5%82%B5%E9%99%90%E9%A1%8D-%E6%93%9A%E6%82%89%E5%B0%87%E6%96%BC%E4%B8%8B%E5%8D%8A%E5%B9%B4%E5%95%9F%E5%8B%95%E7%99%BC%E8%A1%8C-091037513.html

 

【彭博】-- 中國政府據悉考慮提前下達明年部分地方專項債限額1.5萬億元人民幣,切實加大基礎設施投資建設的力度以提振經濟成長。這有望創造地方政府使用次年地方債額度跨年度籌集資金的先例。

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表示,今年擬提前下達的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計畫今年下半年就開始發行,力求早實施早受益,實現財政政策的跨周期調節作用。此前中國雖然多次在全國兩會召開之前就提前下達部分專項債額度,但實際發行均不早於當年1月1日。上述跨年發行計畫仍待國務院乃至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尚未最終確定。

知情人士並稱,國家發改委要求地方相關部門近期抓緊上報明年基建項目儲備情況,並計畫將確定能開工的項目儘量前移至今年落地實施。另據其中一名知情人士,儘管在年底前上報下一年項目儲備屬於慣例,但通常會等到每年第四季度才進行。

上述人士因未被授權對外發表評論而不願具名。中國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沒有立即回應彭博新聞社就此尋求置評的請求。

彭博周四報導上述消息後,倫敦金屬交易所銅、錫、鎳、鋁和鋅等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其中銅價漲幅當日一度擴大至4%以上。

周四晚間,中國央視報導稱,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當日在福建主持召開東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負責人經濟形勢座談會,稱當前經濟復甦依然不穩固,敦促東南沿海5省市加強助企紓困政策配套,挖掘潛力實施更多支持政策。

加快發行

由於國內數波疫情爆發及美國等外部經濟體進入緊縮周期,中國經濟成長前景嚴峻,市場認為實現今年兩會確定的5.5%左右的成長目標存在相當困難。這也促使中國決策層加大財政政策對經濟的支持力度,而對基建及上游產業鏈具有明顯拉動作用地方政府專項債是一個重要抓手。

為促進經濟從防疫封控的影響中穩步復甦,中國加快了為基建項目籌資的進度,以促進今年下半年投資和就業的成長。

今年的地方債發行進度顯著快於往年。彭博數據顯示,剔除再融資債券,今年上半年中國共發行4.04萬億元地方債,其中專項債發行3.33萬億元,均為有數據以來最高的半年紀錄;同時這也意味著今年3.65萬億元的新增專項債額度中,扣除待後續發行的2000億元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債券,已經基本完成。回望歷史,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新增專項債發行的尚屬首次。

上述知情人士提供的消息顯示,2023年地方專項債額度下達的時間提前量也可能大大超出往年。從歷史看,2019年-2022年期間專項債額度曾多次提前下達,下達時間一般是上一年的11月或者12月,發行則是當年1月1日後開始正式發行。

渣打銀行分析師Becky Liu在周四發布的報告中稱,由於成長放緩和土地銷售收入下降,加之額外的防疫支出及財政收入的減少,中國政府宣布在今年下半年就發行提前下達的2023年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的可能性越來越高;中國政府可能在7月下旬的政治局會議上宣布發行1-1.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時間則可能在8月至9月。

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提前下達地方債額度的年份為2019年-2022年,目前尚不清楚如果提前下達2023年額度是否還需再次獲得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授權。

成長目標

中國財政部此前發布的全國財政支持穩住經濟大盤工作視頻會議新聞稿稱,確保今年新增專項債券在6月底前基本發行完畢;並要求落實國務院穩經濟一攬子政策中稅收、專項債券等涉及財政部門的措施。中國今年的專項債額度為3.65萬億元,於去年末提前下達限額1.46萬億元。

上周三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通過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3000億元人民幣,用於補充重大項目資本金或為專項債項目資本搭橋。《金融時報》隨後發布了中國央行有關負責人答記者問,稱央行將牽頭支持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發行金融債券等籌資;投資項目方面,發改委將同其他部門、中央企業合作形成足夠多的備選項目清單。

隨著疫情約束逐步緩解,中國經濟開始顯現改善跡象,但復甦依然脆弱。經濟學家維持對今年中國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速的預測不變。彭博調查所得預測中值為中國經濟今年將成長4.1%,遠低於中國政府設定的5.5%左右的目標。

(新增第六段中國總理周四召開會議內容)

More stories like this are available on bloomberg.co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