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人造食品行業傳來兩條重磅消息,巨頭們紛紛跑步入場

 https://news.futunn.com/market/139414?src=3

今天人造食品——植物替代食品行業傳來了兩條消息,散發出一種熱鬧而激烈的氣氛,這個行業被越來越多的巨頭盯上了。

$Beyond Meat(BYND.US)$:繼續押注中國市場

商標

來源:benzinga

人造肉第一股Beyond Meat宣布,

在中國市場推出基於植物的豬肉餡產品Beyond Pork,這款產品最初將在上海5家受歡迎的餐廳銷售。

這不是Beyond Meat第一次瞄準中國市場。

  • 今年4月,$星巴克(SBUX.US)$宣布將與Beyond Meat合作,在中國推出人造肉午餐菜單。

  • 今年6月,$百勝中國(YUMC.US)$宣布與Beyond Meat合作,在中國推出限時人造肉漢堡。

  • 今年7月,Beyond Meat宣布和盒馬鮮生合作,在其門店出售人造肉漢堡。

  • 今年9月,Beyond Meat於2020年9月在浙江嘉興建廠,為押注中國市場做準備。

Beyond Meat為何如此看重中國市場?

首先,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豬肉消費國,意味著一個巨大的市場(雖然人造肉的消費觀念還待培育);

其次,今年受疫情影響,豬肉價格飆升,與此同時,消費者對食品安全日益重視(人造肉消費培育有土壤)。

據悉,Beyond Meat的競爭對手Impossible Foods也準備進入中國市場,正在等待監管機構對其產品的審批。

另外,Beyond Meat 11月9日盤後發布了三季度財報,業績不及預期,也面臨一定的增長壓力。開拓中國這個廣袤的市場變得非常重要。

Beyond Meat三季度營收0.94億美元,去年同期0.92億美元,市場預期1.32億美元;

三季度淨虧損1930萬美元,去年同期淨利潤409.9萬美元,市場預期淨利潤306.7萬美元。

近段時間Beyond Meat股價因此遭遇回調,不過今年累計漲幅仍高達71%:

 

$聯合利華(英國)(UL.US)$ :人造食品業務5-7年,擴大五倍

商標

來源: WSJ

聯合利華近日宣布了一個目標,要在未來5-7年內將肉類和乳製品的替代品銷售額提高到12億美元,達到當前水平的五倍。

聯合利華通過旗下子品牌提供冰激凌、蛋黃醬、肉類替代品等食用產品。提供採用更環保、人道主義的原料的替代品,是聯合利華當前的追求,如植物蛋黃醬,素食冰激凌、大豆肉餡餅等。

目前聯合利華的肉類替代品品牌Vegetarian Butcher在和歐洲的漢堡王合作,供應大豆肉餡餅;已經在30個市場銷售純素蛋黃醬......

聯合利華,在很多人的印像中是快消品品牌的代名詞,如大家熟悉的中華、力士、多芬、凡士林等......

這樣一個傳統的消費品牌,現在也瞄準了植物替代食品市場,毫無疑問意味這是一個值得關注的風口賽道。

傳統巨頭按捺不住,紛紛入場新賽道

根據數據研究機構Euromonitor的統計,到2023年,預計全球肉類替代品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38.1億美元,比去年的銷售額增長28%。該研究機構估計,在此期間牛奶替代品市場將增長23%。

相對於傳統消費市場,植物替代食品市場確實提供了更大的想像空間。

我們陸陸續續也聽到其他巨頭跑步進場的消息。

9月份推出了人造培根芝士漢堡,使用黃色豌豆蛋白製作肉餅,並用植性纖維仿製奶酪。該公司還開始在歐洲銷售一款使用燕麥和豌豆的非乳品版本Nesquik固體飲料。

頻繁佈局替代食品市場,今年1月追加對乳品替代品的品牌Kite Hill的投資,今年7月投資植物性海鮮替代品公司Gather Foods ......

家樂氏去年9月和$荷美爾食品(HRL.US)$相繼宣布計劃推出自家的人造肉產品。

今年2月,家樂氏推出了人造肉漢堡、德式香腸和意大利香腸。

法國跨國食品公司達能今年5月份表示,將成立一個新部門,致力於到2025年將其人造肉產品銷售額增加一倍以上,達到相當於每年近60億美。

全球快餐巨頭麥當勞也盯上了這個領域。

去年10月,麥當勞宣布將與「人造肉第一股」的Beyond Meat進行合作,在加拿大部分餐廳試推「人造肉」漢堡。

今年11月,麥當勞宣布將推出人造肉產品系列——“McPlant”,其中包括和Beyond Meat合作生產的人造肉餅,預計2021年將在一些市場啟動測試。

這些巨頭們的動作散發出了一個明確的信號,人造肉市場是一個確定的風口,巨頭們繞過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自己發展相關業務也是不可避免的趨勢,一切都只是時間的問題。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巨頭入場,會加速用戶習慣的形成、行業滲透率的提升;但同時也會帶來激烈的競爭,對於龍頭而言,是一個加速器,對於後進者而言,意味著挑戰和風險。

風險:

  • 技術受限,發展不及預期;

  • 疫情影響,原材料價格上升;

  • 本土化嘗試不及預期;

  • 食品安全事件;

  • 消費需求變化,行業前景受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