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18日 星期三

畢老林 : 美股「牛一」談息魔 縮骨防守冇運行

 https://www1.hkej.com/dailynews/investment/article/3590161/%E7%BE%8E%E8%82%A1%E3%80%8C%E7%89%9B%E4%B8%80%E3%80%8D%E8%AB%87%E6%81%AF%E9%AD%94+%E7%B8%AE%E9%AA%A8%E9%98%B2%E5%AE%88%E5%86%87%E9%81%8B%E8%A1%8C

畢老林 投資者日記

10月17日,周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布,總統拜登周三訪問以色列,與該國總理內塔尼亞胡舉行會談,市場憧憬以巴衝突受控,避險情緒稍紓。美股隔晚造好,道指漲逾300點,標普500指數及納指升幅皆超過1%,債息則略見反彈。

中東局勢與利率去向交錯糾纏,視乎戰況發展,資金時而棄股從債,時而回流股市risk on,市場情緒就如十五個吊桶七上八落,預測短期走勢猶如擲毫。然而,就如老畢昨天所言,市場「沒心沒肺」,關心的從來不是戰亂引發的人道災難,而是地緣政治風險透過什麼渠道傳導至不同角落,從而影響資產定價。

最佳與最差啟示

債息與主宰美股榮辱的大型科企逆向相關,而避險需求則有助穩定債息,基於這種微妙關係,以巴開戰對股市影響孰好孰壞,並無非黑即白的答案。此所以,自聯儲局官員發放被理解為鴿派的言論以來,美股動力雖有所改善,卻不足以撥開雲霧,大盤維持上不破阻力、下不穿支持格局,需要新的催化劑出現,爭持之勢才有望改變,巨企業績因而值得期待。

觀望之際,有一點或可分享。標指去年10月觸底,以周一收市4373點為準,從低位回升22%,較7月31日4588點高位雖回調約半成,仍符合牛市技術定義有餘。時間剛滿一年,不妨語帶雙關地慶賀美股「牛一」。

這12個月裏,表現最佳的三個板塊,按ETF代號依次為科技(XLK,漲46%)、通訊(XLC,升42%)和工業(XLI,漲22%)。期內,龍頭科企主導的納斯特100指數累升40%。

偷雞唔到蝕把米

在鐘擺的另一端,過去一年表現最差的三個板塊,分別為公用(XLU,跌0.5%)、必需消費品(XLP,微升1.3%)及房地產(僅漲4.7%),全皆跑輸標指成條街。

以市值定權重的股市基準,設計上造就了強者愈強效應,惟從上述對比可見,位居前列的三個板塊雖則增長與周期股共冶一爐,但無一屬於防守型。

反觀遙遙墮後的三個領域,情況恰恰相反,要麼以避險功能見稱,要麼被視作債券替代品(bond proxies),都是保守投資者至愛。

從板塊強弱不難發現,同樣對利率敏感,科技引領大市走強,防守類股份則遭資金遺棄,足證聯儲局去年激進加息,科技股首當其衝,估值給殺個七葷八素,可是復原力也特強,反映破壞於去年已充分體現。

今年美國長債孳息率追落後急飆,出現所謂「熊陡」(bear steepening)現象,即長息上升速度快於短息,惟已動搖不了龍頭科企強勢。相比之下,債市最近這波「大屠殺」,沽壓最重的反而是傳統上抗跌力最強的股份。正所謂今時唔同往日,以為氣氛轉弱改打防守可輸少當贏,到頭來偷雞唔到蝕把米,愈縮骨愈冇運行。

衝擊難一概而論

如此看來,評論界對長債「期限溢價」(term premium)驟升雖有不同解讀,簡單如供求,老生常談如政府揮霍無度,皆被用作投資者要求更高回報以抵消持有長債風險的理據,但從板塊輪動觀之,「息魔」對美股的衝擊難以一概而論,走在市場前面談何容易。

美股「牛一」,標指觸底至今漲逾兩成,不知有多少基金經理能跑贏大市?近日看過一項統計,若撇除表現最差組別,從1999至2018年,主動型基金大都能跑贏基準,意味只要給予操盤人足夠時間,表現並非想像般失禮。

20年畢竟太長,股民只爭朝夕,恐怕沒耐性等候基金經理自證身價了。

本欄逢周二至周五刊出

 

(編者按:畢老林最新著作《我的投資日記》現已發售)

歡迎訂購:實體書、電子書

 

沒有留言: