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2日 星期六

從小米到Meta:都有恢宏大志,為何都不被資本看好?

 https://news.futunn.com/hk/post/12912105?src=3&report_type=market&report_id=196395&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level=1&data_ticket=1623047168475151

登門檻效應:小米與Meta應學會一步步滿足市場預期

當然,無論是小米還是Meta,在主業遭遇瓶頸的時候,確實需要思考走一條新路來打破天花板,但不是這種激進的方式。

心理學上有個登門檻效應,它指的是一個人如果接受了他人的一個微不足道的要求,為避免認知上的不協調,可能進一步接受更大的要求。

這種現象,猶如登門坎時要一級臺階一級臺階地登,這樣能更容易獲得更大要求的滿足。

登門檻效應其實放在資本市場的心理預期上也是成立的。

我們發現,小米與Meta都沒有避免讓人們出現認知上的不協調,它們不是一級一級的往上登臺階,沒有先提出一箇中期目標,實現它,提升資本市場對你打造新業務上的能力認可與信心,再提出一個更大的遠期目標。

按照登門檻效應,在主業沒有做好的時候,你投入的新項目,應該與主業的關聯性大,有一定的協同作用,甚至能給主業帶來輔助作用,也符合你的基因與能力,在外界的預期內,你能在一定的時期內做到一定的規模或盈利。

典型案例是蘋果的智能耳機業務—— AirPods。

智能耳機與手機業務是相關聯的,蘋果將產品設計端首用 TWS 形態,快速將智能耳機業務做到了第一。

在2019年有數據顯示,AirPods的利潤就超過了整個小米公司。有數據顯示,Airpods每年可帶來的收入,幾乎是Adobe和Uber的總收入的兩倍,是AMD 2020年的收入的兩倍。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在最近的報告中給出了 AirPods 的 2021年第四季度預估銷量:2700萬台。

對於蘋果來説,這是一個新的現金牛業務,這種開闢新戰線並且在幾年內做到穩定盈利、為主業創造附加值與貢獻營收的能力是小米與Meta缺乏的。

小米雖然一直在佈局硬件產業鏈,從手環到音箱再到電視、插線板等,但沒有真正的爆款產品來證明它打造第二曲線的能力,所謂的爆款並非是走量的小配件、小家電,而是真正的創新性產品並能形成穩定的盈利能力。

Facebook其實應該沿着作為互聯網巨頭的主業走,做基礎設施業務,從社交基礎設施到雲服務基礎設施到底層的系統框架等,都是一線巨頭應該爭取的重要戰場。

而云計算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是元宇宙的底層技術與基礎設施。

微軟、亞馬遜、谷歌都已經將雲業務發展成了第二曲線,微軟財報顯示其Azure業務在截至2021年12月的財季增長了46%,谷歌雲收入增長45%,且錄得連續第二個季度增長。AWS收入增長從39%提高到40%,連續第四個季度加速增長。

亞馬遜雲科技大中華區執行董事張文翊曾指出,元宇宙本身需要的就是計算、存儲、機器學習等,這些都離不開雲計算。 並表示,開發元宇宙遊戲 Fortnite(堡壘之夜)的公司——Epic Games,它的工作負載幾乎全部都跑在亞馬遜雲科技上。

但立志打造元宇宙的Facebook卻在雲服務戰場上缺席,小扎也錯失了時代給予一線巨頭的雲計算紅利。

要符合投資人對於一個高難度戰略目標的認可,你至少需要在一箇中級難度的新業務上做出成績,再提出更大的遠景目標,這樣資本市場會更容易認可你在新目標上的完成預期。

但是我們看到,無論是小米還是Meta,都沒有遵照登門檻效應去一步一步滿足資本市場的預期,而是從一開始就畫出一個大餅,瞄準一個有極大難度的大目標,反而給人一種病急亂投醫、不切實際的感覺。

不要輕易all in

從業內對元宇宙的暢想來看,要達成Meta的遠景目標,短期內根本不現實,100億美金的虧損還只是毛毛雨。Meta也還不具備搭建與構建出一個完整元宇宙的能力,這也不是短期花錢能解決的。

對於小米來説,造車如果成了,有望提升品牌溢價,汽車與手機的聯動也有望帶動手機業務的品牌高度與車聯網生態,但如果失敗,無疑也拖累了手機業務,延緩了手機業務的產品技術升級。

畢竟,競爭對手在變強,但小米原本可以投入手機業務的研發投入與資源投入都投入造車了。

如果元宇宙業務成了,Meta無疑將迎來第二增長曲線,不僅賣硬件,還能在軟件營收上打開新的增長空間,但如果不成,社交基本盤就更加危險。

不同於微軟亞馬遜谷歌有云業務等第二增長曲線,谷歌還有Android移動廣告穩定的盤子,而Meta沒有第二個增長業務,投入元宇宙是孤注一擲,背水一戰。

無論是雷軍,還是扎克伯克,都是有創業野心與遠大抱負的創始人,雷軍40歲時已財務自由但他認為自己一事無成,在《硅谷之火》的啟發下,在對於成功的渴望下,雷軍創立了小米。

但小米發展到今天,瓶頸頗為明顯,似乎對於雷軍來説,小米的現狀距離雷軍眼中的成功還有一定的距離。
因此,雷軍把造車當成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創業,並表示這個決定意味着要做好全力衝刺至少5~10年的準備。

其實對於公司創始人來説,有雄心壯志是必要的,敢於為未來前瞻性業務下重注也是創業者的一項重要素質,也是成功者的必備條件之一。

但問題是,當主業的問題沒有解決,貿然要all in一個需要巨資持續投入的項目,往往會引發資本市場的悲觀預期。

對於資本而言,對這種長期燒錢的項目並不是沒有等待的耐心,而是能不能看到預期內回報的希望,這要求你在主業上的護城河非常穩固,以及在打造第二業務的能力上已經被驗證過,如果主業護城河尚已失守,如何讓資本跟着你的夢想窒息?

張一鳴曾提醒團隊不要輕易all in,在有資源之後,也不應輕易加槓桿。他表示:「很多公司,包括創業公司,會説咱們是不是抓住這個機會、賭一把,all in。我自己覺得,隨便説 all In 的公司有很大問題。」

張一鳴這句話其實值得很多創始人反思,all in本質是陷入了一個小巷思維,不是進就是退,沒有轉圜的餘地,其實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家公司,陷入這種狀態都是危險的。

一家公司與一個人的生存是類似的,要靈活應對身邊的危機與焦慮,給自己更多騰挪轉移的靈活空間,畢竟,人生的路有無數條,一把梭哈,把其他的路都堵死,這是大忌。

這或許是小米與Meta留給其他公司的教訓,也值得他們各自反思。

編輯/Phoebe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