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開始反彈,但個別板塊反彈力度卻大有分別。最為弱勢的是地產類,無論是房地產或房託類,都是絕對的受害者,因為疫情影響,實體消費疲弱,即使市場氣氛很好,投資者選股時亦會避開。
熟悉筆者的朋友都知道3月底時多次叫大家分段撈底,隨着股市反彈,這個策略整體已經有不俗的利潤,但是股票有強弱之分,買地產股顯然是跑輸,反而穩穩陣陣地買公用股,例如電訊股表現就好得多,其他各類中資股的表現亦很好,整體來說,可以適量減持,進行換馬。
互聯網龍頭抵買
下一波升勢的主力,看來不會集中在港股,反而是疫情逐漸受控的歐美股市之中尋寶。因為隨着疫情見頂,理論上股市應該跑贏,而且跌市最急勁的一段,是由斬倉盤帶動,某些優質公司已經跌出價值,因此是趁低吸納的好時機。
假如有心把資金放一年半載,美國幾大互聯網龍頭股,都可以閉着眼睛買入,甚至乎由於消費市場復甦,比較高風險的半導體股,也屬於長線買入的目標。當中不可或缺的是克服恐懼的心理,買入石油股,因為直接買入石油期貨涉及儲存成本,遠期的期貨成本很高,反正如果油價反彈,大部份石油股都會造好,倒不如直接買兩三隻龍頭的石油股放在床下底,期望沙特和俄羅斯談判成功之後,可以放下分歧,一齊賺全世界的錢,始終使用攬炒的方式,並不是長期的策略,所以筆者認為油價已經接近底部。
盧志威
https://hk.finance.yahoo.com/news/%E5%9F%BA%E9%87%91%E8%AB%96%E5%8B%A2%E5%8F%8D%E5%BD%88%E6%8F%9B%E9%A6%AC-%E5%A2%9E%E6%8C%81%E7%BE%8E%E8%82%A1%E7%9B%A7%E5%BF%97%E5%A8%81-234547788.html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