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
送走兔子、迎來靈龍,香港經濟狀況相當微妙,一方面失業率僅2.9%,最新GDP增長達4.1%,看來頗不錯;但另方面,很多市民及營商者愁眉苦臉,股市樓市又深陷低迷,氣氛甚為悲觀。到底香港經濟「是龍是蛇」?哪一面更能反映實況?恰逢新年臨近,民調機構剛公布「派利是意見調查」,從中或可看見端倪。
針對一年一度「市民對利是錢及新年消費的意見調查」,「香港研究協會」在1月底訪問了1029名市民,結果顯示,僅21%受訪者預計今年「派利是」總金額較去年增加,13%市民估計會減少,61%人認為會持平。作為比較,由同一機構在去年1月份進行的同系列調查,當時24%受訪者預計「派利是」總金額增加,而估計會減少的市民比率同樣是13%。
隨着港人移民外流趨勢持續,「派利是」總金額或多或少亦受到牽引。例如部分市民在港親友數量減少,即使每封利是「份量」不變,他們預計的總支出金額亦有機會相應下調。
市民趨手緊 封50元大減
相對來說,尤其從「收利是」群體角度看,更值得關注的是每封利是「內容有幾豐厚」。民調結果顯示,在「派利是」群體當中,54%人預計今年每封利是銀碼為20元,較去年(51%)多了3個百分點;同時,僅9%人預計每封利是金額達50元,較去年(16%)顯著下降7個百分點。
值得留意,今年還有12%受訪者預算每封利是為10元(較去年提升2個百分點),又有16%人估計每封利是達到「100元或以上」(同樣提升2個百分點)。
總的而言,據調查機構分析,今年每封利是金額呈現兩極化趨勢,較低銀碼(10元、20元)和較高銀碼(100元或以上)的比率皆輕微上升。但最突出的趨勢是預算每封利是為20元的受訪者增幅最多,且佔比超過五成(54%),至於打算封50元利是的市民比率明顯下滑(減少7個百分點),該機構認為這反映市民趨於「手緊」。
尤甚者,該機構自2006年起每年進行同類型調查,今年擬派每封50元利是的市民比率(9%)屬近十多年最低水平,自2011年以來首次跌穿10%。在不久前的2022年,當時預算派每封50元利是的受訪者仍達20%,短短兩年間急降逾半。
換句話說,若屬「收利是」一族,今年可能要稍為降低期望,預算收到「花蟹」(10元鈔票)和「廿蚊紙」的機會增加,獲得「五十蚊紙」的機率則相應縮小。
股樓陷低迷 企業憂前景
回到文首的話題,香港目前經濟狀況可謂「冰火兩重天」,失業率、GDP等數據頗為「靚仔」,但社會及商界氣氛、股市樓市則處於低迷。代入「利是指數」,好消息是大部分「派利是」族群暫時飯碗無憂(失業率2.9%),甚或獲得不俗加薪(根據JobsDB調查,2023年全港打工仔平均工資增長4.1%),有能力透過利是向親友送上祝福。
然而壞消息是,社會及經濟信心仍疲弱。例如打工仔即使現時職位穩陣,但香港人普遍清醒,深知道現階段勞工市場「供不應求」,非因經濟興旺,而是關乎過去幾年有數以十萬計勞動力移居海外。目前本港營商環境不太理想乃實情,生產力局最新公布的今年首季「渣打香港中小企領先營商指數」為43.7,較去年第四季進一步下跌3.9,深陷榮枯線下方,反映企業對前景欠樂觀。
在此情況下,本港企業一方面承受勞工成本顯著上漲(須「搶人」填補移民流失空缺),同時生意前景不明。它們在這兩年大多採取「死守」心態,盡量不放棄,期望苦撐一段時間後營商環境好轉,便能雨過天晴;畢竟做生意總有起伏,不可能一帆風順。惟萬一捱幾年後形勢依然沒改善,企業老闆的財力和鬥志過度消磨,再也捱不住,屆時本港有可能爆發結業潮,失業率亦將飆升。
因此,不論打工仔抑或中小企東主,現時都很理性地「居安思危」、「積穀防饑」,擔憂香港未來幾年「唔知會點」,對前景看法偏向保守。再者,隨着股市和樓市走低,很多人的「賬面身家」大幅縮水,派利是自然不會太過豪爽。反過來看,試想像假若目前社會氣氛祥和、廣結善緣、經濟向榮,恒指超過3萬點,樓價又維持高位,三叔公、七姨婆資產有序增值,他們派利是自然也疏爽一點。
同樣道理,身處晦暗不明的環境,商界亦很難預期大眾會積極消費,當人們普遍「慳得就慳」,訪港旅客又不再豪,消費市道欲振無從。
講到底,觀乎最新「利是指數」偏弱,平均每封利是金額料將「縮水」,恰好反映香港經濟複雜微妙現況,亦突顯新一年當務之急是改善營商環境、振興經濟信心。從大眾角度看,向親友派利是最重要的是心意,細封大封都是美好的祝福。謹祝各位讀者龍年健康平安,利利是是,龍馬精神,豬籠入水!
(編者按:高天佑著作《中產必須死》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