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q.futunn.com/feed/107833741738792?client=mobile&futusource=news_headline_list
可能是因為英特爾在消費級處理器領域遲遲未能在架構和製程上取得令消費者滿意的成果,在12代酷睿和Alder Lake架構面世之前,AMD的鋭龍處理器一直是大部分追求性價比的玩家的首選,以至於曾有AMD用戶在英特爾宣傳新處理器的微博下“即時拆台”,宣傳AMD的Zen架構。
可惜的是,儘管AMD在玩家口中“享譽盛名”,但在市場佔有率方面,AMD始終不是英特爾的對手。即使是部分資深DIY玩家,在向小白推薦電腦配置時,也會優先考慮推薦酷睿方案的配置。顯卡領域也是同樣的情況,由於A卡過去在穩定性方面的表現並不讓人滿意,遊戲顯卡領域始終是英偉達的天下。兩頭不討好的AMD也被玩家戲稱是“處理器比英偉達好,顯卡比英特爾好”,就連AMD的市值也殘酷地反映了這一點。
不過就在前幾天,事情出現了轉機:2020年,AMD以股權置換的方式發起對PLD生產商賽靈思(XILINX)的收購;2022年2月14日,AMD順利完成對XILINX的收購,而此次收購也賽靈思和AMD的股價分別上漲了80%和70%。沒錯,憑藉收購後股價上漲,AMD的市值首次超越了英特爾,來到了1995.8億美元的高位。
當然了,收購企業對股價上升的幫助也是有時效的,在兩天時間裏,AMD的股價就下跌了7.52%,市值也回落到了1828.7億美元,再次落後於英特爾的1936.6億美元。
這是屬於AMD的時代
儘管AMD市值超越英特爾很大程度上是佔了收購的光,但從產品的角度看,近幾年AMD的表現確實也有了和英特爾叫板的能力。單就消費級處理器來説,製程工藝作為芯片的重要指標,對芯片能耗影響舉足輕重。但在AMD陣營按照14nm/12nm/7nm的順序逐步推進的同時,英特爾在製程工藝方面卻屢屢碰壁:2013年的14nm延期到2014年,2015年的10nm延期到2017年,2017年的10nm延期到2020年。
一邊是工藝、架構和性能越來越強的AMD,一邊是在14nm++“苦苦掙紮”的英特爾,廣大“價格敏感型”的DIY遊戲玩家自然會選擇性價比更好的產品。尤其是在顯卡價格飛漲的近幾年,越來越多遊戲用戶選擇購買遊戲本,而採用了RDNA2架構的6000係移動處理器,也為AMD拉來了不少遊戲筆記本的關注度。
在其他細節上,我們也不難看出AMD試圖脫出英特爾的標準限製,在DIY領域提高自己的影響力。上個月HWiNFO的開發者就在論壇上正式確認AMD RAMP正是AMD自己製定的新一代內存標準,類似於英特爾的XMP,將被用於Zen4的DDR5平台上。
AMD多年以來一直都在使用英特爾主導的內存超頻機製,何嘗不是對英特爾市場老大地位的一種確認呢?當然,不管AMD承不承認,在數年前也確實沒有人可以否認英特爾作為市場龍頭的地位,而且即使在鋭龍處理器的打擊下,如今的英特爾處理器也依然佔據著大部分的市場份額。
所以,AMD想要繼續與英特爾打擂台,搶奪市場話語權,那麼就必然需要一套屬於自己的標準,形成屬於自己的生態體係。實際上在RAMP之前,AMD也曾經在XMP的基礎上推出過自己的內存超頻協議,分別是A-XMP和AMP,但這些協議僅獲得了少數廠商“試水”性質的支持。而此次市值超越,不僅從第三方的角度印證了AMD的影響力,同時也是AMD樹立自己標準的最好機會。
AMD從此站起來了?
不過話又説回來,儘管AMD這些年無論你性能表現還是消費市場的市場表現都非常不錯,如果我們將目光放到商用市場,那AMD的表現就不太夠看了。在服務器和計算單元領域,由於客戶更看重產品的穩定性,英特爾芯片的方案往往能得到更多用戶的認可。以20221年的數據為例,儘管AMD的服務器佔有率從0%提升到10%,但在英特爾面前依舊難以形成競爭力。
顯卡方面也是同樣的情況,儘管AMD在顯卡價格飛漲時推出了不少甜品級遊戲顯卡,但為了維持產品的差異化,AMD對顯卡配置和性能的閹割感覺做得有點過了。從遊戲玩家的角度看,現存只有4GB的RX6500XT顯然無力緩解中度與重度遊戲玩家對遊戲顯卡的要求。從視頻生產力的角度來説,視頻編碼/解碼器的缺失極大地影響了這些顯卡在視頻方面的性能。而這隻是AMD顯卡在行業應用中性能落後的其中一個縮影,CUDA運算能力的落後同樣讓AMD顯卡在行業應用方面處處受限。
換句話説,儘管AMD在部分DIY玩家眼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但在行業應用上,AMD距離行業影響力還有一定的進步空間。這也是廣大AMD粉絲在高舉AMD YES的大旗之前需要認識到的問題。
當然了,“AMD發展需要打破英特爾包圍圈”這種話,我們知道,AMD肯定也知道。從商業角度來説,AMD需要與英特爾進一步切割,防止在未來的處理器戰爭中受到掣肘,從用戶角度來説,也需要一套有效且穩定的內存標準讓用戶獲得更好的使用體驗。不管怎麼看,AMD硬件生態的組建都必須提上日程,只有這樣才能對抗英特爾多年建立的生態優勢。
不過,也有網友擔心如果AMD另起爐灶製定自己的標準,在運行那些為英特爾處理器或英偉達顯卡優化的軟件或者遊戲時,會不會有不兼容的情況發生。平心而論,這種狀況確實有可能發生。但在成熟的通用架構和算法引擎的幫助下,即使是新標準下的硬件也有望像過去的舊硬件那樣正常使用。
之前提到的RAMP內存超頻協議説到底就是AMD在消費級對英特爾話語權的一次挑戰,AMD的RAMP其實並不是要取代XMP,而是在XMP之外,為主板和內存廠商提供一個針對性的內存優化標準,讓廠商能夠為AMD平台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至少對於AMD的用戶來説,AMD市值超越英特爾不管怎麼説都是一件好事,這意味著多年的電腦芯片之爭終於從一家獨大發展到一個允許競爭的市場,而對用戶來説,這也意味著未來有望看到更多不同的選擇,讓貨比三家成為可能。到那時候,相信不會再有人反對“AMD YES”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