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爺指揮棒一揚,金管局馬上取消買樓按揭壓力測試,其中一個受惠族群是近年流行的「斜槓族」,他們因缺乏固定糧單,向銀行借按揭時往往被「打折扣」,再加上2厘壓測,即使有首期也不容易置業。尤其現今年輕人偏愛投資美股和加密貨幣,財富逆勢上漲,隨着Bitcoin逼近新高,這類朋友現時有意「賣幣買樓」,把一部分虛擬資產「固化」為磚頭資產,說不定可為樓市帶來一股購買力。
年輕人懂投資財富逆勢增長
本港財富市場最近兩年出現「平行時空」現象,一方面傳統媒體的新聞每日報道港股及樓市低迷,籠罩「負財富效應」愁緒。但另一方面,筆者身邊的年輕人世界(介乎25至35歲)卻似乎欣欣向榮,儘管大多數人都很低調,並無刻意「炫富」,但從其言談、生活和姿態,可猜想他們處於人生「春風得意期」,享受着「正財富效應」。
出現這種反差,緣於本港教育程度提高,年輕人的投資早已趨於國際化及跨資產化。具體來說,特別是近年港股呈弱勢,愈來愈少年輕人仍會「獨沽一味」鍾情於港股市場,相反不少人都有投資於美股及加密貨幣,甚至沾手日本、越南等相對非主流市場。
隨着國際股市及加密貨幣氣勢如虹,這班年輕人身家逆勢(相對於本港經濟及股市)增長,神采飛揚。可以說,本港的夜經濟、星級餐廳、高端消費仍有點生意,某程度上要歸功於這班後生仔女。
當然,你可以好似港產片《賭神》中的「賭魔」陳金城,對上述年輕人嗤之以鼻:「後生仔即係後生仔,未夠爐火純青,只懂跟紅頂白,潮退時才知誰人沒穿褲子。」
無疑,不排除港股很快大反彈、恒指直上四萬點,美股及加密貨幣則爆煲,屆時這班後生仔女就會焦頭爛額、追悔莫及,但至少此刻這情況尚未上演。
再者,現今投資世界一大特點是周期極短,例如1960年代的投資者平均每15年才經歷一個完整周期,近代可能每7年便有3個周期(還有加速趨勢)。所以年輕投資者儘管資歷不長,卻不代表他們未見過風浪。
舉例說,Bitcoin價格於2021年11月達到6.4萬美元,創歷史新高,可是一年後(2022年11月)插水至1.6萬美元,累瀉75%,其他小眾幣種跌幅更勁,甚至不乏「清零」完全蒸發價值。今時今日的幣圈年輕投資者,普遍都有經歷過兩年多前的這場「幣災」,兼且記憶猶新,故他們現階段未必盲目看好,該知道虛幣價格隨時會坐過山車。
正因如此,當Bitcoin本周三突破6.3萬美元,不乏幣圈投資者打算「局部獲利」。尤其是筆者身邊的25至35歲本港年輕人,大多未曾擁有自己物業,恰逢幣價高、樓價低,他們有意賣出部分加密貨幣用來買樓,變相把虛擬資產「固化」為磚頭資產。
放寬首期撤壓測有利申按揭
然而,這些年輕人很多都面臨一個難題,就是他們屬自由職業(例如freelancer、YouTuber)或斜桿族(slasher),又或者瀟灑自由地「打兩年工,放半年假」,以致缺乏固定糧單,一旦向銀行申請按揭時,往往只能借取樓價五至六成,收入水平也被銀行大打折扣(例如平均月入10萬元,銀行方面只計一半),再加上金管局2厘壓力測試,導致他們即使有數百萬元「閒錢」可做首期,也不容易買到心目中理想物業(西半山、大坑道樓價「入場費」一般1300萬元以上)。
事有湊巧,財爺陳茂波本周三發表《財政預算案》「全面撤辣」之餘,金管局同日宣布取消壓力測試,並把3000萬元以下物業按揭上限提高至七成。這不啻為「斜槓族」們喜訊,意味他們現在申請按揭時,儘管收入水平仍將被打折扣,卻起碼不用通過「加兩厘」壓測,料比以往更容易借到較大銀碼資金。一些早已看中的筍盤原本擔心「借唔夠錢」,「撤辣」後突然變成「計得掂數」,難怪不少這類朋友都蠢蠢欲動,忙於聯絡經紀「埋身鋤價」。
整體而言,本港樓市中短期內仍處於「去庫存」階段,私樓一手貨尾接近2.3萬伙,未來三至四年潛在供應更達10.9萬伙,單靠「斜槓族」入市相信不足以扭轉大局。倘若加上「高才通」(已批出逾5萬宗申請,現在買樓毋須付BSD)、「投資移民」(今日開始接受申請,門檻為3000萬元,雖不包括住宅物業,但這些有錢人總要住屋)和「收租族」(目前租金回報率已達3厘,「揸幾層樓」不必再付辣稅),假如美國聯儲局一如預期本年中開始減息,未來幾年的樓市其實並非只有悲觀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